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己和解与生共情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p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替代了课堂教学,师生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情绪。我通过“接纳焦虑,学会面对问题”“寻求连接,建立社会支持”“付出行动,开始化危为机”进行自身心理调节,从而安抚学生情绪,努力做到“与生共情,找回熟悉课堂”。从亲身经历中,也体会到要在理论中找方法,在共情中找方向,在探索中找希望,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情绪迎接未来教育。
  〔关键词〕线上教学;心理调节;和解;共情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3-0073-03
  疫情期间,基于“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的原则,学校从2月10日开始进行线上教学。虽然网络早已进入寻常人家,但是通过网络进行像平常那样的课堂教学,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件棘手的事,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情绪。我将从自身心理调节和安抚学生情绪的亲身经历中,回顾分析其中的得失。
  一、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教龄即将满三十年的老师,在接到这次网络授课的任务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学校上的是联云课,用的是平板。平时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平板,所以对于如何使用平板上课,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尽管后来学校组织了网络培训,但我还是很凌乱,因为遇到问题无法像平时那样随时向身边的老师请教;之后一对一的试课后,我的大脑里依然一片空白……以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我知道如果以这样的状态开始教学,肯定不行,我的情绪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学生,让他们也无法安心学习。
  同时,把原来的课堂学习改变成网络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相信他们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或许有和我一样的茫然,或许有没人看见自己偷懒的窃喜,或许有不能睡懒觉的恼怒,或许有遇到学习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着急,或许有对网络是否稳定的担心……这些也是需要理解的。
  所以,我意识到我得尽快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正常的网上教学。这样才能让自己有力量去安抚学生,让他们和老师一起进入课堂,真正地展开线上学习。
  二、解决的过程
  (一)与己和解,处理焦虑情绪
  1.接纳焦虑,学会面对问题
  我首先承认在这次网络教学中自己是弱者,在内心世界里看到自己在新的教学方式突然降临时产生的情绪。承认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力量,承认自己的焦虑和脆弱,相当于在心理层面拥抱自己,我开始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所以逐渐安静下来了。
  看到自己的情绪之后,需要一个出口让情绪流淌出来。
  2.寻求连接,建立社会支持
  (1)与家人交流。也许他们不一定能具体到帮自己上好课,但是他们的倾听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我在述说之中也有轻松之感。
  (2)与同事交流。这让我感受到不是我一个人才有这些情绪,其实大家都有类似的焦虑。虽然有的是因为技术问題而着急,有的是因为教学资料不齐全而不知所措,有的担心看不到学生不知道怎么上课等,但是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都是网络课程引发的。于是,我的感觉好了一些,而且技术上也得到了年轻老师的支持,比如备课组的赵慧老师能逐一向我们解答技术方面的问题,甚至会很贴心地录好小视频,供大家学习。
  (3)与其他人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所以除了和家人、同事交流外,还可以和其他人做些交流。我在和他人交流时,有个意外的收获。一个从外地回杭的学生家长和我交流时,不知不觉我们谈到了彼此的焦虑,结果这位家长很精准地读懂了我的状态,这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支撑,自己的情绪被看见使我内心释然很多。
  情绪宣泄之后,我们还要付出行动,从而真正地化解自己的焦虑。
  3.付出行动,开始化危为机
  区社会教研员带领的学科团队,及时为大家提供了一整套上课资料,预习手册、作业手册、教学设计、新课课件、课堂作业等一应俱全。但是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以我们备课组依然会每天利用微信群进行集体备课,根据各自遇到的问题展开交流,比如对于如何查看学生作业的数据、比如“明朝专门的特务组织”是否包括锦衣卫等。这让我每次上课有所依靠,内心渐渐踏实。
  其实,在后续的网络课程中,我还是有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有些操作也不能熟练进行,但因为有考虑周全的学科团队、有团结互助的备课组、有贴心相助的年轻老师,我便不再害怕,相信危机之中一定蕴藏着我们可以成长和突破的契机。
  处理好自己,我开始有力量关注学生了。
  (二)与生共情,找回熟悉课堂
  关于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线上课程开始之后,学生的内心一定也不平静,自然是需要体谅的。在家里上网课,学生面对的是平板,他们平时使用平板更多的是玩游戏、看剧、聊天等,现在居然面对的是课堂学习,难免分心。所以,我努力体验学生在上网课时的感受,让他们能感受到被老师理解,从而缓解紧张慌乱的情绪,进行有序学习。
  比如上课之前,我尽量以学生熟悉的状态进入课堂。让游戏进入课堂学习,我还没有能力进行;在课堂上看视频,我们的平板还不具备这个功能;但学生可以听到我的声音,用聊天的方式进入课堂成为我的选择。上课前,有个签到环节,学生签到之后一般会进行文字聊天,我会仔细看学生交流的内容,通过语音和他们交谈,有时会说说某个同学的情况,有时会聊聊疫情发展的时政新闻,有时也回应和我打招呼的学生,有时还解答下他们的问题……这样,学生和老师、和同学、和社会有了连接,会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不知不觉进入新课的学习。尽管有一次还占用了课堂时间,但是能让彼此通过网络找到熟悉的感觉,比直接上课更有效。
  比如上课之中,虽然我面对的是平板,但能感受到网线的另一端有人在听我讲,我也想象自己是在课堂里如平常一样上课,这让我和同样有焦虑的学生共了情。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共情是具有治疗功能的,希望我潜意识的共情能够帮助学生正常地进行线上学习,从而化解自己焦虑的情绪。   新课教学中,能逐步利用联云课堂的小调查与快问快答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情况,也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及时批改通过平板布置的作业,通过鼓励性的评价推动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遇到不易理解的题目,有的学生会通过响应、微信或杭州教育等途径向老师咨询,通过为学生解答,促成自己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比如上课之后,也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表扬作业优秀的学生、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推动他们更持久地投入学习;也要留心表现异常的学生,尽早和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背后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供帮助;当然,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老师对个别学生的管理也确实鞭长莫及,所以我也允许学困生暂时掉队、允许自己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多的是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耐心等待其发生变化。
  三、实践反思
  (一)理论中找方法
  情绪是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不是单纯由某个事件引发,而是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综合产物。我正是从体察自己的情绪、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以适宜的方式纾解情绪,从而让自己专注教学、共情学生,順利渡过了线上教学的起始阶段。稳定的教学行为也反过来稳定了情绪,开启良性循环。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经受这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所以线上学习不是引起师生焦虑情绪的原因,而是身在其中的个体对线上学习的陌生感、排斥感造成的。这些情绪可通过调整认知来缓解,比如把网络教学作为一次新的尝试、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这也能帮助我们拥有良好心态。
  可见,在理论背景的支撑下,情绪的处理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二)共情中找方向
  当我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投入有序的备课、上课时,就有能力和学生共情,有力量安抚各种线上学习表现异常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和平常教学不一样的问题,比如学生未同步进入课堂,可能是网络不稳;学生没有交作业,可能是传送过程出了故障;学生做题很糟糕,可能是教材还没有到他手中等。那么对这些学生的帮助,不仅要给予理解,也要切实地提供一些方法,比如运用微课或录屏让学生重听,让学生手写答案拍照传送,邮寄教材等。
  和网络课堂中的学生共情时,我们难免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那就要用新的方式去解决,从而缓解学生的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我也从中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在共情中找方向以促进教学相长。
  (三)探索中找希望
  圣严法师提出12字箴言,即“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他通过这12字箴言告诉我们遇到任何困难、艰辛、不平的情况,都不逃避,因为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担负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已经一月有余,积极投入其中,不断处理各种新问题,我的情绪慢慢从紧张焦虑到平稳淡定,教育教学也趋于正常。实在不能解决的,也不强求自己,在探索中把更多的希望留给学生,期待他们慢慢长大。
  不过,线上教学终究是一个有别于课堂教学的方式,愿我们可以汇集自己的教育智慧,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点,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投入其中,积累经验教训,更自信地迎接未来教育的到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杭州,310016)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我接纳;初中生;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8-0047-03  【活动背景】  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经历着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同时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青春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生活中,一些学生因为自我评价低
摘要:青少年冒险行为指的是吸烟、饮酒、吸毒、性行为、危险驾驶、同伴攻击、偷窃、撒谎、赌博以及犯罪活动等对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行为。青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环境因素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等,其中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冒险行为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本文阐述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摘要〕雨是初一女生,心思敏感、情绪多变。她会为了反抗老师的批评而在课堂上直接摔门而出,会因为和班主任的一言不合直接逃出学校,会因为不喜欢学科教师直接放弃参加该学科的所有学习活动……青春期的学生在处理情绪时容易表达不当,做出过激的行为。心理辅导中,通过倾听共情、投射实验,多方寻找原因,包容接纳,巧妙引导,雨发生了转变,热衷于找寻合理表达自己愤怒的方法了,也成长和收获了很多。  〔关键词〕情绪表达;
〔关键词〕 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亮相  有位刚工作一年的心理教师向其他心理教师求助:“开学了,学校开班主任研讨会,领导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给教师们做一次讲座,顺便进行自我宣传,以便开展工作。领导的意思是主要讲讲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或者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可是,我工作才一个学期,在那么多有经验的教师面前讲,不亚于‘关公门前耍大刀’。怎么讲,讲什么呢?”  其他的心理教师马上给予这个教师鼓励
〔摘要〕本文以一次心理课大赛观摩活动为载体,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生成一堂好的心理课,包括主题背后的研究、现场生成的精彩、教师个人的素质、辅导技术的融合、热点话题的关注等五个方面;然后又从自身感受出发,反思当下可能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包括动力启动的问题、动机激发的问题、目标贯彻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课;主题;现场生成;动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观,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种平等的、对话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这种新型关系达到师生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使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表现。下面,我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 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
〔关键词〕绘本故事;心理辅导活动课;育人视野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34-03  【设计缘起】  一天中午,有个女生期期艾艾地站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她留着一头清爽的短发,圆圆的小脸戴着一副方框眼镜。我赶起身将她迎进来。经过询问,原来她叫小晴,性格外向、嗓门大、声音粗,班上女生受委屈她常拔“嘴”相助,运动会上她荣获多个第一。但这
〔关键词〕心理咨询;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咨询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0050-02  在区助力高考咨询活动中,每所学校安排给学生咨询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我所参加的一场咨询活动,安排给每位学生的时间只有20~30分钟,就算想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也是很难的。在前两年的助力高考的咨询活动中,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师生皆是
〔摘要〕小琳(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力、紧张,头脑中充斥着各种担忧想法,以致无法自在地表达自己。心理教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帮助小琳接纳紧张情绪,解离担忧想法,朝着价值方向有效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接纳承诺疗法;人际交往;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7-0056-05  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信息  小琳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生命测试卷;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0-0038-03  【活动理念】  2020年年初,暴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14亿人的心,每天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与死亡人数让所有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众志成城,投入这场抗击疫情、守护生命的战疫当中,每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