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林业工程重点建设区域的武山县,因存在较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想稳定健康地发展林业工程,就必须引入抗旱造林技术。本文以武山县为对象,从选种、整地、苗木处理、栽种及蓄水保墒等方面研究了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的要点,以供参考与借鉴。

1 选种


  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中,首当其冲的环节便是树种选择,尤其是干旱的武山县,要想促进树苗成活率的提高,就必须合理选择树种,保障配套性。具体而言,要以地区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为根据,酌情考虑树种。同时,尽量选择萌芽能力强和根系发达的树种,且要保证树种具备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逆性并耐受贫瘠,具备较强综合能力,面对恶劣环境时也能更好地生存。此外,在选择树种时,尽量偏向于阔叶类、针叶类或灌木类,并在遵循多样性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树种。

2 整地


  整地工作与土壤性能、含水量及树木生长情况存在密切联系,是抗旱造林工程的必要基础,所以必须贯彻落实整地工作,营造可供树木健康成长的优质环境。具体实践中,要求林业工程人员在整地时,要以造林的具体时间节点为根据,如实施造林工程前的1~2月开始整地,此时能获取更有效的成果。整地中,需要对本区域的气候状况和雨量予以综合考虑。武山县干旱较严重,在选择树坑规格时建议以鱼鳞坑为主,同时添加适当的肥料,促进土壤活力的提高。同时,要在遵循植被保护和保土蓄水等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整地,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苗木的抗旱能力。

3 苗木处理


  武山县在选种和整地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合理规划种植密度。由于武山县十分干旱的缘故,土壤水分含量严重匮乏,这也加大了种植移栽工作的难度。选苗时要倾向于健壮的一级树苗,并以实际情况为根据酌情考虑容器苗,这能为树苗的成活率提供保障。同時,摒除瘦弱的树苗,为树苗整体长势提供保障,通过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规避折断或倒伏等问题。而在运输树苗时,要包裹防护树苗根系,避免根系位置流失水分,且要做好强风与暴晒的预防工作,以免损伤树苗根系。此外,运输期间为了维持树苗根系的湿润度,应喷洒适量的保水剂。

4 栽种


  树苗栽种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树苗栽种密度,要对造林区域内部结构展开合理规划,确保栽种密度的科学性。通过栽种密度的科学合理控制,预留充足的生长空间,可促进所有植株成活率的提高。武山县造林工程完成后,为了保障土壤环境,一般都不会砍伐林木,因此成林后的林木密度主要取决于栽种时的密度。而在树苗栽种过程中,树苗间距应控制在2~4米范围内。同时,抗旱造林技术应用期间,通过混合种植的配套使用,混合栽植乔木、灌木等,能实现空间和阳光最大限度的利用。此外,通过直播造林方法的运用,实施大规模造林时,坑穴尺寸应与标准尺寸对应。移栽造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根系处理溶液。

5 蓄水保墒


  蓄水保墒能有效维持树木水分,此项技术主要由增大水分输入与规避水分流失组成,通过有机结合能使树木根系维持足够的水分,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坐水种植着重体现了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具体实践中是在种植树木前浇灌适量的水后再覆盖,通过此类方式能在栽植树木时减少使用的水量,且有利于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此外,灌水作业也可选择在树木种植后进行,覆盖需待水分渗透完全后进行,且覆盖材料就地取材即可,无需太复杂。此类方式能有效规避水分流失,带给树木根系充足的水分,大幅提升树木成活率。
  综上所述,抗旱造林技术在武山县中具有更突出的价值与效益。应用时,相关人员需要密切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统筹考虑,综合运用,即可有效改善武山县的生态环境。
其他文献
摘 要:辽河公园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西辽河沿岸,东至新世纪大桥,西至铁路桥,南至通辽大街,北至柳荫路,是通辽市新老城区的中心与交汇处,于2010年纳入建设范围,长3000米,总面积325平方千米,水体面积162平方千米,绿地面积135平方千米,硬化面积30平方千米。如今,绿地率达到81%,绿化覆盖面积率85%,植物配置丰富高达120余种,各种运动场地共有86处,健康跑道有20千米。  关键词:辽河公
摘 要:本文就多年积累的配怀舍管理经验,如查情、配种、饲养、环境控制及饲养员管理等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配种;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人工授精  90年代后期,中国养猪业高速发展,大量的规模化人工繁育猪场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因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因素影响,诸多散养户与家庭养殖退出养猪业,进而集团养猪得到跨越式发展,中国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的目标是多产、少死、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固定品种和参数开展抽样检测的活动,是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谈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历程。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凸显。具体发展历程如下: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是确保数量安全的阶段。那个时候的人吃不饱、穿
期刊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推广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有利于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本文分析了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及推广的意义,并且探讨了绿色小麦的推广技术及策略。  关键词:绿色小麦;田间种植;技术推广 1 绿色小麦的推广的意义  1.1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绿色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品种,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在产量和经济价值上,相比传统的小麦品种也有很大的优势。绿
摘 要:公益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生态公共事业。生态公益林的发展对于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从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意义入手,针对建设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经营管理手段,以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经营管理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可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一味追求发展,严重破壞环境、破坏森林资源,给生态公益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
摘 要:沙冬青的材质坚硬、发火力强、生物产量高,有较好的经济和医疗药用价值。沙冬青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枝叶中所含成分既具有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等特殊功效,又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冰淇淋、霜冻伤,还能够作为一种杀虫剂使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沙冬青容器育苗和移植造林技术。  关键词:沙冬青;容器育苗;移植造林  沙冬青属豆科,高达2米,冠幅约3米。该属树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全境海拔
摘 要:水质化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测验工作,化验结果还会受到环境、技术、检验设备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如何提升水质化验质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数年水质化验工作经验,介绍了几种全新的水质检验方法,分析了当下影响水质问题的原因,旨在为其他水质检测工作者提供全新的技术优化思路。  关键词:水质化验;检测方法;技术优化;对策  水质化验工作就是通过水体内的标准参数,分析水体的基本健康状况,依照数据
摘 要:连作障碍是作物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总结出连作障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为今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连作障碍;机理;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粮食、蔬菜、水果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蔬菜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也导致了不同地区连作障碍的逐渐加重,并成为地区限制蔬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摘 要:过去一段时间,粗放的管理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为了保证水果的质量安全,必须加强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这对促进我国水果栽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对策  人们在购买水果时越来越重视水果的质量和安全,这对水果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果树栽培技术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水果中有大量农药、化肥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 1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