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分层教学仍是数学教學当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授课方式,而在对分层教学加以运用之前,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这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备课阶段,数学教师应当对课本内容加以深入研究,并且围绕初中生实际认知层次进行准备。在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当对问题层次加以合理调整。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初中时期数学教学当中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加以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一、 前言
  在初中时期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具体需求加以充分尊重,这样才可实施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促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分层教学属于重要教学理论,而对分层教学加以合理运用,能够对不同层次初中生具体学习需求加以满足,确保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二、 尊重初中生个体差异,科学分层
  教学期间,数学教师不能按照自身喜好或者学生心意盲目对初中生进行划分,数学教师应当对初中生展开一定调查,其中包含学生实际心理情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对初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教师可把初中生分成一般、良好以及优秀三个等级。考虑到初中生自尊心,数学教师可对初中生实施层次划分,但不要告知学生,当完成层次划分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初中生不同学习水平为依据进行分组,保持每组拥有4-6名学生,而且每组当中还需包含层次不同的初中生,进而让学生进行互补,让学优生来帮助学困生,从而促使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得以提高。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并且给予学生恰当指导以及启发,及时了解初中生实际学习情况,之后为其创设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
  三、 按照教材大纲,确定具体分层目标
  实际上,分层教学这种方式主要是让数学教师实施教学期间,把每个教学环节做好,同时促使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进行提高。在这之中,备课环节乃是所有教学环节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数学教师进行备课期间,应当对教材进行努力钻研,之后按照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同时依据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而且,数学教师还需与初中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结合,对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加以制定,其中主要包含基础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而中高层的教学目标更加倾向中等生与学优生,而高层目标则更加倾向学优生,主要对初中生具有的内在潜力进行挖掘。例如,对“有理数乘除法”加以讲授之时,数学教师可制定一些基础目标,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对有理数乘法及除法法则进行探索归纳,同时可以对这一法则进行熟练运用。之后教师要对中层目标加以制定,促使学生进行运算期间,可以对自身归纳、思维、观察以及计算能力加以有效运用,并且实施有效探索,同时在探索当中对学生归纳、分类思维加以培养。而高层目标指的就是把之前两个目标当作基础,对初中生兴趣进行激发,而且在知识讲授期间,着重培养学生新知探索精神。
  四、 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讲解
  所谓分层讲解是指实施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当按照初中生实际学习能力,有目的、有选择的实施教学,并且对不同教学方式加以运用。在以往数学教学期间,主要把讲解与理论当作主体,并且把教学重点放到中等生身上,并且针对基础优秀以及较差的初中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授课,从而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有所提高。比如,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内容之时,数学教师可设置一下教学环节。第一,在课上之上进行相关测试,使各小组在课堂之上进行比赛,促使学生对加减消元这种方法加以运用。第二,数学教师可布置类似问题,进而让初中生在练习期间进行方法总结,让其对加减消元这种思想进行理解,让初中生对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进行体会。第三,数学教师可进行相应补充,确保80%的初中生可以对方程组具体解法加以理解,之后数学教师可按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问题加以设置,进而让初中生按照自身能力选择相应问题加以解答。这样一来,能够促使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五、 进行分层评价
  针对分层教学而言,进行分层评价十分必要。通过针对现有评价标准加以调整以及完善,教师可结合层次不同的初中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策略。针对初中生具有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进行差异评价,借助此种评价促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高。针对学优生,其学习基础比较好,而且自信心较强,对其进行评价期间,数学教师可提高评价难度,让初中生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基础上,促使其进行拔高学习,进而提高其思维素养以及数学能力。针对中等生,数学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相应引导,进而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扎实掌握。针对学困生,数学教师应当对学习信心加以培养以及树立,适当降低评价标准,保证基础目标及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这样一来,通过分层教学以及分层评价,促使学生数学素养以及数学能力全都得到一定提高,让其在数学课上有所收获。
  六、 结论
  综上可知,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进而对以往教学方式加以改变,促使学生数学兴趣加以有效提高,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当尊重初中生个体差异,科学分层,按照教材大纲,确定具体分层目标,同时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讲解,进而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琦.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27.
  [2]陆炳山.合作学习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72.
  [3]魏正国.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三个方面的设计和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23.
  作者简介:
  陈昌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兴起。在具体的教育改革中,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开始重视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小学开始注重实践教育。其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问
摘 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机械单一教学模式的现状,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乐于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心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探索语文课堂中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了个人的观点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样化教学;体验式;问题式;直观式  近年来,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着一种现状: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单一,学生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体育素养。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取得
摘 要:目前,中职教育的数学课堂上,普遍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所以,本论文探讨了中职学校教学活动中如何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效,最终加速提升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征服力;创造力;激活力  众所周知,一些中职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心性习惯散漫等特征,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懒于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疏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