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纤维素和蛋白质对豆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豌豆、红豆和绿豆三种样品豆,并分别制备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三种样品,研究它们溶胀度、可溶指数、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性、质构性等性质。结果表明,三种样品豆的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的粘度差异较大,其中以豆淀粉粘度最高,除纤维素豆粉次之,豆全粉粘度最低;豆淀粉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高于豆全粉和除纤维素豆粉;随温度升高,三种样品豆的豆全粉、除纤维素豆粉、豆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均呈现递增趋势,其中豆全粉可溶指数明显高于除纤维素豆粉和豆淀粉;在较高温度下,豆淀粉溶胀度要高于除纤维素豆粉和豆全粉。
其他文献
研究糙米在发芽过程中细菌总数变化,分离、纯化、鉴定发芽糙米中优势细菌;以营养琼脂为培养基,采用十倍稀释法分离、纯化发芽糙米中优势细菌,并采用16S rDNA测序与基因比对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进行神经外科手术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功能神经外科手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tBHP(25μmol/L)组、GLP-1(10nmol/L)
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对小学古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试验分别对干草、谷糠、玉米秸秆和鸡粪以 1∶5、1∶1、3∶4的比例配成C/N为 30∶1的发酵物料 ,分别在自然发酵、微生物发酵、加入生石灰或加入尿素等条件下 ,对发酵前后残留
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习护生在从学校学生到实习护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常会面临许多困惑、挫折和压力。新疆少数民族护生受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压力体验更加深
从文艺的本源和发展、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作品的内容标准等三个方面对刘勰与亚里斯多德的功用诗学观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理论上的共同之处和各自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差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09)等8个数据库;手工检索1995—2009年10种中文杂志。纳入文献质
就课题提问,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查字典,出示实物,联系语境,理解词意,体会词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注重写字训练。"课标"引领课堂,课堂落实"课标"。
目的对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联合微波消融(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或联合MW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