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颐天年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nhe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的一家大医院,那时二十来岁,本应是身强力壮的时期,可因为我先天不足,身体比较羸弱,经常生病,还患上了当时认为比较难治的肺结核病。1969年,在党“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我报名去了大别山一家比较偏僻的县医院,不到半年又去了深山里的一家中心卫生院“支边”。这家医院位于一座叫作青山镇的小镇。小镇名副其实,青山绿水,山上苍松翠柏,河中鱼游潜底,处处鸟语花香。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是古稀老翁,结核病早已销声匿迹,体质也不再是弱不禁风,总结起来,除了药物治疗和持之以恒的锻炼外,清新无暇的大自然也使我“坐享其成”,获益匪浅。
  茂密的森林是“净化剂”。小镇处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的入口处,这里植被保存良好,古树参天,小溪潺潺,瀑布成群,珍稀的娃娃鱼在这里随处可见。镇边有一条大河,终年流水不断,游鱼清澈可见,即使山洪爆发,也只是略显混浊,雨停后不要半个小时便会“故态萌发”。这里的空气湿润清爽,吸之如饮甘露,沁人心脾。溪水清冽甘甜,人口回味无穷,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是我做水质分析时获得的结果),是名副其实的“农夫山泉”。去年,一位在南京的老同学来我处作客,我用溪水给他沏了一杯山里的野生茶,他才啜一口便连声叫“爽”。临别时,他用大饮料瓶灌了满满一瓶水,说“带回去好好享用”。
  清洁的环境是“益寿剂”。小镇不大,街道居民不满5000人,素有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清晨起来,商家开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门前街道打扫干净,居民家中也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朱子治家格言,在这里至今仍在实践。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习惯使小镇长年整洁如新。
  由于地理条件的掣肘,小镇只有一条柏油路通往山外,过往车辆较少,村民赶集还多是“以步当车”,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
  镇上的人大多亦工(商)亦农,多数人家都有几畦菜园,蔬菜基本自足。农贸市场不大,卖的蔬菜都来自附近农民,鸡蛋、猪牛肉也是当地所产,“土鸡蛋”、“笨猪肉”比比皆是,不用担心农药、激素、瘦肉精。逢年过节,亲友相互走动,主人捧上自酿的小酒,摆了自产的果蔬菜肴款待客人。“莫笑农家浊酒浑,丰年待客足鸡豚”的田园生活,在这里可身临其境。
  安全的食品,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一批寿星。镇上有百岁老人3人,90岁以上有10多人,至于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说“比比皆是”。如今,我的家庭是“四世同堂”(母亲九十有三),不得不说这得益于这里的灵山秀水。
  体质“磨炼”是“增强剂”。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镇上老红军、抗日军人、抗美援朝战士有几十人,他们大多数都健康长寿。这些革命老人中,70~80岁的有20余人,90岁以上有6人。他们和镇上的其他长寿者一样,年轻时都受过生活的磨炼,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历尽艰辛。那些出身“农门”的长寿者,年轻时也是布衣素食、躬耕劳作,粗茶淡饭,终年与肥粱膏腴难得一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年一度的体检证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疾病在他们身上的发病率很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风华正茂,却与高血压、高血脂“结缘”,年轻人不妨以此为鉴,不要饱了口福,丢了幸福。
  如今,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劳动锻炼,有人问我为啥“暮年晚霞”了还要如此“劳筋骨”,我回答说:“身在福中要知福。”
  (编辑 方 舟)
其他文献
不久前,国家药监部门紧急叫停含有“关木通”成分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各地药店纷纷将此类药物下架,许多新闻媒体也广为宣传。此事引起了广大民众对中草药及中成药毒副作用的关注。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郑健教授。郑教授指出:“目前,中草药被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出现了学习、研究、应用中草药的热潮。传统的观念认为中草药副作用少
节奏是大自然和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从风雨雷电到春夏秋冬的交替,从阴晴圆缺到日月星辰的轮转;从血液循环、肺泡张合、胃肠蠕动、细胞代谢到觉醒睡眠,无处不充满运动和节奏。节奏是宇宙秩序的基本格调,节奏显示出生命的一切生理和精神的特征。离开丫生命的节律,可以说根本谈不上人的心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节奏意识和外部节奏形象。生活实践不仅证明,身心节奏的有序状态必然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反映与标志,而且证明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25年10月17日出生在淮水舟中。他少年多病,青年时与唐婉的爱情受挫,中年恢复中原的壮志未酬,老年贫困,真可谓历尽磨难,一生坎坷。然而,他却老而益健,“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年逾八十尚笔耕不辍,劳作不止,寿至八十六岁高龄。高寿的原因是他十分注意养生之道。  首先,陆游的长寿与他喜欢劳动锻炼分不开。光宗绍熙元年,他已六十岁了
上海老作家郑逸梅先生口中之齿所刺无几,因而风趣地自嘲为无“齿”之徒,这对吃鱼不利,无怪乎他在《食品谈》中说:“我恐骨鲠,也舍鱼食肉。”牙齿齐全者很难体会少齿者食直时的畏惧之心。要知食鱼时要辩刺,全靠舌与齿。鱼肉入口,门齿会在咬啮时阻挡鱼刺通过:如果齿少,势必增加“漏网”的机会。郑逸梅先生在同一篇文章中说到沈寐叟,此人生平不食童,寿石工榜其书,室为“不食鱼斋”。郑文中没说明他为何不食鱼,有可能生采与
痔是一种慢性多发病。除了外科疗法外,这种病一般治疗较为困难。日本东京的深谷伊三郎先生采用灸疗,取得了镇痛和止血的满意效果。他在一年内,重点观察了16个病例,疗效显著。16例中,肛裂9例,外痔10例。施灸后,止痛时间虽有个人差异(立刻止痛的6例,10分钟止痛的5例,30分钟止痛的3例,24小时止痛的2例),但镇痛效果达百分之百。治疗后进行一年观察,未复发的有1例(外痔7例,肛裂4例,其中男3人,女8
我们大多数人身上,这里那里,或多或少,往往长有一些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斑点和小疙瘩。
偶读白居易《眼暗》一诗,诗曰: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节悲伤出泪多。  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  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读来颇有感触眼睛乃是人体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据专家们估计,外界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是透过眼睛的捕捉传入大脑而获得的。如果一旦失明,精神上当极为痛苦。  我是最近才领会到这一痛苦的。我早年因多看书而又不注意合理用眼而患近视眼,已
人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是一种美的享受,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健康与质量。长期睡眠不好,会给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可以导致多种疾病。  我今年79岁了,从1951~1981年的30年间长期服用安眠药,最后被迫提前7年离开工作岗位。我退下来已整整26年了,在这26年中,住过疗养院,到美国治疗过,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还是自己遇事放不下及不良情绪
便秘和稀溏的人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食谱来解决。通常,便秘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中间发生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较少地活动外,还与他们的食谱有密切的关系。如食物所含的纤维素不够,食物脱水严重而又没有及时补充必要的水分。因此,增加活动量和改变食谱是解决便秘的对症之方。一般,调节便秘的食物应有两个特点:一、含有足够的纤维素;二、非过分脱水食物。因此,便秘者应多吃蔬菜,如白菜、芹菜、冬苋菜、韭菜、菠菜、青笋、豆芽
糖尿病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以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本病的预防应以饮食调摄为主,配合体育运动;治疗宜食疗、药治相结合,可以中药为主,必要时配合西药。  饮食不节,喜欢食过甜、过于油腻的食物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就是要节制饮食,尤其是要少食过于甘甜、油腻的食物,饭量也要适当控制。中年人、肥胖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更须注意饮食控制,食物宜选低糖、低脂肪、高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