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调商)”这节课上,试商往往一次不能成功,需要调商,学生会觉得麻烦又乏味,所以兴趣不高.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却是另一番学习景象: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自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调商)”这节课上,试商往往一次不能成功,需要调商,学生会觉得麻烦又乏味,所以兴趣不高.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却是另一番学习景象: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兴趣盎然.我们不禁要问: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是什么力量使得学生如此投入?是什么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考不断,乃至下课的铃声响起还思考继续?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或许在这里我们会获得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主持人:徐文彬特邀嘉宾:吴玉国、许卫兵、刘正松、周昱城、孙谦、毛文波徐文彬:(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今天就来分享我们的播种和收获。首先邀请两位上课老师代表说说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践结构化学习指导的。毛文波:(江苏南京市金陵小学)结构化学习体现的是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的整体关联。我在备课的时候,对千以内数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它属于数的认识,是在自然数范围内。其核心知识是什么呢?其实是十进制。
【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分数的开始。作为中年级的学习内容,分数是数认识的一次扩展,即从整数走向“不整”的研究,二者的关联是:整数由“1”累加而来,分数由“1”均分而得。因此,本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整”与“不整”的关联,从整数认识进入到分数认识;通过“均分”的相关研究,带动分数的产生及与此相关联的读写法,以凸显整体建构、动态生成的结构化教学理念。
一、发挥潜能,自主解读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乘法(揭示课题),我相信同学们会很快地算出这几个算式。(出示算式:2×3=?20×3=?200×3=?学生分别得出:6、60、600)师:这里“20×3”和“200×3”过去没有学过,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说出得数了呢?(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后,再组织集体评价)生1:我是用加法来计算的,“20×3”表示3个20连加;“200×3”表示3个200连加。
一评:星级引路,点燃评改热情rn师:前几天,大家将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了出来.全班54人,24人写动物,28人写植物,2人写场景.总的来说,同学们都能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下
文本解读rn《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提问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着重引导学生提问,能试着针对课文的局部
《牧场之国》是一篇具有诗的节奏和意境的散文,它将荷兰牧场上动物的悠闲与安详、人们的平和与从容用生动细腻的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生动之美、宁静之美
设计精要rn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作了有梯度的安排.本课安排的是“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因为学习此文,学生容易代入角色,
一、导入新课,回顾方法rn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习作课是看图作文.(出示课本图文)请小伙伴们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看图画写作文的基本方法.rn生:在观察图画时,先要看懂图画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