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baobe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却受固定思维的影响单方面的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
  一、 前言
  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四大领域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教学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及树立创新意识。目前,我国普遍的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也因为我国的教育形式和性质,造成很多教学都是应试教育,导致大多数学校比较看重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使得教师只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在初中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中的例子,比如用方程或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都是几个步骤,在针对教材中的案例时可以采取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很多教师仍然缺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此,探讨初中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传统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单一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一直是教师采用的方式,但是现在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也不能满足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的途径单一,而且初中的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讲的重点也是如何根据案例去解决问题的,寻找更多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缺少教学素材,缺乏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引导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当中,由于实际应用题涉及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的丰富而复杂,初中的学生相对来说在生活经验方面比较缺乏,而很多教师缺少教学素材案例,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乏的缺点去运用更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素材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课堂氛围差,学生兴趣不高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课堂的氛围缺乏,学生也基本上很少参与课堂的讨论,相互学习交流,这也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并不重视,也没有意识到课堂的氛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初中生正是容易出现叛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生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三、 初中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方法分析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虽然没有办法完全改变,但是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教师一方,可以结合社会要求和教育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方式,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增加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教学,可以分成每组10人,选出一个组长,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为20分钟,讨论过程中老师来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整个过程學生分析问题时候是相互互动的,老师也是控制整个场面的负责人,教师通过观察和引导的作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对这一过程总结发言。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乏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互动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有互动的课堂是培养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以往的教学课堂基本上都是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的,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和改善数学的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改变课堂的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保持好学生的学习的热情,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例如,在教学当中可以穿插游戏抢答有奖的方式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设立问题,老师可以抛出“解决问题策略这一课中,有哪些方法和策略”这个问题,让学生抢答,抢答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进行投票谁的答案完美,回答完美的学生给予奖励。老师还给予回答的学生进行加分,作为鼓励。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能锻炼学生的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速度。
  3. 丰富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掌握的知识,不只是通过老师传授,更多的是学生通过主动去学习的方式获取的。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丰富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能在教材当中得以体现,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书面文字、列表方案、图像解析等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学到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方法。就比如用图像解析的方式,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不同层级的解决方式一一列举出来,由简单到复杂的列举。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引导学生建立有逻辑的积极思维,从而去解决新问题。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引导者角色的优势,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开展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初中数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4,17(23):163.
  [2]温爱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03):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滋阴泻火方-儿科II号合剂对雌性真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6日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0ml灌胃及0.2ml皮下注射;性早熟模型组:用N-甲基-DL-天冬氨酸(NMA 40mg/kg)皮下注射建立性早熟模型;亮丙瑞林组:NMA皮下注射,亮丙瑞林(100μg/kg)皮下注射;中药大剂量组:NMA
摘要:分类讨论思想又名逻辑划分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释是,我们先把一件事物进行系统的分类,通过探究所分的每一类,最后得出正确结果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和数学题目中,广泛存在分类讨论的思想。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将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清晰的罗列出来,每一部分的解题步骤都是有章可循。但是在实际解题的环境下,学生往往想不到所有的可能出现的情况,造成题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完全。这往往是由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透
摘要: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小学数学基础上,又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是一个重要的衔接过程,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对相关细节问题予以关注,尤其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对数学内容表述精炼,如不对相关细节问题引起重视,则会对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关注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形成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辩证、求是的数学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新课改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导,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职人员,本人将结合个人参与教学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国内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借鉴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科目之一,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老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的教学目标。而“有效引导”策略正是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在小学数学教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视网膜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台盼蓝不同时间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其功能的影响。采用猪眼模拟黄斑部染色手术,以了解不同浓度台盼蓝对视网膜的急性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