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模糊预测控制

来源 :系统仿真学报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模糊T-S模型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线性时滞系统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预测控制,推导了预测性能指标上界,将稳定性约束,输入约束变换成容易求解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采用了并行分布补偿预测控制器,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给出滚动时域优化的充分条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采用多值编码方式构造染色体结构,对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编码,可以同时确定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和优化网络参数,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在遗传算法中嵌入一个梯度下降算子,使得混合算法既有较快的收敛性,又能以较大概率得到全局极值。仿真表明,利用该算法训练小波神经网络,能使网络具有简单的结构形式,较快的收敛速度,较高的逼近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同步随动系统是雷达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单元,它驱动平面位置显示器的偏转线圈跟随雷达天线同步转动,以便精确地测量目标方位,是典型的角度伺服系统。在现行装备中,该系统大多采用模拟调节器,带来了参数调节不方便、动态特性差和跟踪精度低等缺点,因此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改造十分必要。根据交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对雷达同步随动系统采取了数字PID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说明了采用模糊控制的先进性。
对工程分析数据进行可视化是产品设计师洞察所设计产品性能的有效途径,而目前的商品化CA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在交互方式存在局限性,用户难以感知大型复杂模型中较隐蔽的细节信息,从而大大约束了对产品和物理现象的观察。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工程分析数据可视化方法,将虚拟现实技术和工程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有机结合起来,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并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从而建立了各工程分析软件与虚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