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四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于其分化特点有显著差异,临床上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尚未形成统一标准。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的各个部位,但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的间质瘤相对较少。2008—2013年,我们收治4例患者,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国内报道手术引起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3%~9.0%,最高者达13.3%[2]。而甲状腺术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再度发生甲状腺癌,须再次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虽然相对比较少见,但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再次手术因局部粘连,结构紊乱,若致使另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面临很大危险[3]。回顾我院自2001年1月至2
期刊
目的探讨R.E.N.A.L.(最大径、外凸率、最近距离、侧别、纵向位置)肾肿瘤评分系统在T1期肾肿瘤手术方式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回顾分析122例施行手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46例,年龄(51±16)岁(29~82岁),体重指数(22.8±3.9)kg/m2。收集患者影像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等数据,将术前CT资料按R.E.N.A.L.肾肿瘤评分系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 BAV)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主动瓣畸形,成人中的出现率为0.5%~2.0%,多见于成年男性[1-2]。BAV是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常合并主动脉窦扩张或升主动脉瘤,甚至合并严重的主动脉夹层[3];同样,BAV也是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后再发升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夹层等
期刊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主要是指围手术期综合性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1]。这一理念在问世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心胸外科、骨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但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操作复杂性与较高的技术难度,FTS理念在该手术上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
期刊
结直肠癌在国内外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术后辅助化疗尤为重要。而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与肿瘤耐药基因突变有关。我们收治1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存在多基因突变,报告如下。
期刊
肺叶扭转临床较为少见,常发生在胸部外科手术后,可自发于某些先天性肺部异常,并发于创伤性气胸。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血管蒂旋转所致,影响肺的脉管系统,导致肺叶动脉供血、静脉回流和(或)支气管狭窄闭塞,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不典型,术前确诊经常比较困难。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了4例肺叶切除手术后并发肺扭转病例,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及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期刊
患者男性,51岁。2004年10月28日因胰腺体尾部占位,在外院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细胞瘤。2005年12月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转移灶,间断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3次。2008年3月因“肝脏多发肿物”入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后查白蛋白37.9 g/L,ALT 17.1 IU/L,AST 41.7 IU/L,总胆红素36.9 μmol/L,直接胆红素23.8 μmo
期刊
目的探讨中国华南地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为胃癌的诊治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年8月至2012年7月来自华南地区胃癌根治术病例共1 879例,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WHO组织学分型和分级、pTNM分期等各项因素,总结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结果本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08∶〖KG-*2〗1,但在40岁前,女性多于男性(χ2=77831,P=0.000);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一种因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形成真假两腔,并引起主动脉壁组织成分改变的血管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局部撕裂样疼痛[1]。该病病情凶险,是引起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尽管针对AD的诊治水平逐年提高,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现有研究表明,未经合理治疗的急性AD在24 h与48 h内的病死率分别是33%与50%,而在2周与3个月
期刊
切口感染率是衡量医院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腹部Ⅲ类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防治工作已成为外科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发现在手术过程中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降低切口的感染率,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