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发展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如何有效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正确认识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
  性和合理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为主的发展性课程,它立足于个体的整体性,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同时又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形成性的特征,它与平常的物理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物理课堂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物理学习和探究活动.其形式多样,它可以是科技讲座、物理竞赛、论文写作与评比.例如,在学习过重力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神舟七号”飞天的视频,并让学生以“如果重力消失了……”为题,写一篇科幻小论文或设计一个场景.也可以是小制作、小发明.例如,在学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制密度计等.还可以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的或自然的现象进行研究.例如,在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对云、雨、雾、露、雪、冰雹等自然现象的成因等进行研究.
  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它从属于中学物理课程,是物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物理课程的实施、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学习”、“探究”和“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探究、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合理把握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
  实践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是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能主动地投身到社会、自然的实践中,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结合起来,使活动课做到以实践活动为核心,有比较具体的动手实践内容,有完成动手实践的操作过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物理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例如,我校从2000年起组织开展航模活动,并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怎样才能让它飞起来?怎样才能让它飞得更高更远?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课本中的有关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进行多重深入的探究,结合课程资源,设计了吹纸条、自制简易水喷雾器、人造升力等一系列小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结果,从而懂得了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认识到机翼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从而为学生成功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学们兴趣最浓的是制作飞机,这也是活动的重点,通过制作培养了学生的细心、耐心、认真和动手的能力.调整试飞是本项活动的难点,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自主试飞、相互交流、动手调整、飞行比赛的氛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飞机飞行状态去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尝试解决,进一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后在展示、评价、总结阶段,利用折纸飞机演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所学知识又一次得到活用,让活动达到高潮.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用性
  在物理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活动,把学习和活动的权力还给学生,要倡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选题、对学生的活动方式、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指导,使所选课题贴近学生实际,让研究有一定的活力和潜力.
  只有这样,活动才具有生命意义,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
  四、建立合理评价方案,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就要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评价方案,处理好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联系、活动过程与物理学科领域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填写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成果展示、答辩、演示竞赛、感受体会、小论文、结题报告等.通过肯定学生的活动价值,给他们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信心.
  总之,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学物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积极去探究、创新,探寻能突出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
其他文献
一、把化学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化学教学课标明确规定:“化学教学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术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见化学教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性,也是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诚然化学与社会联系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而决定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断探索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于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我就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首先在于展示物理学科的美.    物理学实在是一门充
摘要 本文阐述了修水县优质稻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发展优质稻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推广优质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地优质稻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稻;发展历程;成效;问题;经验;江西修水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1-0052-01  修水县位于赣西北山区,是稻瘟病重发区、纹枯病和稻曲病多发区,多年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过高,使得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他们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顺利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造成台阶过高的原因    1.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文化素养;而
一、基本情况    小L,男,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父母在家务农,有一个姐姐,在大学读书.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较聪明,学习成绩偏差.  七年级至九年级,曾换三次学校.七年级在家所属乡镇中学就读.经常迟到、旷课、沉溺网络游戏并经常彻夜通宵.课堂上睡觉、顶撞老师、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滑,厌学情绪较明显.不服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管理,七年级未满就被父母接回家.  陋习不改,仍成天成夜玩游戏,父亲把小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产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化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
我国课程改革出台的《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呼唤学生的健康情感,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努力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沟通融合,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成功的教育应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对于中学生来说,基本的生物学素养是作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二、
我们要知道“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和“教学建议”等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大道理,可以去翻阅有关新课程教师学科培训丛书,但是新课程具体应怎么教的“新课程教学方法”,这些培训丛书上没有的新课程教学方法,令教师感到困惑,为了探索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我与同事们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逐步发现初中数学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讲解法    讲授法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