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与审美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学校的量化考核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有的教师想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考出一个好分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知识灌输、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等。这些教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贴上各种标签。那些学习成绩落后、升学无望的学生,只要不惹是生非,往往就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则处处受宠。
  现在倡导素质教育,学校的量化考核不仅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集体比赛活动的成绩,以及学生在绘画、唱歌、舞蹈等竞赛中的个人获奖情况。于是,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人人学特长,人人有特长,目的还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积分。一旦学生在比赛活动中成绩不理想,轻则被批评训斥,重则被惩戒责罚。当学生的特长、优势与量化考核内容不符时,这些教师就会教条行事,对其进行“修枝剪叶”,绝不允许“旁逸斜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对有的教师来说,教育和审美也有相通之处。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或在学习方面,或在体育方面、或在绘画方面,或在品德方面……他们想的不是如何改变学生,来顺从自己的意愿,而是如何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轨迹成长,各美其美,各乐其乐。
  这样的教师不会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比赛活动结果,也不会计较领导的评价和学校量化考核的结果。他们的心里只装着学生,把自己的温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他们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会用量化标准去约束学生,而是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旁逸斜出”的空间,一起分享成长、成功带来的愉悦。
  这样的教师是教育田园里的守望者,静静地守候学生的成长,但是,他们不会无原则无条件地迁就学生。一旦学生“跑偏”了,超越底线了,教师就会不失时机地拉他一把,让其回归正道,避免“误入歧途”或“坠入悬崖”。
  教育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亲爱的老师,为了学生,为了教育,就让我们先从端正态度开始吧。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导语  古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6月上旬,便会有一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赶考大军”走进遍布于华夏大地的戒备森严的考场,接受命题专家们为他们量身定制的那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人生走向的分量轻盈而意义凝重的高考试卷的测试。与此同时,沿袭多年的高考机制、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亦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和评议的焦点。高考制度和考试模式乃“肉食者谋之”,普通百姓一般只能被动接受,研究它的,
蘭花螳螂是世界上进化得最完美的生物,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兰花会生长着各自的兰花螳螂,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有一种螳螂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的很难相信,昆虫世界伪装技术之高超,让人赞叹不已。
【课前慎思】  与人教版三上“万以内的加减法(二)”配套的数学课堂作业本单元练习第33页中有这样一道加星题:找出“一个三位数减去它的倒序數的差,再加上差的倒序数,和为1089”的规律,并举例验证。  这是一道涉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运算的思维题,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趣味性。这道题放在这,仅仅作为一道加星题,又不需要人人都理解并掌握。怎样处理呢?直接略过,还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稍作讲评?笔者也一直在
6月28日,四名四川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北京举行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上获得保送上大学的通知书。他们是四川北川县中学高三学生申龙(北京大学录取)、四川北川县中学高三学生王佳明(清华大学录取)、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学生欧阳宇航(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四川理县中学高三学生张博(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正如晚会主持人白岩松所说,他们在另一种高考中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大概算得上名言中的名言。几百年来,大家都对此话顶礼膜拜,我们似乎很少想过一个问题: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吗?  知识指的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一般说来,人都是希望自己的认识和经验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然而,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和人思维的局限,也由于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某些人为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歪曲知识,我们接受的一些“认识”“经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孔子的弟子宰予,言辞美好,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因为一件事情,孔子转变了对他的看法。 那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 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正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非常气愤:“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本无可非议,但因为学生睡一次懒觉,没有弄清缘由就被教师
黑龙江版“异地高考”不可复制  ■(安徽)何 勇  两月前,黑龙江省率先公布了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具体办法,成为首个明确“异地高考”具体门槛的省份。其规定的报名条件有:非黑龙江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须具有黑龙江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黑龙江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该方案的条件并不算高,比较公平,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能够达到这一标准。但此方案不具有可复制性
一个年轻教师发来邮件:官方认定的特级教师、名师、专家是靠“荣誉”评出、靠各种证书“养”出来的,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一辈子都拿不到一件。每想到此心都凉了。他问:身处底层教师的职业荣耀在哪里?除了追寻“官方名师”之路,我们到底该追求什么?这个老师的成长之问也是许许多多普通一线教师的困惑。  这是一个重视机会均等的时代,“平等”“公正”是核心价值观。在教师成长的森林中,有灌木,有大树,也有小草。大树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齐):喜欢。  师:好,今天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故事。一艘轮船在伏尔加河上缓慢地行驶着,溅起的水花不时地打在窗户上,一位老人看着身边似乎已熟睡的母子两个,重重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咕哝着:“上帝呀,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阿辽莎才四岁呀,你就剥夺了他父亲的生命。现在连将来可以相依为命的刚出生的弟弟你也不放过。他们母子两个怎么办呢?唉,家里的加工坊也日渐衰落,他姥
心情不好时,很少写字。  不想把自己的不快乐和痛苦带给别人,文字是有情绪有灵性有手感,也是有责任的。我们的世界,已经有太多阴暗、丑恶,所以,文字要给心灵以阳光。文字是承载灵魂的密码。  博友在链接我的博客时注明:空气一样清新的菊农。我感激并以此自律。希望用自己的文字退守我最后的花园。有的文字以痛苦还原痛苦,以伤口裸露伤口。有的文字则把痛苦发酵酝酿,用心灵作为酒缸,看痛苦起落沉浮,凭眼泪温暖冷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