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综合消息 今年秋季开学,深圳36所公办新校开门迎新,全市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万余个,成为基础教育学位供给的“新势力”。官方统计显示,近年来深圳学位供给显著攀升:“十二五”期间新建中小学学位12.6万个,是“十一五”时期的两倍;“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8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8万个以上,较“十二五”时期建成学位增加50%以上,规划新增幼儿园学位15万个以上。
深圳是一个有着12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人口平均年龄33岁。一方面,年轻人生育率高,所以入学适龄儿童增长很快。另一方面,人口增速很快,非深户籍占据大多数。“来了就是深圳人”,在学位供给上也是这样体现的。目前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72%、公办学位的55%提供给了非户籍学生,比例在全国最高,符合本市就读条件的非户籍学生100%可在深圳市就读。和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入学门槛最低:不分户籍非户籍,只要你满足基本条件(核心是父母单方一年社保),均按照统一标准申请义务教育公办学位。门槛低了,在深上学容易,学位需求自然就大。
2017年,深圳又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至小学7000元/年·人、初中9000元/年·人,长期从教津贴450-1500元/月·人。按1300元/人·年的标准安排民办学校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同样免费参加培训。2012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对民办中小学校投入累计超过80亿元。深圳基础教育在国内已成高地,而深圳的公共福利又形成了“洼地”,就是这“一高一低”,吸引了更多“爱慕者”,极大提升了深圳教育的需求量。
与其他一线城市不同,深圳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学,每天奔波在两地之间,这就是“跨境学童”。2017年,深圳将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围,港澳籍学生也能在深圳上公办学校,让无数跨境学童家庭欢呼雀跃。数据显示,2017年,2963名港澳籍学童儿童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就读人数全国第一,港澳籍子女在深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报告中也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力度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院校,抓好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不仅仅是贯彻始终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是政府实打实“真金白银”的投入,过去5年,深圳在教育领域财政投入近2000亿,年均增长20.14%。
未来5年,深圳将新增30万个公办学位,“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学校37所,新增公办学位4.76万个,几乎每10天就有一所新學校拔地而起。公办幼儿园学位不充足的问题也将得以明显缓解,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
新时代的深圳无论是下决心推进学校建设,推广新型公办幼儿园模式,还是加强午餐午休的管理,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国际一流的水平,深圳教育正在从“深圳速度”,逐步迈进“深圳质量”“深圳标准”,面对未来,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深圳市教育局 供稿)
深圳是一个有着12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人口平均年龄33岁。一方面,年轻人生育率高,所以入学适龄儿童增长很快。另一方面,人口增速很快,非深户籍占据大多数。“来了就是深圳人”,在学位供给上也是这样体现的。目前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72%、公办学位的55%提供给了非户籍学生,比例在全国最高,符合本市就读条件的非户籍学生100%可在深圳市就读。和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入学门槛最低:不分户籍非户籍,只要你满足基本条件(核心是父母单方一年社保),均按照统一标准申请义务教育公办学位。门槛低了,在深上学容易,学位需求自然就大。
2017年,深圳又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至小学7000元/年·人、初中9000元/年·人,长期从教津贴450-1500元/月·人。按1300元/人·年的标准安排民办学校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同样免费参加培训。2012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对民办中小学校投入累计超过80亿元。深圳基础教育在国内已成高地,而深圳的公共福利又形成了“洼地”,就是这“一高一低”,吸引了更多“爱慕者”,极大提升了深圳教育的需求量。
与其他一线城市不同,深圳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深圳居住,在香港上学,每天奔波在两地之间,这就是“跨境学童”。2017年,深圳将港澳籍人员子女入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范围,港澳籍学生也能在深圳上公办学校,让无数跨境学童家庭欢呼雀跃。数据显示,2017年,2963名港澳籍学童儿童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就读人数全国第一,港澳籍子女在深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报告中也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力度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院校,抓好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不仅仅是贯彻始终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是政府实打实“真金白银”的投入,过去5年,深圳在教育领域财政投入近2000亿,年均增长20.14%。
未来5年,深圳将新增30万个公办学位,“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学校37所,新增公办学位4.76万个,几乎每10天就有一所新學校拔地而起。公办幼儿园学位不充足的问题也将得以明显缓解,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
新时代的深圳无论是下决心推进学校建设,推广新型公办幼儿园模式,还是加强午餐午休的管理,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国际一流的水平,深圳教育正在从“深圳速度”,逐步迈进“深圳质量”“深圳标准”,面对未来,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深圳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