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课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播传统文化时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批判,弘扬优秀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本文介绍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这些介绍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传统文化 批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2):144-146.
  [2]杨芳.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2(02):140-14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本文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背景,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名物化转化过程所带来的形式上的变化,以及所导致的概念意义变化,继而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讨论了名物化的转化手段及对日常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名物化;概念意义;转化手段  名物化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历来都是是各语言学派进行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早将名物化研究列入其语法框架的学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Jespersen。在此之后,转换生成语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连续动力学方法,以同忻矿中间驱动带式输送机为例,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及仿真,绘制出了输送带的动张力二维视图,形象的展现出中间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对中间驱动带式输送机进行动力学分析。  本文主要阐述了滚筒卸载式中间驱动技术和直线摩擦式中间驱动技术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描述中间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连续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其动态特性的输送带弧长及非均布载荷两种因素,并结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简单地
摘 要: 随着当前我国全面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管理工作都得到了优化提升,教育改革对高校行政管理有了要求上的加强。本文主要就高校行政管理内涵及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就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管理 行政管理 问题  引言  处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迈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不
摘 要:师范学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养成的核心课程,但从教学现状看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提出明确培养学生标准的取值;端正教学观念;合理课程安排;增加技能训练的四点建议。  關键词:英语教师;技能培养;职业观念;课程安排;技能训练  在当今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格局下,在我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社会背景下,英语这门国际交往中的通用语言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倍受重视并广泛开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环节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精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Reading aloud plays an
摘要:电力产品的稳定供应必须依赖于大量优质的电力工程产品来支撑。施工是形成电力工程项目实体的最后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程质量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大学校园中最为密切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工作中辅导员却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很难真正的走近学生心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辅导员走进寝室、走进教室主动和学生沟通,而学生觉得无话可谈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距离;对策  辅导员是高校一线的工作者,是学生大学四年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