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班主任擎起的一片天空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追求。因而,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又是班主任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用他们的爱心为学生擎起一片德育的湛蓝的天空。
  关键词:身正为范 心理学 沟通 参与
  告别了应试教育,踏着坚实的脚步,我们走进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中尤以学生的德育为最,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中,德便是当首。因而,德育便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在智、体、美、劳中加以渗透,亦能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
  德育的施行是全方位的投入,但由于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直接管理者及引航人,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最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是学生相互效仿和学习的直接对象。所以,德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班主任的双肩之上。虽然时下加强德育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目前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却令人堪忧。所以,要抓好德育,我认为应在班主任的牵引下,需要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鼎力相助。以下是我对德育的一些措施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身正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应该具备一桶水。是的,要做好学生的典范,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其实,德育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大势。所以,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脚步及时学习和巩固已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因为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仍然是一项十分薄弱的环节,所以班主任在定期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方针。有了自身的“水”,班主任便可在学生“饥渴”之时随时给予。因为初中学生还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十分好奇的年纪,但其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体系,所以对事物的评判能力不高。正因为“依葫芦画瓢”,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学生,即我们所说的“言传重于身教”。
  其次,心理学的穿针引线作用。
  此时的中学生,思想正处于逐步成型的基础阶段,心理多变,情绪不稳定,但思想比较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及丑恶现象的侵蚀。所以,这时候要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使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把陶冶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起传送。此时,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在他们遇到烦恼和挫折时,凭借充盈的心理学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耐心地进行疏导,让学生早日走出困境,重树信心与燃起希望。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学生思想的基础上秉持十分的耐心与智慧来引航“善变”的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环境,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家校的沟通是架起德育的桥梁。
  父母是影响学生的又一关键人物,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家长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时下由于生活所迫,很多家长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孩子外出务工,因而,家庭教育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空档。此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应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以保障家长的共同参与。但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因为此时的中学生自尊心特别强,不要弄巧成拙,以期在双方的共同管理中,树立起学生的信心,让他们坦然地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最后,必要的社会参与。
  在实地的参与中更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2014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园,同时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和帮助的形式,让他们亲眼目睹老人的生活起居,让他们意识到为人子女肩上的责任。通过这一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
  培育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单枪匹马”只能是杯水车薪,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所以,要从小事抓起,从基本习惯抓起,从细节处抓起,才能获得预设的效果。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航者,是完善学生道德的教育者,在他们的爱心与耐心的双重感化下,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将不再是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谢金国 编著《有效课堂》.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2]高金岭 主编《师者之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韩震 主编《为了未来》.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学生的巨大力量,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听到赞美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至于学生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对学生多一些爱心和赞美,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教师的爱犹如春雨滋润学生心田,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  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有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首先,创设探索性情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否有特色,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把爱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石,以情育人  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千头万绪,常规工作纷至沓来,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因此,娴熟的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好两个效应  1.木桶效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研究指出: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提倡团队精神,要讲求科学规范。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实行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强化导向、约束和监督作用
期刊
摘 要:爱国主义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古诗文教学之中。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我国古代诗歌要体会古诗文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的心田里撒下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种子,让它们开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  关键词:古诗文 渗透 爱国主义  在初中语文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所以,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
期刊
美是人类精神需求的永恒主题,人们在美的体验中进行着心灵的洗涤,在美的感召下达到灵魂的陶冶和净化。审美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对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偏向自我的看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审美更是一种以人类共同认同的审美观为基准的普适性观点。人类生命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审美实践的发展史,而审美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审美趣味和审美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四种形式论述了语文教学对德育教育的促进。一、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情感渲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二、通过正面人物形象激励和陶冶学生。三、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有利形式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形式 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对德育教育工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革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而且还包含学前预习、课堂教学组织和学后巩固这三部分,它们好比是学好英语的“三重奏”。本文将分别从这三方面并结合本人二十年来的教学体会来解读如何学好英语。  关键词:学前预习 课堂组织 学后巩固  初中英语教学并不全是课堂教学,它是系列的教学管理过程,主要包含学前预习、课堂教学组织和学后巩固这三部分。这几个要素对英语教学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