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促进德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开发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发挥其中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接受德育;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发挥积极作用。运用习作教学促进德育,具体做法有:积累习作素材,为德育提供抓手;创设习作情境,为德育提供助力;开展习作活动,为德育搭建平台。
  关键词:习作教学德育素材情境活动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要把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把各学科已有的德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接受德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德育兼语文教师,笔者深刻认识到运用习作教学促进德育的重要性。由此,笔者立足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运用习作教学促进德育做了一些尝试。
  一、积累习作素材,为德育提供抓手
  写作源于阅读,没有厚实的阅读基础,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许多道德概念的认知还模糊不清,缺少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利用习作素材积累使他们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取滋养精神的力量,是促进德育生长的有力抓手。
  (一)课内利用教材积累素材,获得情感熏陶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大家之作,是引导学生开展习作、接受德育的最佳媒介,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因此,习作时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不失为有效方法。如开展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类的习作时,组织学生背诵《长城》《桂林山水》《九寨沟》等课文,借助其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习作,提升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母爱的习作,可以让他们熟记《爱如茉莉》《月光启蒙》等课文,体味作者的独特表述方法,深化对母亲的情感;如进行关于人物精神的习作,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钱学森》《在大海中永生》等文章,体味文章独特的结构和人物精神,在助力个人习作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课外利用读物积累素材,获取精神力量
  除了课内的习作素材积累,还可以借助课外阅读,带学生接触更丰富、更多元的素材,持续获取精神力量。进行习作教学时,笔者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立足课外阅读进行习作,如进行描写家人的习作时,会组织他们阅读古典诗词,读现代经典文章,如《游子吟》《月夜忆舍弟》《想念父亲》《母亲的文化》《被拆掉的台阶》《母亲让我快乐魔术》等,让他们在浓浓的亲情中懂得感恩;再如引导学生书写“思乡”的习作,笔者会和他们一起阅读诗文,如《静夜思》《月是故乡明》《故都的秋》《乌篷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让学生浸润在古今名家深沉的乡情中,体味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在获得精神大餐的同时,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能够在进行自主习作的同时得到道德熏陶。
  (三)社会课堂,接受生活的教育
  大自然就是一本书,社会就是一本活教材。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笔者会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审视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鼓励他们用心发现真情,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如时逢“三八”国际妇女节、母亲节,笔者会组织学生通过送贺卡、写信的方式,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育学生孝亲敬长;如遭遇地震天灾,笔者会鼓励学生以写公益宣传广告、慰问信的方式为灾区民众尽绵薄之力,培养爱心……以发现的眼光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学生就能在获取习作素材、提升习作技能的同时实现品格的提升。
  二、创设习作情境,为德育提供助力
  学生写作文,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要让学生有话说,有情抒,就有必要创设适当的习作情境,让他们在自由习作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道德品质。
  (一)关注身边好人好事
  每个人生活的周边都在发生不同的事。习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随时捕捉值得记录的人和事,促进道德认知的提升。比如我校的黄老师为一个素不相识的18岁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感动了很多人。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新闻媒体报道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所以学生落笔千言,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道德的熏陶,完成了精神的升华。
  (二)观看优质影视节目
  当知识的载体已不仅局限于纸质书本,而是拓展到了其他领域,比如电视电影时,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是“谈虎色变”。其实,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影视节目有很多,如《狮子王》《小王子》《夏洛的网》等,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并鼓励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感落笔成文,写写观后感,领悟作品内在的思想,能使他们在提升习作水平的同时得到道德的深化。
  (三)观察身边环境变化
  学生身边的环境时时都在发生变化。及时关注这些变化并进行即时记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提升自信心。就拿笔者所在的苏州市吴江区来说,从2012年9月撤市设区到今年,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江城人都深有感触。在纪念撤市设区五周年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一起走江城”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间,学生跟着父母一起走进吴江区的大街小巷,欣赏沿太湖的生态公园,观看苏州湾的高楼大厦,乘坐通苏州的轨道交通,切身体会五年多来吴江的变化。后来,学生纷纷在自己的习作中发表了感言,如“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游览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所在的城市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真是感到自豪!”“听妈妈说五年前的东太湖边还是一片洼地,地上泥泞不堪,现在却到处是泳池、儿童乐园和各类高档酒店,变化真大啊!”“爸爸说,家乡有这么大的变化,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瞧,不用教師讲解,学生自己就接受了情感熏陶和道德教育,可谓润物无声。   (四)体验生活出行
  习作素材源于生活,学生道德的提升源泉也在生活。让学生处于生活的具体情境中,他们的习作灵感才会源源不断,道德品质的提升也才会有保障。
  我校处于区内交通主干道仲英大道西侧,校门南北两侧分别有红绿灯路口。仲英大道上每天南来北往的车辆异常繁多,校门口每天早晚车水马龙。身处这样的环境,学生必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此,笔者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写“我眼中的交通文明”。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习作时便能一气呵成。有学生写道:“今天早上过马路,奶奶看看四周没人,便想在红灯时拉我过去,但是我没有听她的话,而是告诉她‘红灯停,绿灯行’!我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还有学生写道:“交警叔叔不论风吹雨打,每天早上都严格指挥交通,值得敬佩。”……从自己的生活环境出发进行体验,学生不仅受到了法制教育,还提高了道德认识。
  三、开展习作活动,为德育搭建平台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获得认知结构的发展,并通过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获得感性认识。开展习作活动,能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搭建更为多元的平台。
  (一)“礼仪教育”小征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为了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我校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先导,制定了《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在校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规范行为习惯。每学期开学初,我校都会开展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行为规范;设立红领巾礼仪岗,由学生轮流值岗,在校园进行文明礼仪示范,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每学期评定“礼仪之星”,充分发挥礼仪模范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我是礼仪小达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勵学生谈谈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强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育。征文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提高习作水平的同时受到了礼仪教育。
  (二)“感恩教育”传书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此话题,教师有必要设计相关的习作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让学生成为有感恩心的人”的倡议,笔者在重阳节时在班里开展了“我给爷爷(奶奶)一封信”的习作活动,让学生在节日这一天书写对祖辈的感激之情。有一位学生在信中说:“亲爱的奶奶,您每天洗衣做饭,照顾我们一大家的人。看到皱纹爬上您的脸庞,看到您青丝变白发,我们全家人都心存感激!奶奶,我们爱您!”从类似的、发自学生内心的情感可以看出,习作唤醒了学生平时忽略的亲情。
  (三)“暖心教育”写日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通过开展习作活动,教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是很好的德育路径。
  我校有位学生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家里债台高筑。对此,学校大队部发出“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情”的号召。全校师生各尽绵薄之力,捐钱捐物,还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这位学生送上特别的礼物。我班学生自发把这件事写在了日记里,表达了自己对患病同学的关切。有学生写道:“这次活动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让我感到了爱的力量。能帮助身边的同学,我很骄傲!”还有学生写道:“当看到张爸爸对着同学们鞠了一躬时,我的眼眶湿了。”……一篇篇暖心日记,无形中便让学生受到了德育熏陶。
  (四)“环境保护”倡议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借力习作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德育的有效渠道。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一课,笔者有意识地向他们传递了节约用水的思想;接下来,又结合课后的“学和做”,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掌握节水知识,并以“倡议书”的形式,向身边人发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号召。当学生自主完成的倡议书贴在校门口时,全体师生及家长都纷纷点赞。
  另外,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习作也很重要,不仅能有效激励学生再接再厉,还能让学生受到教育。如针对“感恩”主题的习作,某学生写了《碗底的荷包蛋》,对此,笔者给予了这样的评语:“每天早上藏在碗底的荷包蛋,蕴含着奶奶绵绵的爱,从文中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可以看出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针对“难忘的一件事”主题习作,某学生写了《我迟到了》,对此,笔者给予了这样的评语:“你的表现令人敬佩!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宁愿自己迟到,也义不容辞。你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小小男子汉!”……诸如此类的习作评语,不仅给予了学生习作方面的肯定,还让他们得到了道德提升。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时刻铭记自己是育人者,有责任帮助学生提升品德修养。运用习作教学推进德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与习作有形结合,育人于无形之中。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课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 张云鹰.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丛书:开放式作文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3] 王学东.让作文教学更高效——王学东写作教学手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张学青.给孩子上文学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教学机智
其他文献
<正>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整体的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体现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及能力的指导、训练和培养,以多种渠道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全面提高
会议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长。然而,遥感的应用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大量数据积压,有用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提取出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从实践层面对单元知识结构教学模式进行解读,对学科的关个设计过程.其次,单元知识结构的明确,学习心理过程的建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把握,学习评价的
分析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目标。提出污水处理工艺的可持续性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工艺优选决策目标,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可持续性的定义和我国国情,构建了客观且有可操
噪声问题是全球都在面对的污染难题,交通噪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噪声来源,时刻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大多以高密度高容积率为主要特征,高层住宅的居民同样深受其害。而既有城市高层噪声研究或是关注于平面空间,或是仅考虑邻近道路的影响,得到的垂直噪声分布规律不统一。本文从城市视角出发研究交通噪声垂直分布,以期明确垂直噪声影响机制,探索内在规律,统一矛盾的既有研究结论。首先,本文选择典型的城市形
摘要:目的:分析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肱骨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  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功能完全恢复,6例功能未完全恢复。  结论:临床上桡神经损伤主要是由肱骨骨折引起。大部分患者的桡神经通过对端缝合可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若多数桡神经受损,首选松解远端和内移近端的处理方式。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重视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与被管理者能力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匹配,研究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这一理论时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网络技术、计算机越发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工作中,在大数据背景下,推动了会计工作转型,促使财务人员从核算数据转向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数据、整理数据和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