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味道

来源 :清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大学·相亲·茶花


  1989年9月,我离开供职四年的乡村学校,开始去补大学这一课。先在地区教育学院进修专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时间是两年,后又到省教育学院进修本科,也是两年。这就是我的大学。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了这段时光之于我的意义,它让我拿到了一个文凭,从此评职称或调工资有了一个牢靠的硬件。但同时,它也将我连根拔起,成了一个没有家园的人。
  地区教育学院坐落在市郊的文赢湖畔,大门朝北,对门便是雁北师专。再往南是地委党校。那时文赢湖已干涸,湖心只有一碗浑黄的水。学校的围墙东面是一大片庄稼地,秋天收割后便光秃秃的,满目萧瑟——十几年后,膨胀的城市急剧向东扩张,那一片地长出的不再是玉米,而是一栋连着一栋的水泥钢筋建筑。学校西面是由北而南的御河灌渠,渠西仍是一大片庄稼地,渠东靠着校园围墙这边是一条土路,逢了雨天便一片泥泞。每到周末,我就沿着这条路到南边不远的同浑公路边坐车回村。
  这期间,“山海关”“红山茶”“茶花”等知名不知名的烟牌,开始闯入烟民的生活。我们宿舍住六个学员,都吸烟,吸的也多还是“官厅”。那时香烟价格已普遍上涨,唯独“官厅”涨幅不大,味道也还像过去一样,所以,它还是普通烟民的首选。我的下铺老李,老婆是个农民,生活拮据,他常年抽的都是“官厅”,别人给他支别的牌子的烟,他看都不看,说,甚烟都不如官厅好。班长老姚,应县人,比我年纪要大十几岁,也是有老婆孩子的,负担很重,他连“官厅”都不舍得抽,兜里装个烟袋,想抽时就掏出烟锅吸几口,烟味很浓很呛人。有次我想尝尝他的烟,结果抽了几口就顶了嗓子,不住地咳。老姚一边看了便笑,说,抽不习惯吧。隔壁宿舍有个姓赵的同学,因为年龄在班里最小,大家都叫他小赵,也不怎么进教室上课,听说来这里进修不过是混个文凭。他父亲是某县教育局的局长,出去了就能让他转行当干部。那时教师工资低,不像现在可以办班补课,很多人都不想干这一行,小赵毕了业就能转行,学员们自然有些羡慕。有一天,小赵给我们几个宿舍的男学员每人发了包“茶花”,让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才知道,他是和几个朋友跑云南贩烟去了。当时,一条“茶花”的零售价是四十五块,我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九十来块,刚够买两条这种烟。
  我们宿舍也有个姓赵的同学,比我大两岁,我叫他老赵。老赵天生做生意的料,每到礼拜天,他就会跑去东关的集贸市场,各个摊位转悠着看,搜寻商机。当时东关一带还没有改造,很繁华,可以买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烟酒。当然,这地方鱼目混珠,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各种假货。烟也是,假烟往往价格便宜,是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低一些,但基本不能抽,跟柴火棒差不了多少。有时他也拉我一起去逛逛,说写什么诗呢,那玩艺来钱太慢,还不如一起学着做买卖。那时我是写一点诗,偶尔在晚报上登那么巴掌大一小块。我说你抬举我了,我哪是这块料。他说不想做买卖就看看呗,那么多东西看看也养眼。老赵也吸烟,自然会带我去烟摊前看看,有个小商贩跟他混得熟,走时,我们两个自然会买几条烟,价钱比批发价还低。跑来跑去,老赵取到了真经,到了寒暑假就一试身手。有个暑假,他跑到石家庄进回一批塑料盆,拿到县里的交流会去卖。再开学时他告诉我,赚了不少钱,痛快。尝到了甜头,有时他礼拜天也出去卖东西,回了宿舍便把身子转向墙角,背对着我们,一沓一沓地点钱。但是,他赚了钱也不舍得抽好烟,跟我们一样抽“官厅”,最高水平也就是个带过滤嘴的“迎宾”了。我有一次逗他,我说你赚那么多钱,该抽茶花啊。他摇摇头说,大事还没办呢,我得自己给自己攒钱娶媳妇。
  那年夏天,有个在附近一所中学教书的亲戚给我牵线,介绍她们学校的一个女教师。有一天,亲戚给我写了封信——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更没有手机、网络什么的,想打电话得去学院办公室或对面师专的邮局。信件还是主要的通讯方式——信里说,你适当修饰一下,周五过来见个面吧。说实话,接到信后我心情很激动,兴奋得一夜没睡好。去的那天,我特意从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包“茶花”,以便请她的同事和朋友抽。我们是在亲戚的宿舍见面的,亲戚很会说话,几乎把我夸成了一朵花,倒让我十二分的不好意思。我当时肯定挺拘谨,三脚踢不出个屁来的样子,那个女教师却表现得很大方,拐弯抹角问了我个人和家庭的情况。我觉得她要比同龄人成熟,考虑问题很现实。后来她的同事进来了,可能是听到了消息,进来看“女婿”的。我就掏出早准备好的“茶花”,给他们每人散了一支,散烟时我显得很大方,内里却疼得要命——一支烟两毛多钱呢,若不是来相亲,打死我也不会买这么贵的烟。相亲结束后,亲戚又把剩下的烟塞在了我衣袋里,我就没推辞。这以后,我们又私下见了两次,前一次,她含情脉脉看我,让我拉了她的手。后一次,她態度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她家不同意我们的事,不想让她找个当教员的。她说这事真的很遗憾,我们不可能了,祝你找到更合适的人。临末还赠了我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知道这事就算到此为止了,跟她道了别,便推着自行车往校外走。出了校门,我觉得很受打击,掏出半包“山海关”,一口气抽了几支,然后骑了车回学校。半年后,我听说她嫁到市里去了,对象是某局的一个小科长。很多年后的一天,我们在某个饭局上相遇了,那天她喝了点酒,宴会结束时,她借着酒劲对我说,我们能不能找个地方喝杯茶去?我推说还有事拒绝了。她眼里忽然有了泪,说自己离婚都两年了,男人另有了新欢。她说你不知道那灰牲口怎么折磨我,他居然用烟头烫我,说不出的狠毒。说着说着,捋起衣袖让我看她的胳膊,那上面果真有被烫过后留下的痕迹,青一块紫一块的。
  那一年,我可能真是动了“婚姻运”。到了秋天,又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也在附近一所中学教书。介绍人说,她父亲是个办企业的,家里很有钱。那时学院除了招收脱产学员外,还办着个函授班,她是函授班的学员。那次她来学院培训,晚上吃过饭后,来宿舍找我。因为宿舍还有别的人,坐了一会儿,我说出去走走吧。出了校门,天渐渐黑了,我们沿着那条大渠静静地走,渠里的水哗哗作响。我觉得她虽没有沉鱼落雁之貌,但长相也对得起观众,可我对她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是因为她戴了很夸张的项链,很讲究的眼镜吗?不知道,总之走了一段路,我就觉得我和她已没什么可能了。可她却好像很中意我,不住地夸我的诗写得好,问我能不能教教她。我胡乱说了些什么,意思是诗这东西是教不会的,得靠悟性。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啥,后来我们开始往校园返,快近校门时,她忽然记起了什么,从随身挎的小包里掏出一盒“茶花”,硬是塞给了我。我说我也不怎么抽烟,你给别人吧。她说她更不抽。我知道不能在这事上拉拉扯扯,没再往外掏。但这次分别以后,我再没去找过她。那包烟我也没抽,给了别人。   多少年后,我妻子说,你身上就那么一种味道。我说啥味道。她鄙夷地看我一眼,还能什么呀,呛人的烟草味。那时候,全社会的健康意识还没有觉醒或者像现在这样高涨,她对我的抽烟不支持也不是太反感,只是唠叨说,你也太能抽了吧,就没想过要戒掉?我好像也张罗着控了一段时间的烟,但终于没能戒掉。我们好上以后,寒暑假从老家返校,走前她还要陪我逛一下东关的烟市,看我从那里买上几条烟。上了火车,她显得很无奈,点着我的鼻尖说,你呀你,自己抽倒也罢了,还得我帮着你背“毒品”。
  抽烟的人都知道这没什么好处,但真要让你戒掉,又难于上青天。有人对自己狠一些,说戒真就戒了,有人屡下决心,又屡戒不掉。我大概属于后者。因为戒不掉,只能憨憨一笑,而且为自己开脱,说什么等将来不写小说了就戒。那时,我很认真地写小说,在稿纸上工工整整地涂抹,有一个错别字就撕掉这页重写,一写就是一大本。边写边抽烟,每个情节好像都是烟草熏出来的,稿纸上肯定也有烟味。因为知道自己写东西时抽烟很凶,手痒痒了想写时便尽量躲开人,比如晚上下了自习,别人都走了,我把自己留在教室写几页。比如过礼拜天,舍友们去街上闲逛了,我把自己关在宿舍再写几页。有一天,我对象到宿舍里找我,看到满室的烟雾,眼泪一下给呛了出来。她把门开了半天,又清点烟灰缸,整整十几个烟屁股。她不高兴地说,你这不是在写作,是在自杀。我自觉理亏,也不敢去反驳,只是憨憨地笑。有一次写完小说后,她陪我去南华门投稿,省作协旗下的两家杂志都在东四条的一个大院里。很多年后,我也进了这个院子,外面的人初次来,总是说,这院子真是难得的安静啊。但当时,我并没感到它的安静,也许是因为内心的声音太喧嚣了。院子里也就两栋楼,我却觉得晕头转向,后来不知上了哪栋楼,进了哪一个屋子,人家说,投稿啊,去隔壁的编辑部。我又进了隔壁,人家说,投稿啊,好好,把地址留下,看后再给你意见。我把稿子端端正正地放下,又从衣袋里掏出一包“茶花”,请人家抽一支,人家说,不会,谢谢。后来,从胡同里出来,我不解地对她说,搞写作的人怎么能不抽烟呢?她一笑,你以为写作的人都抽烟?谁像你!
  1993年夏天,我们快毕业的时候,刘前进来省城出差,专门跑到黄陵村的省教院来看我。刘前进能来,可把我高兴坏了,几个月前就听说他提了连长,工资福利都上去了。我从抽屉里找出半包藏得快干了的“红河”,他一看,赶忙从随身带的皮包里取出一包“红塔山”,拆了封,给我们宿舍的人都散了一支。到了中午,我说我们到食堂吃饭去,教工食堂菜炒得好一点。他说还是上街找个馆子吃吧,也好喝点酒,钱他结。我说这就不用了吧,哪能让你破费。他说我比你挣得多,你该吃我。又让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一起去,舍友们自然不肯去,说你们好久没见,聊聊吧。我就跟他出了校门,在街上找了个干净的饭店,点了几个菜,又要了几瓶啤酒,边喝边说话。我说前进你这家伙真会混,几年不见,一下又升了。刘前进说,其实这也不难,做事灵活点就行,要我说你出去也别教书了,到行政机关去。你笔杆子硬,用不了几年就能混出个名堂了,至少也能弄个副局长当当。我赶忙摇头,你快别鼓励了,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刘前进便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当兵走时能想到会提干吗?没有,可现在不是提了吗?我说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几年不见,刘前进的酒量也大有长进,几瓶啤酒下去,我都撑不住想告饶了,他却不动声色,仍一杯一杯地往肚里灌。后来他看我要往桌子下钻了,说不喝就不喝吧,以后你可得好好锻炼锻炼。他坚持到吧台结了钱,又跟吧台要了条“红塔山”,说这条烟你拿去抽吧。我不肯要,他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我只得拿上了。出了饭店,他一摆手叫了辆出租车,上了车又探出一只手臂冲我挥了挥,然后车屁股一冒烟走了。我回了宿舍,把那条烟给舍友们各发了一包,余下的几包藏到了抽屉里。本来是要留着待客的,可客人没等来,没半个月就被自己抽了个一干二净。

舅舅·中华·红旗煤矿


  舅舅是个老革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在我们县的几个公社当过书记,后又调回水利局干了几年局长。我从省教院毕业回来时,他已退下有两年的时光了,因与舅母一直不大合卯,不想窝在家,便跑到南山收木炭,再推销给工业硅厂。可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年底一算账,没挣钱倒是赔进去不少。生意做不成,还是不想回家,就四处走亲戚,在我们家往往一住就是半个月。我去过舅舅市里那个家,在东街一条破破烂烂的巷子里,一处大杂院,两间房子,二三十平方米的样子,简直一个鸽笼。他是个老烟民了,烟瘾很大,炒菜时也不忘嘴里叼一根,有时烟灰掉进锅里也不觉,惹得舅母常常数落他。他喜欢抽不带过滤嘴的“迎宾”,往往是两支烟长长地接在一起,像他当儿童团长时扛过的红缨枪。
  那个暑假,我正为对象调动工作的事犯愁,她调不过来我们就不能结婚。当时舅舅正在我们家走亲戚,听了后,就跑了趟县城,去求教育局长。他们曾在一个部门待过。局长表态说,这没问题,到时让你外甥来找我吧。舅舅觉得自己退下后还是有些用,自然高兴,说这边同意接收了,那边我也给你们找个关系吧。他戴着老花镜,龙飞凤舞写了大半页信,让我拿着去找那个县的副县长。他说你只管去找,他从前是我部下,应该没大问题。我拿着信去了,人家捏着看了看便笑,说老胡这人啊,还真有意思。末了说,好说好说,去办吧。我去了教育局,办事人一伸手,问我要县长的批条。我这才悟出是给那人糊弄了。后来再托关系,又找到了那个人,他是分管教育衛生的副县长,再怎么也绕不过他。这次,也许是“关系”面子大,那人总算给写了个条子。于是再去教育局。这期间我破费了一条红塔山,进哪个门都得孙子似的发烟,走时又不好把搁在桌上的烟带走。等我把对象的档案提回本县教育局,那个局长却变了卦,说回来也好,××乡正好缺个地理老师,让她去那儿吧。我一听急了,说不是答应让她留在县城吗?局长打哈哈说,当时是这么说过,可现在县城中学的老师是人满为患,你对象不想下乡,就把档案退回去吧。后来有朋友出主意,说如今办事讲烟酒,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去给他送几条烟吧。我说,至少也得送两条红塔山,再少了拿不出手,这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啊。朋友说,两条烟能办了事算烧高香了。犹豫半天,还是带了烟去找那位局长,这下他松了口,说你舅舅跟我打过招呼,他交待的事我得办,明天你去人事科办手续吧。   我对象的工作调过来后,两家大人决定给我们办婚事。由于条件所限,也没叫多少人,只请了在村的几个叔叔,还有我的几个初中同学,总共也就一桌人。同学中就包括李红旗。本来也给刘前进打了电话,他说部队有事走不开,只能以后补喝喜酒了。李红旗那几天在村里,前一天就跑过来帮忙了。他三年前就结了婚,孩子都两岁了,虽只比我大两岁,可因为太操劳,胡子也不刮,也就三十来岁的人看上去就像四十岁了。这两年他不再安心种地,开始折腾着跑运输。县里不是奖了他一台手扶拖拉机嘛,他开着它突突突地往返在乡村与煤矿之间,跑一趟就能挣一笔钱。我们县有家国营煤矿,矿上有他个当科长的表姐夫,李红旗脑瓜子好使,跑了几趟就跟表姐夫把关系搞铁了。井下巷道需要大量的撑柱,做撑柱当然用木料,削下的东西对矿上是不起眼、没使用的废料,村里人盖房子却可以用它做瓦板。此外,一些不够做撑柱或用了一半的木料,矿上也将它当成了“废料”。李红旗知道这都是宝,拉回来就是钱,他给表姐夫买了几条“红塔山”,那些东西就归他了。井下的撑柱隔段时间就得换一茬,这样一来,“废料”便源源不断地产生,隔些天李红旗就可以去拉一车。拉回来也好出手,我们村盖房子的人家都争着抢着要,再后来,邻近村庄的人也知道了李红旗有门路,能从矿上拉回便宜的木料,谁家有了盖房子的想法,就提前跟他登记,等他拉回了就直接送过去。有了这么好的生意,李红旗当然不想再种地了。
  办完事要谢人。几天后,我请李红旗到我家吃饭,他刚从矿上拉回一些废料来,他说,老同学你说我这趟能挣多少。我说这我哪猜得出来。他把一只手翻了一番,又翻了一番。我说,两百?他摇了摇头。我说,两千?他这才点了点头。我不由睁大了眼睛,说,你跑一趟快赶上我一年的工资了啊。李红旗越发得意起来,说,没想到这么来钱快吧。我说你这家伙就是有能耐,脑子里装的尽是点子。他说这都是让生活逼出来的。我拿出办事用的君子烟让他抽,他看了一眼,却从身上掏出一包“红塔山”来。他说还是抽好的吧,完了给你拿几条。那天喝着酒,他忽然对我说,紧挨那座国营大矿有个小煤窑,窑主因为不善经营想把它卖掉,你说我是不是把它盘下来?我说,盘下得多少钱?他说,三十万。我就摇头,这么多钱从哪找呢?他笑笑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自己攒了点,再跟亲戚朋友借点,不行就跟银行贷,肯定凑得够。又说,你想不想入一股,入了股就是在家坐着,到年底也能分到一笔红利。我说,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你让我上哪找钱。结婚买电视的钱都是借的。他嘿嘿一笑,说那就以后吧,以后你有了钱尽管投到我的矿上来。说这话时,他俨然成了一个大老板,抓起酒一仰脖干了。
  两年后,李红旗果然盘下了那个煤窑,并改名“红旗煤矿”。听说开业剪彩那天,县里乡里去了不少领导,搞得很隆重。当时我已借调到县农委,主要工作就是写材料。把我借调到这里,是因为我在省内外的一些文学杂志发了几篇小说,那时文学虽已降温,不像以前写一篇小说就可以一举成名,但在我们那个地方,发几篇小说还是会引起一定的关注。我那时的观念也有了一些变化,认为要写出好的乡土小说,就得深入农村,所以县里的农委主任找我谈话时,我觉得那个单位和“农”字扯得很紧,可以经常下乡,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去了后又有些后悔,太忙,白天不断往乡下跑,回来又得写简报,写汇报材料,常常得加班加点。简报还好对付,最头疼的是写汇报材料,而这样的材料往往又催得紧,有时都得硬着头皮写一个晚上,怕打磕睡,就一支接一支吸烟,吸烟量一下大了。记得有一夜在家写材料,忽然发现没“干粮”了,便跑出去到小卖部买,可出去一看小卖部早关了门,再回了家便有些焦慮,有些坐卧不安。看了烟灰缸,长一点的烟屁股也没几个了,这还怎么熬得了一夜?忽然想,买不到烟不能借一包吗?于是又出了门,去敲邻居老李的窗户。那时他们家还没盖起正房,老两口住在临着巷子的南房里。我喊了半天,老李出了声,问我是谁。我说是我。老李听出来了,说,有事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没烟了,小卖部又买不到。老李说知道了,过了一会儿,他披了件衣服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烟。我一看是“红塔山”,又有点不好意思了。老李说,这烟好,坐席时领的,拿去抽吧。第二天,我妻子听说了这事,由不得大笑起来,说真有你的,平时借个东西你也害羞,没了烟你就有出息了,大半夜敲人家的门,不怕被当成贼?
  煤矿剪彩前,李红旗专门跑到县城找我,让我帮着写几个材料。这时候的李红旗,和前两年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了,出来进去都是西装革履的,大夏天脖子上也束个领带。我一听写材料就头疼,可这冤家找上门来,我是想推也推不掉。正好是礼拜天,他在县里最好的宾馆开了个房间,从包里取出两条“中华”,把其中一条啪地扔在桌子上,说这条你留着抽,我知道你们这些秀才,材料都是熏出来的。我有点惊讶,你从哪里搞来的“中华”?他笑笑,说这你就别问了,这年头想办成个事,缺了这东西不行。又拆开一条,取出几包扔在了桌上,让我随便抽。这让我想起了上初中时他偷鸡蛋换烟给我们发的情景。我搜肠刮肚写时他就在一旁坐着,边抽烟边想心事,有时抬起头瞟我一眼。忙了一天一夜把材料赶出时,我看了一眼废纸篓,里面扔了四五个空烟盒。临走时,李红旗拍了拍我的肩头,说剪彩那天得把接你过去热闹一下。
  二十天后,李红旗的煤矿剪彩,我却没去成。
  舅舅几天前去世了。几个月前,我就知道他患了大病,肺癌,查出时已到了晚期。明明知道回天乏力,大表哥他们还是为他做了化疗,期望出现某种奇迹。这期间我去医院看他,病床上的他已瘦得没个样子了,本来又高又大,这时候成了薄薄的一片纸,仿佛一阵风就能吹个无影无踪。人,本来爱说爱笑的,很乐观的样子,此时脸上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奈,人在时间和疾病前的无奈。烟早在住进医院前就戒了。我记起了那个暑假,他坐在我家西窑的炕桌前写回忆录的情形,很多天他只写了几页,字迹工整端庄,开头一句是:我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好的主义……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各种办法都试过了,但没一点效果。后来他不想在医院住下去了,坚决要求回家。回去后不到一周就死了。临终前,他也没别的吩咐,只希望死后能埋回老家去。两个表哥含泪答应了。
  出殡的日子,正好和李红旗的煤矿剪彩是同一天。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滴水成冰,墓地上的风更是没个遮拦,穿过棉衣直刺骨头眼。我们用两根绳子把棺材兜住送下了墓穴,又一齐动手,将冰凉的冻土一锹锹扔了下去。整出坟堆后,我们在坟前放了些供品,有人想起舅舅生前喜欢抽烟,便要在坟前供一支,二表哥不同意,说,是烟害了我爸,他要不抽能得那种病吗?大表哥说,还是供上吧,也就是活人的意思,供上咱爸也抽不动了。当大表哥问人要了支“中华”点着插到坟头上时,我发现那支烟燃得特别快,好像真有人在使劲地吸呢。我不知道是舅舅的魂灵,还是那刮得越来越猛的风。回来的路上,我还沉浸在丧事的阴影中,想着舅舅生前一支接一支抽烟的样子和临终前的痛苦,我暗下决心,一定尽快把烟戒了。
  但一直到现在,烟还是没戒掉,有时就骂自己没决心,对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又骂这王八蛋的能让人上瘾的烟,期盼着有一天戒掉它。
  责任编辑 赵宏兴
其他文献
上海,新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在绘画  没有长辈可以帮忙照顾,也没有邻居、朋友或社区可以托付,父母必须独立负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日本将此称为现代家庭的“孤独育儿”。20世纪后半期开始,日本社会各种有关青少年问题不断显现,学龄儿童厌学、暴力、不良行为甚至自杀等的发生比例持续上升,这些都与现代育儿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  如今,“孤独育儿”也成为中国许多家庭的现实。超过一半的家庭曾没人照顾孩子  “201
即便所谓“暴走团”成员渴求以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来健身的动机可以理解,他们所选择的方式仍令人難以苟同。  首先,在公路上锻炼能健康吗?公路是机动车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废气排放量最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里锻炼能有好处吗?  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规定: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两人,但在已经实行交通
一季度水果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去年同期。水果供应充足,桃类、梨类和柑桔类水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葡萄类,瓜类,苹果类和热带水果价格同比下降。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同比增长。    1 生产与价格变化情况    虽然一季度局部地区出现的干旱、暴风雪及洪涝等灾害对水果生产和运输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但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有利于水果生产。总体看,一季度生产形势好于去年同期。南方热带水果产量和上市量增
一名观众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体验北斗高精度导航驾驶  11月1日深夜,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即第17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是目前北斗导航家族中“功能最强”的导航卫星,作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球同步轨道(GEO)首发星,这型卫星也因此获得了“吉星”(GEO轨道导航卫星的谐音)的昵称。  本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了解到,作为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高轨
中国人向来喜欢两极思维:一千多年来,大兴科举,一门国语治天下,到最后落得个闭关自守、丧权辱国的局面;于是,国人怕了,废科举,办新学,“科学兴国”的大旗举到天上,不知不觉间,母语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人曾形象地把语文比喻为封建社会的大老婆,地位崇高而虚置,想来还是很恰当的。中国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可能最不需要学习的就是语文,天天数理化的演算,天天疯狂的追赶英语,天天背着补习包东奔西跑,但没有一个人
2016年7月15至26日,短短12天里,全国各地就发生了12起儿童意外坠楼死亡事件:其中最大的孩子8岁,最小的受害者仅1岁7个月。而惨剧发生时,年幼的孩子几乎都是单独被留在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家庭保护”明确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但实际操作中,多少岁以下不能独自留在家中的操作细则,在法律上还
2月21日,我们去临渭区进行果农培训。有一位果农反映,他家的矮砧果园,多年667平方米产量达5000千克。  该果园园主是陕西省临渭区三张镇邢家村的邢联县。1995年春建立0.167公顷矮砧(M26)红富士果园,株行距2米x2.5米,667平方米栽133株,栽后第4年结果,从第7年(2001年)开始到2008年,连续8年平均每年667平方米产量5000多千克,平均每年667平方米套袋3万多个。受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也已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家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多数高校基本形成了多元化资助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实施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深入探讨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资助体系。    一、天津市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的实践与特点    在政府教育资助金的
张驰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幸福的假象,洋溢在我们周围。人们看起来都那么幸福,幸福得毫不费力,这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错觉,总认为幸福是一种常态。  他人即地狱,在他人的幸福与自我不幸的对比中,我们开始不断给自己灌输一个观念:只有我是不幸福的。——这是关于幸福的第一个假象。  在这种普遍的认知之中,幸福的第二个假象再次让我们自我否定:“如果你不幸福,你就是有缺陷的。”  西方社会认为心理上的痛苦是不正
从吉祥物诞生的第一天起,它们就担负着提高奥运关注度的使命,为提高奥运会收入而努力  说起这届平昌冬奥会印象最深的事,有人会提到中国首金,也会有人提到判罚争议,这是见仁见智的选择。但无论以哪种标准来看,吉祥物都是名列前茅的选项,因为奥运会吉祥物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五环捆绑销售  平昌冬奥会组委会选择了白虎和黑熊作为本届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传统上,在韩国白老虎被认为是神圣的守护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