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好习题课是复习备考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材,融合新课程标准,切实结合中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涵盖所学知识点,并突出重点,详解难点。为了优化初学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习题课的地位和作用,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习题课;教学策略;以点带面
  通过对习题课教学的长时间的摸索与探讨,下面我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重视课本,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复习时应注意用好课本。先读懂、理解、吃透教材,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领悟和把握真正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重新梳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及各类习题,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具体做法如下。
  1.熟练掌握运用基础知识
  扎实熟练地掌握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准确地对数学语言如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进行表达与运用,重视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应用,重视定理的推导与应用,重视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等等。
  2.重视课本的典型性、示范性例题,练习和作业也要让学生弄懂、会做,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应充分认识例题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掌握其中的共性通法,并达到熟练程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注意通过纵向挖掘,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达到优化认知结构、阔眼界、活跃思维的目的。
  二、具体的策略
  1.以题带点,顺藤摸瓜
  以题带点,即通过典型范例呈现相关章节的概念与知识,并通过针对性的讲解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与理解。在反比例函数的专项复习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1:如图,直线y=kx+b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A(1,2),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AD垂直平分OB,垂足为D,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
  问题1带出的“点”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像,同时结合前一个专项复习——一次函数的知识,巩固“待定系数法”这一函数学习中的基本方法,深化“数形结合”这一数学学习基本思想。
  2.以境串型,触类旁通
  以境串型,即把相同类型的问题,尤其是实际应用类问题串联在一起,并归纳出相应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问题2:小刚家准备安装照明灯.他了解到某种品牌的一盏40瓦白炽灯的售价为1.5元,一盏8瓦节能灯的售价为22.38元,这两种功率的灯发光效果相当。假定电价为0.53元/度,设照明时间为(小时),使用一盏白炽灯和一盏节能灯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
  (1)分别求出y1,y2与照明时间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若一盏白炽灯的使用寿命为2000小时,一盏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为6000小时,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以6000小时计算,使用哪种照明灯省钱?省多少钱?
  问题3:观看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门票分为两种:A种门票600元/张,B种门票120元/张,某旅行团购买A、B两种门票共15张,若设购买A种门票x张。
  (1)写出购票费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A种门票的数量不少于B种门票数量的一半,且购票费不超过5000元,共有几种符合题意的购票方案?
  (3)根据计算判断哪种购票方案更省钱?
  问题的串型,不仅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对比、转化,做到触类旁通,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对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以变促能,举一反三
  以变促能,即抛出一个话题(情境),选好一个中心(载体),编织一张网络,设计一组变式,从典型问题出发,逐步延伸,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一般而言,综合性越强、知识跨度越大的问题,学生越难理解,对思维层次要求也较高。因此,组织复习时要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变式与发散,适时开放,启发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使得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明朗化,形成知识链。
  问题4:一次函数y=ax+3,y=-x+3与y轴交于点A,与x轴分别交于B、C两点,且∠BAC=15°,求a的值。
  变式1:广场上空有一个气球A,地面上的B、C两点与点D在一条直线上,在点B和C分别测得气球A的仰角∠ABD为45°,∠ACD为56°,又BC=20m,求气球A离地面的高度AD。
  变式2: ON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设计路线,从O到N的走向为南偏东30°,在O的南偏东60°方向上有一点A,在A周围500m内为居民区,沿ON向前走400m到B处,测得BA的方向为南偏东75°,请通过计算说明如果不改变方向,输水线路是否会穿过居民区?
  该问题及两个变式分别引入了一次函数、方向角和方位角,三个不同背景问题实质都是同一个基本图形的应用,使学生在变化的背景下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复习效率。
  4.以错示警,缜密思维
  以错示警,即由问题错解的纠正深化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和运用。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公式的适用范围不能正确和深刻理解的情况。复习时应通过“示错”来巩固知识,使学生真正认识所学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进一步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几点反思
  1.重在平时,有的放矢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避免和减少遗忘,复习必须及时,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复习要重在平时,贵在经常”的原则。如上述“以题带点”、以境串型”、“以变促能”、“以错示警”等策略都要和平时的及时消化和巩固结合起来。另外要使习题课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研究分析,找出知识缺陷所在及形成的原因,设计解决的策略,这对进一步提高习题课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2.关注细节,深度反思
  优化复习策略的设计要重视课堂教学细节的教育功能。从宏观看,数学习题课要敢于突破,不要程式化,可以从讲授顺序、讲授的深度和广度、讲授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反思,尤其要重过程、重复习、重纠错,进一步从讲解上缩短时间,留足学生练习和反思的时间。从微观看,既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性,又要关注重视题型研究的技术和艺术,做到两个“对”——题型设计“对”位,即选题要精,练习要准,点拨要狠,纠错要细;试题讲授“对”路,即讲授节奏要当,思路要清,分析要实,效率要高。把握三个“点”——教材内外打通的“制高点”,挑战思维的“聚焦点”,变式训练的“创新点”。
  习题课,尤其是初中数学习题课堂应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效率为目的的习题课堂。只有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数学教学的成效才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表述现状“我觉得《泼墨仙人图》用的墨很黑,而且他是个啤酒肚。”“我不喜欢《蒙娜丽莎》,她不好看,有点胖。”“维纳斯是男的还是女的?”“这幅画颜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对于学生的能力有很多,而质疑的能力影响创新精神的养成,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来探讨一下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分别从“学生敢于提问题”、“学生敢于从生活、现象中提问题”、“学生敢于从实验现象中提问题”、“学生敢于从事物的反面提问题”等方面,并且阐述了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来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等能力得到发展。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由家里老人或亲朋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未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产生不少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
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内容,此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古诗和文言文功底,并且考查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洞察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内在品味与底蕴,同时也培养了文学情怀。但当前的传统板书和背诵默写教学形式达不到这一要求,仅仅是为了往后的学习铺垫基础。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问题  我国拥有悠久的古典文化历史,经年积淀、大浪淘沙之后成为经典国学,在青少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意义重大,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泥塑、布艺、剪纸等课程受到小学生的喜爱。本文对小学美术布艺创新教学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布艺 创新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各个学科纷纷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小学餐厅的不断发展。小学餐厅服务员为餐饮企业和顾客建立了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餐厅服务员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餐厅的形象,并关系着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的进程中,要大力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强调老百姓的就业状况改变。本文从就业动机和动力的角度深入探讨通过稳定就业来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