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逐月时尚潮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追星;自我同一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8-0066-03
   【作者简介】周燕,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江苏扬州,22500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等问题,渴望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这些问题常常在父母和老师那边得不到答案,而公众人物、明星的形象往往符合他们的期待和追求。偶像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实现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偶像崇拜,青少年可以弥补自己现实中的缺陷。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同伴的压力和影响。追星是青少年的一种放松方式,适当的追星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
   本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明星猜猜猜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根据提示猜明星。第一位,男明星,十三岁出道,被大家称为“四字弟弟”。
   学生:易烊千玺。
   教师:答对了。你还了解他的其他情况吗?
   学生:书法水平高;参演电视剧;2019年出席联合国青年论坛,全程英文演讲。
   教师:第二位,女明星,来自新疆。
   学生:迪丽热巴。
   教师:你还了解她的其他情况吗?
   学生:跳舞好;演技好;声音甜美。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星知识”很丰富。今天课的主题就是“追星逐月时尚潮”。
   设计意图:通过“明星猜猜猜”引出主题,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帮助教师初步了解学情。
   二、自我报告
   PPT展示:请将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名字写在学案上。你喜欢这个明星的原因是什么?你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追星?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如果你对明星关注较少,那就谈谈你身边的人是如何追星的?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学生1:我的偶像是王俊凯。他帅气、努力、舞跳得好。我会关注他的微博,看他的作品,买海报。我会在学习累的时候看他的作品或消息,这样可以放松心情。但是,有时候花的时间比较多,家长会批评我。
   教师:在追星的过程中你发现了王俊凯努力、刻苦等优秀品质。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弱,所以家长不赞同。现在,你能否重新评价爸爸妈妈对你的意见?
   学生1:我确实花的时间太多,影响学习了。
   教师:非常好!希望你在学习上像你的偶像一样努力、刻苦。其他同学如果在追星过程中也有困扰,或许也需要理性思考一番。下面,请一位平时较少关注明星的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
   学生2:我不喜欢追星。我身边的同学会买一些明星代言的产品,课间讨论比较多,我觉得太浪费时间。我还听说有的粉丝为了追星离家出走或者逼家长给自己买很贵的东西。
   教师:这位同学观察到了一些不理性的追星行为。明星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追星可以排解压力、陶冶情操,也会引发亲子矛盾、同伴矛盾。另外,同学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偶像。我们要理性追星、文明追星。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帮助学生初步审视自己的追星行为,强调理性追星的重要性。
   三、心海导航
   教师:有研究发现,青少年追星主要源于以下几种心理:光环效应,即认为“漂亮、有魅力、潇洒的人各个方面都好”的心理;从众心理,把偶像崇拜看成一种时尚,觉得这样才能和周围的同学融为一体;炫耀心理,为了显示自己的气质、见识高人一等,把自己崇拜的偶像当作炫耀的工具,以获得心理的满足。
   根据这个研究,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追星出发点是什么?
   学生1:我追星是因为他的舞跳得特别好,是光环效应。
   学生2:我是从众心理,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喜欢谈论这个明星的话题,所以我也就开始留意这个明星的情况了。
   教师:如果追星仅仅是因为明星某一方面的美好,而不是建立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或者是因为害怕落伍而人云亦云,或者是为了炫耀,那么这样的追星是盲目和不成熟的,可能会让你失望。你听过明星人设坍塌事件吗?
   学生1:王源吸烟。
   学生2:翟天临论文造假。
   学生3:范冰冰偷税漏税。
   教师:因此,我们应当全面正确地认识明星。
   设计意图:介绍相关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自己追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自己的追星行为是否理性。
   四、群星璀璨
   教师:其实,每个领域都有明星。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再来猜猜明星。第一位,男明星,网友称其为“90后”、“魔稻祖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学生1:袁隆平。教师:看来你很了解袁隆平。
   学生1:他是“杂交水稻之父”。网友称他为“90后”是因为他已经90岁高龄了。目前,他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尝试在盐碱地上种水稻。他不断创新、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他是我的偶像。
   教师:祝贺你拥有自己的偶像。我们再来猜一位女明星。她书写、传承和发扬了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精神,被大家称为“铁榔头”。
   学生2:她是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辉煌战绩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团结协作、永不言弃就是女排精神。每次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我都会用女排精神激励自己。
   教师:这就是偶像的力量。偶像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寄托着我们的梦想,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偶像,他们可能是影视明星、科学巨星、体育明星、文学名家、军事将领、政治伟人等。请同学们将你們的偶像写在学案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帮助学生拓宽偶像的范围,让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偶像。
   五、偶像分析
   教师:同学们,为什么我们会崇拜不同的偶像呢?让我们从外貌、穿着、个性特点、特长能力和成就贡献五个方面来分析自己的偶像和理想中的自己的差异以及共同点。
   学生:我理想中的自己是外表干净清爽,个子高一点,身材好一点,穿衣打扮上有自己的风格,个性独立,幽默风趣,跳舞好,能获一些奖,小有名气。我的偶像帅气阳光,穿着时尚有特点,个性温顺亲和,擅长跳舞和唱歌,他挺有名气的。
   教师:谢谢分享。偶像是我们最期待的、理想中的自己的样子。我们要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让他们成为我们实现理想自我的领航人。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将学生崇拜的偶像与自我进行联结,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同一性,升华本课主题。
   【教学反思】
   本课深受学生欢迎。只是在今后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学生的发言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追星时比较理性,并能学习明星的优秀品质,所以今后在讲授“自我报告”时可以少花一点时间。
   其次,“群星璀璨”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需要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可以采取组内分享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讲述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
   最后,“偶像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用举例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偶像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深层意义。
   【点评】
   本节心理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用学生熟悉的明星导入本课,让他们快速投入课堂。课堂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层次分明地开展,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另外,本课也体现了较强的教育性,通过展示不理性的追星案例,教育学生要理性、文明追星。
   本课的亮点是课堂设计充分考虑学情,有的学生盲目追星,有的学生较少关注影视明星,有的学生有偶像,有的学生没有偶像。这节课分层引导学生重新看待追星行为,重新审视偶像的意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点评嘉宾:毛春梅,江苏省扬州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往关于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研究,大都局限于传统翻译理论。而主张翻译活动语境化的改写理论则展现了新的研究角度,恰好地为不同地区对同一英文电影片名不同汉译的现象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改写;意识形态;诗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是文学翻译的一个
·主持人语·  多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坚守“知人知己”的价值追求,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2018年,学校着手开发弹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形成了“阳光儿童”心理微課系列。心理微课每节课10~15 分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普遍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以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事例为资源,从认识自我、行为习惯、身心和谐、情绪情感
【摘要】本文试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屠场》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小说中涉及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及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揭示在这个金钱至上,被虚伪道德标准充斥的资本主义社会,外来移民,底层人民及妇女等弱势群体身份构建的失败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屠场》;权力话语;身份;种族;性别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厄普顿·辛克莱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
故事梗概:  静怡是一名初中新生,在一次比赛获胜后,她获得了三次使用神奇力量的机会,如果遇到困难,只要说出咒语就能渡过难关。在新学校,静怡不敢自我介绍,交不到朋友,还遇到了学业困难。神奇力量带她回到小学,帮助她看到了曾经自信的自己并解决了困难。在静怡第三次使用神奇力量时,神奇力量却失效了。困惑的静怡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运用心理格盘找到了自我资源,她明白了父母、老师、朋友以及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都是适应环
【关键词】认识生命;探索生命;感悟生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2-0070-04  【作者简介】杜佳,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29)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进行生命相关知识的讲授和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件、解决问题,并最终自我实现;同时引
【关键词】高中;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高中生受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有时担心自己不受他人欢迎,缺乏自信;有时过于自我、忽略他人,容易产生人际矛盾。他们渴望成为受欢迎的人,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做。高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在此阶段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在人际交
【摘要】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意境美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追求意境美往往是中国艺术家艺术创作关注的热点。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意境美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基于意境美视角这一前提:只有充满意境美的作品,才会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才能使得山水与自我融为一体。北宋全景式山水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客观自然的主观情思,无论是历
【摘要】宋代孟子升格运动将《孟子》上升为经部,宋代成为了孟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中,王安石可谓是推动孟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并且在《孟子》官学化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孟子对于王安石其人及其诗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王安石将孟子视为学习楷模与改革知音。王安石诗歌中将孔孟并举,王诗还经常化用孟子语,通过用字、用词、用事三方面对《孟子》一书进行接受。在宋代升格运动的境域下王安石对
【关键词】压力反应;认知调节;解压策略;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44-04  【作者简介】王诚俊,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210005)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压力是由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压力源:考试、成绩排名、自我的要求、家长的期待、与
【关键词】高中生;目标;假期综合征;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70-03  【作者简介】吴宁,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25300)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新学期开始,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假期综合征”。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课,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时光”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