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怀旧视野中的“民国教材热”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h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民国语文教材陆续出版,随即引起一阵教材的民国复古风。这股热潮背后所引发的反思是不容忽视的,民国老教材的热销,既是对当代教育的反思,对民国教育理念的“心动”,又是视觉时代“眼动”的必然结果。 全文查看链接   对于民国教育思想的分析正是鉴于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又将人们引向怀旧情绪之中去,许多学者将民国教材热归因于20世纪末的文化怀旧思潮,认为民国热是文化怀旧的扩大化,是怀旧思潮蔓延到民国儿童语文读物中。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怀旧最基本的导向是人类与美好过去的联系,而在现代性的视域下,这一过去不仅指称时间维度上的旧日时光、失落了的传统或遥远的历史,还指称空间维度上被疏远的家园、故土以及民族性;从哲学的高度看,怀旧最重要的还包括人类个体及群体对连续性、同一性、完整性发展的认同关系”。在怀旧的深度来看,民国教材热的原因来自于对民国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的追思。认真思考当代语文教材,首先便是教材编写者“越俎代庖”,剥夺了儿童的权利,即著名教育学家燕国材教授所说的“自由的权利”、“独立的权利”、“快乐的权利”、“梦想的权利”、“创作的权利”和“成长的权利”。教材编写者只有真正理解儿童并尊重儿童的这些权利才能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才能编写出真正适宜儿童的教材。其次是对教育理念的追念。当代的教育理念被受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影响,完全以应试教育为基本模式,教材的编写倾向于便于学生死记硬背。当代的语文教材被认为存在着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而当代语文教材的这些缺失正是《开明国语课本》的特色。人们对于民国教科书的怀旧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当代语文教材危机重重的境况下所选择的一条出路。而民国教材热正是反映出当代人对与民国教育理念的认同,一种对于现代教育反思的“救赎”之路。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件制作是信息教育时代教师必备的技能,但也给教师增加了工作的负担。提出课件制作产业化思路,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探讨课件制作的资源整合与产业化策略问题。  关键词 课件制作;资源整合;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3-0037-02  1 课件制作的普遍性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书面语言,是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涵养个体意义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历经百年的“文白之争”,使文言文教学迷雾重重。统编本教材的一大亮点是文言文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相较于人教版小学教材,古文、古诗增幅30%,篇数占到了小学全部课文的30%,明显加重了传统文化的分量。教育是为了人的完整发展,文言经典中积淀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追求,求同存异、和而
摘要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104—02  1前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必修课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的专任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课文是承载语文课程内容的例子,语文课要教的是熟练的语文技能。先生几十年前的这段话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几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随口说出,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的又有几何?日常语文课堂中,太多的语文教师或没有课程意识,教学目光短浅地盯在课文内容上,或在课程内容的选
习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编码过程。在当下的很多习作课上,教学低层次、撒网化、随意性导致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更谈不上“如何评”,这是缺乏系統性、逻辑性、科学性所致。“清单作文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就是为了让学生写“看得见”、改“摸得着”的作文,并打通读、写、评的通道。清单作文是教师管理学生写作行为的重要媒介。所谓清单作文,就是将本次写作目标条形化,包含写作素材、表达方法、写作
摘 要 以“盐类的水解”第三课时教学为例,通过讨论设置问题的时点、设置问题的深度,探究“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48-02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
早晨,戚娅芳把电瓶车推到门口的梧桐树下,回头给儿子背上书包就牵着出来。儿子爬上电瓶车的后座,戚亚芳准备开动,要先送儿子上补习班,然后自己上班。  冯青卓在院子里弯腰刷牙,戚亚芳有一周没有理他了,结婚才7年,现在看他的每一眼都感到痛苦。  冯青卓婚前婚后判若二人,婚前是寸步不离地守着自己,婚后是永远地天马行空,自己早已忍无可忍,奈何自己个性软弱,一向是个乖乖女,所以冯青卓也就越来越放肆,发展到现在几
有的老师提出“扩句、缩句,请从试卷中永远消失”的观点,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扩句和缩句只是句型转换中的一种,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的目的就是使他们能够学会建构并会灵活运用句型,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这也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旨凸显。  扩句就是通过给一个意思不够具体的句子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它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对于扩句,现在尚未有具体要把一个句子扩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的要求。只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2.把握阅读基本策略,引发阅读期待。  3.拟定阅读记录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生活问题激趣,诱发阅读欲望  1.学生提出生活中百思不得其解、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现象,总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就出现了好多的疑问。你们有生活中的疑问吗?请说出你最想知道答案的一个问题。  2.教师根据
“教育即生长”,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最大特性是“生长中”。多年来,我坚定地践行着我的语文生长课堂教学观,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和规律,改善课堂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和因素,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力,使儿童不断地自我生成与建构,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合适的、连续的生长;期望自己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让他们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