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努力挖掘体育课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因“材”施“德”。
  1、抓住教材中描述我国体育成就的修饰词语进行德育
  如:在室内理论基础知识活动课中,为了突出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足球活动,并发明灌气球的国家。我抓住“最早”一词,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最早”说明我国“足球”运动历史悠久,这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但后来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呢?这是长期封建社会统治的结果,是旧社会腐败造成的。
  2、转变观念,开辟途径,在民族,乡土活动课教材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武术是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指出:“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一,在增强人民体质和防治疾病中起到积极作用。”并列举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国力不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受尽外国人的凌辱和欺压。但有些武术家不顾危难,冒着生命危险,勇斗外国“大力士”,如霍元甲等。最终取得胜利,为中华民族争了光等事迹。进而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要求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锻炼身体。
  3、结合教材创设活动情境“画龙点睛”地进行德育
  如在队列练习中,创设军训的情境,开始我强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铁”的纪律,有统一的队列条令,有严整的军令,整齐划一的动作,就是严格队列训练的结果。然后,给体育委员授军旗;给小队长们发军帽……。通过这一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对组织纪律的认识,严肃了课堂纪律,然后提倡同学们“学英雄,见行动”。继承和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并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想象与积极参与申奥活动的愿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优良品质。
  二、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教育,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响完之前排好队,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是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通过一周课的游戏学习,以后的课学生都会在铃声响完之前都能很好地排好队,而且做得非常好。
  3、从排队跑步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我们经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跑步,如在热身跑、短跑50米、100米中,我们都要求学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插队,不推人,不串道等等,通过这些跑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四、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列体育课的全过程
  体育课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复杂教学过程,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就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队列操练和热身操
  通过让学生在严格执行口令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纪律的严明,培养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密组织纪律性。
  2、主教材如
  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可以通过表扬大胆完成动作的同学,来帮助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更勇敢、更果断,增强学习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同时可以通过表扬练习中互相保护、帮助的同学,培养学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精神;此外,还可从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
  3、分组练习
  通过以小组长或值日生轮流负责组织练习,培养學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形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
  4、教学比赛
  通过如“比比哪组完成动作好的人数多”或小组接力比赛等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耀感和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并可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5、课的小结
  通过教师肯定学生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提出本节课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培养学生学习先进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6、收放器材
  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收放器材和讲述器材的保养方法等来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五、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应以进行正面教育为主,这是由儿童爱听表扬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并及时表扬,使大家在身边找到具体的学习榜样。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教师应以帮助、爱护为出发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及不同性质的问题而采用灵活的批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心服口服。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对优生不要偏爱,有缺点便要指出;
  2、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指出其缺点,但也不应忽略对其优点的表扬;
  3、对学生的批评要适当,不侮辱人格、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中要“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误,教育要有耐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其他文献
导读: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
英语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增强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度和流利程度。讨论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开展和优化课堂讨论就是一个值得英语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要明确讨论的目的  运用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
[摘 要]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和书籍阅读中积累,在写作实践中锻炼,在发展评价中飞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件快事。 更多还原   [关键词]习作; 爽心; 快事;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曾说过:小马驹要长成骏马,牧马人必须把他们带到水草丰盛的草原上,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才能茁壮成长。指导习作,应充分打开学生是思路,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
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有着重要意义。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高中女生由于身体形态、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出现厌倦的心态,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中女生体育课难上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结合长期教学实际,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生理方面,高中女生身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冠脉造影提示临界病变者,以心肌血流储备分数为指导来决定是否行介入治疗,分别随访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严重心绞痛发作情况、运动试验阳性和主要不良心
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能播放音乐的小玩具。到了三岁左右,孩子们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能够自由地歌唱、舞蹈,体验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同时,幼儿也能够学会与别人合作,发挥主动、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记忆力与专注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要组织好幼儿的音乐活动必须注重以下的几点:  一、选择适当的音乐活动教材  由于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