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蜚声国际的香港重庆大厦,位於繁华的尖沙咀,楼高十七层,有超过120个国籍的人在这座大厦生活,是一个贸易往来密切的外贸中心,亦是一个融合中外文化的多种族生活社区,堪称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
林惠龙女士作为该座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小联合国”的大总管,被称为“重庆大厦的铁娘子”。
她与13位委员一起锐意推行管理改革,重塑“小联合国”的全新形象。经过从治安消防、卫生环境等多方面提升,一扫重庆大厦昔日的声名狼藉,将重庆大厦塑造成为今日全球遊客爭相到访、商家云集、政府表彰、闻名世界的地标性大厦,更被《时代》评选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多元化融合一体的模板”。在林惠龙主席及其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成员们的精心呵护之下,重庆大厦这一“小联合国”势必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昔时罪恶温床,今日蜚声国际
重庆大厦建於1961年,这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大厦,在当时是一座拥有180度全海景的临海豪宅,拥有全港最大规模的商场、全港首部最先进的自动电梯,犹如冉冉升起的骄阳,引人瞩目。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重庆大厦在特殊环境之影响下,聚集了成千上万来自於第三世界的外籍人士,变成了一座鱼龙混杂的“黑点”,斗殴、吸毒、盗窃、抢劫等罪案频发、屡见不鲜,毒贩、妓女常以这里为大本营,导致香港本地人避而远之,将此地视为滋生罪恶的温床……
这一切,直至林惠龙女士加入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之後,团结带领各位业主,大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之後,终於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在2011年11月11日的建厦五十周年庆典上,以全新正面的姿态迎接世人的检阅。
据林惠龙女士介绍:今日的重庆大厦,商铺林立,旅客云集,拥有920个单位,廉价宾馆160家共1086间客房,是全港拥有最多宾馆的大厦。整座大厦里,拥有电器、服装、化粧品、餐馆、货币兑换店等各色商铺300多个,每日出入大厦近万人,非华裔人士多为南亚及非洲裔,且全球各种美食云集,实则为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初入重庆大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簇拥迎来的人们,黄白黑人种混杂,各国语言充斥於耳,宛如时空转换,移步至異国他乡,充满着神秘感,而又令人倍加向往……
如今,这里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外贸中心。来自第三世界的人们,纷纷从家乡飞至香港机场後直奔重庆大厦,他们以重庆大厦为落脚点,打听各种商贸情况,接触中国货品的供应商,或亲自到中国内地找寻货源,之後再将货品打包运送回国。以低端手机为例,即是重庆大厦里最能体现低端全球化意义的商品,亦是最大宗的商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的手机都来自这里。
如今,这里是一个文化多元、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全球模范。重庆大厦的常居人口当中,华人只佔40%,非华人佔60%,大部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及非洲裔人士。多民族的聚集,使重庆大厦成为全港最能体现宗教汇聚的地方。如在其它地方,各族裔各宗教聚集区,常有可能发生流血冲突事件,但在这里卻极少发生。相反,多种族裔和宗教人士共处某一餐厅进餐或聊天,齐乐融融的景象倒是常有。这种特殊的多文化特色,使重庆大厦於2007年,获美国《时代杂誌》选为亚洲“最佳全球一体化例子”,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麦固敦博士也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类似重庆大厦的地方。”
如今,这里仍是一座充满神秘感的魅力之地。若说,重庆大厦是一座城市中的城市毫不为过,它以商铺区分地段,以居民区分国域,每位住客或旅客背景不同,身份迥異,他们生活相融,又保留各自传统,使重庆大厦既五彩缤纷又生机勃勃,成为香港的独特空间。同时《重庆森林》的风靡,又一度重申了重庆大厦的这一特性,它名扬海外、影响力非凡,吸引了一批批海外旅客前来“探险”,体验这重庆大厦的神秘色彩。虽说,重庆大厦已不是往昔九十年代的模样,但仍不改全球背包客的“膜拜”心理。
超前的管理模式
团结的精英团队
重庆大厦现今的每一寸繁荣,都离不开以林惠龙女士为中心的精英团队——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改变旧式楼宇“家长式”管理方法,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重庆大厦进行了软件及硬件多方的改进。
对於重庆大厦的各种硬件维修,林惠龙女士记忆犹新:2000年,由法团副主席陈乾坤先生出任“2000年大维修”工程监督小组主席,不但协助筹集资金,更将工程监督到位,使维修工程顺利进行,为大厦解除了8项维修命令;2004年,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将地下及一楼地台进行翻新,以天然麻石替代胶地板;2005年,大厦完成了整项总值三百多万的升降机改善工程,大大提高了升降机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团通过了2010年外墙翻新综合工程的方案。在2011年的10月30日,主体项目圆满完成,整座大厦焕然一新,为重庆大厦五十周年庆典的亮灯仪式,新增灿烂的光辉。”至今,林惠龙女士对每一项整修都为之满意,亦十分感激梁锦华高级经理率领的整个管理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尽心竭力,忘我付出。
从治安消防方面考虑,法团採用自聘管理人员方式管理大厦,现时共有25名管理人员,负责大厦的24小时管理保安服务,並在整座大厦安装闭路电视系统,现时整座大厦设有300多个监控镜头,在防止犯罪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监督和预防作用,此外还改善了消防系统,摘掉了重庆大厦以往“火烛大厦”的帽子。
众多的硬件设施,使重庆大厦变得更为光鲜亮丽,但林惠龙女士认为,一座大厦亦如人一般,仅拥有光鲜的外表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在於其内在美,因此常与法团成员商讨举办各种关注社会的慈善公益活动,使生活於大厦的成员融入社区,关爱世界、中国及香港大事。
2003年10月,为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科技“神舟五号”成功之旅,法团成员刘功成统筹重庆大厦及良士大厦,在弥敦道自资悬挂大型横额,成为全港首个支持国家航天科技成功及欢迎航天员访港的大厦法团。2008年的四川地震,林惠龙女士更是带头发起捐款,得到法团委员及重庆大厦内各国各族人士的积极回应,短时间内筹得港币210,888元,“这次筹款,其中也有外国友人捐了万多元,有的业主见我亲自站在门口募捐,更追加捐款,其中包括不少之前反对我们改革的人。”各业主的齐心协力、慷慨解囊,体现了重庆大厦强大的团结与凝聚力。 在支持北京奥运及东亚运火炬传递活动上,林惠龙女士亦积极号召法团及业主们参加,“一座大厦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融入社会的精神。以各种的活动,将各业主和居民团结起来,一起举办活动,才能增进大家对重庆大厦的归属感与自豪感,重庆大厦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以爱心托起明天
“大总管”的毕生追求
虽然身为“大总管”的林惠龙女士,总将重庆大厦所取得的成绩归功於整个团队,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个人的高超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毕生服务重庆大厦的无私精神,是重庆大厦回归繁华的根本出发点。
1993年,在解决重庆大厦的火牛房事故中,林惠龙女士热心积极顽强的办推选为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上任之後,她着手修整和改善大厦内的各种硬件设施,从消防治安、卫生环境等方面开始,陆续建立起大厦相关系统。就在火牛房重建之後,时任港督彭定康伉俪前来参观,还寄来署名亲笔签名的嘉许信,讚赏並肯定了林惠龙女士的领导才能与个人的贡献。
在新的事物推动之时,所受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林惠龙女士在重庆大厦推行各种新的管理措施之初,也受到了恶意阻挠。“我在重庆大厦经营着龙汇宾馆,当天有人派五个黑社会份子前往我的宾馆找碴,还打伤我的员工。”即使是威胁,她从没有想过退缩,当她与众委员将工作一步步做起来之後,这些威胁也便慢慢地消失,当初那些阻挠她的人,当看到整个大厦的环境好转,对其本人的经商也带来好处,便也心服口服,改变立场与态度,支持她推动大厦的管理。正如林惠龙女士所说,“真挚的爱能解决很多东西,能溶化内心的冰山”。
至今,林惠龙女士担任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十六年之久,她将自己的命运与重庆大厦紧紧联繫在一起,抱以感恩的心态,继续行使肩上所担的责任。“在我整个服务过程中,可以一个‘爱’字来概括。感谢我的团队与业主,能一直爱戴我,给予我服务大厦的机会,实现我的人生目标。因此,在这座大厦里所取得的成绩,也将反馈予这座大厦。”林惠龙女士将重庆大厦看作人生中的福地,为此付出一生仍无怨无悔,难怪乎她的女儿这样评价她,“妈妈爱这座大厦,胜过一切。”而林惠龙女士心里更是透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一切。”
在重庆大厦,各种肤色的住客对“大总管”林惠龙女士十分尊敬,见着她便友好打招呼,“他们很多人都叫我‘妈妈’,意思是‘我爱你’。”儘管有的人林惠龙女士並不太认得他们,但他们的举动卻常常使她倍觉感动和满足,她自豪地说道,“人们都说,在这里我拥有如此多的私家保镖,一旦发生事情,大家都第一时间赶来帮忙。”当香港电台访问她时,问及她今日的经济条件已足夠允许搬出重庆大厦居住,为何还坚持一定要住在重庆大厦,“因为我爱这里,而且这里还有那麽多可爱机警的保安。”
在重庆大厦这座小小的“联合国”里,林惠龙女士将爱无私地播洒了下去,亦反馈到更多的爱,鼓励着她继续服务下去。但随着年龄日益渐长,林惠龙女士迫切地感受到,需要更加努力才不至於留有遗憾。“我爱自己的生命,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将更加努力,爭取更多丰富的生命价值,对社会尽力多做一些奉献。”
201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採访香港各地名胜地标,重庆大厦亦被选中为其中之一。在央视四台的特别节目“润锋香港观察”中,专访了林惠龙女士,详细介绍重庆大厦的全球一体化特色,在大厦内体现出的和谐共融、和衷共济,不同种族於大厦中和洽共处的经验和做法。
在以後的日子里,林惠龙女士将尽力担负起“总管”职责。目前,她与她的团队计划着“全球笑脸行动”,将来往重庆大厦入住的人的笑脸收纳於此,旨在增进各国民族的和谐,加深世界人们对香港的美好印象;他们将对整座大厦的内部进行大维修,以延长大厦的生命力;他们还计划邀请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前来访问,将重庆大厦凤凰涅盘的故事带给全世界人们,“希望我们这个‘小联合国’,能带出正面的讯息:只有世界和平,人们才能和平幸福地生活!”
“我是一个爱进步的人,只有不断进步,人才不会老。一座大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改进,才有顽强的生命力。对於重庆大厦的重生,人们说我挥写了一个全球化的传奇,我亦决心与我的团队一齐,不负众望,继往开来,真正对得起人们对我们如此的褒奖!”这就是正用心挥写着传奇的“小联合国总管”——重庆大厦的铁娘子林惠龙女士!事能力被众业主欣赏看好,之後她被
【人物简介】
林惠龙女士,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油尖旺区议会增选委员,区议会食物及环境卫生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环境改善运动统筹委员会,油尖旺区管理推展运动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议会节日庆典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健康城市执行委员会委员,尖沙咀共融协会会长,油尖旺消防安全大使名誉会长会,油尖旺妇女会会长,九龙社团联会常务理事,香港旅遊业宾馆联会副主席,曾获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民政事务局局长社区服务奖状。
林惠龙女士作为该座大厦的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小联合国”的大总管,被称为“重庆大厦的铁娘子”。
她与13位委员一起锐意推行管理改革,重塑“小联合国”的全新形象。经过从治安消防、卫生环境等多方面提升,一扫重庆大厦昔日的声名狼藉,将重庆大厦塑造成为今日全球遊客爭相到访、商家云集、政府表彰、闻名世界的地标性大厦,更被《时代》评选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多元化融合一体的模板”。在林惠龙主席及其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成员们的精心呵护之下,重庆大厦这一“小联合国”势必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昔时罪恶温床,今日蜚声国际
重庆大厦建於1961年,这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大厦,在当时是一座拥有180度全海景的临海豪宅,拥有全港最大规模的商场、全港首部最先进的自动电梯,犹如冉冉升起的骄阳,引人瞩目。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重庆大厦在特殊环境之影响下,聚集了成千上万来自於第三世界的外籍人士,变成了一座鱼龙混杂的“黑点”,斗殴、吸毒、盗窃、抢劫等罪案频发、屡见不鲜,毒贩、妓女常以这里为大本营,导致香港本地人避而远之,将此地视为滋生罪恶的温床……
这一切,直至林惠龙女士加入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之後,团结带领各位业主,大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之後,终於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在2011年11月11日的建厦五十周年庆典上,以全新正面的姿态迎接世人的检阅。
据林惠龙女士介绍:今日的重庆大厦,商铺林立,旅客云集,拥有920个单位,廉价宾馆160家共1086间客房,是全港拥有最多宾馆的大厦。整座大厦里,拥有电器、服装、化粧品、餐馆、货币兑换店等各色商铺300多个,每日出入大厦近万人,非华裔人士多为南亚及非洲裔,且全球各种美食云集,实则为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初入重庆大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簇拥迎来的人们,黄白黑人种混杂,各国语言充斥於耳,宛如时空转换,移步至異国他乡,充满着神秘感,而又令人倍加向往……
如今,这里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外贸中心。来自第三世界的人们,纷纷从家乡飞至香港机场後直奔重庆大厦,他们以重庆大厦为落脚点,打听各种商贸情况,接触中国货品的供应商,或亲自到中国内地找寻货源,之後再将货品打包运送回国。以低端手机为例,即是重庆大厦里最能体现低端全球化意义的商品,亦是最大宗的商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的手机都来自这里。
如今,这里是一个文化多元、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全球模范。重庆大厦的常居人口当中,华人只佔40%,非华人佔60%,大部分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及非洲裔人士。多民族的聚集,使重庆大厦成为全港最能体现宗教汇聚的地方。如在其它地方,各族裔各宗教聚集区,常有可能发生流血冲突事件,但在这里卻极少发生。相反,多种族裔和宗教人士共处某一餐厅进餐或聊天,齐乐融融的景象倒是常有。这种特殊的多文化特色,使重庆大厦於2007年,获美国《时代杂誌》选为亚洲“最佳全球一体化例子”,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麦固敦博士也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类似重庆大厦的地方。”
如今,这里仍是一座充满神秘感的魅力之地。若说,重庆大厦是一座城市中的城市毫不为过,它以商铺区分地段,以居民区分国域,每位住客或旅客背景不同,身份迥異,他们生活相融,又保留各自传统,使重庆大厦既五彩缤纷又生机勃勃,成为香港的独特空间。同时《重庆森林》的风靡,又一度重申了重庆大厦的这一特性,它名扬海外、影响力非凡,吸引了一批批海外旅客前来“探险”,体验这重庆大厦的神秘色彩。虽说,重庆大厦已不是往昔九十年代的模样,但仍不改全球背包客的“膜拜”心理。
超前的管理模式
团结的精英团队
重庆大厦现今的每一寸繁荣,都离不开以林惠龙女士为中心的精英团队——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改变旧式楼宇“家长式”管理方法,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重庆大厦进行了软件及硬件多方的改进。
对於重庆大厦的各种硬件维修,林惠龙女士记忆犹新:2000年,由法团副主席陈乾坤先生出任“2000年大维修”工程监督小组主席,不但协助筹集资金,更将工程监督到位,使维修工程顺利进行,为大厦解除了8项维修命令;2004年,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将地下及一楼地台进行翻新,以天然麻石替代胶地板;2005年,大厦完成了整项总值三百多万的升降机改善工程,大大提高了升降机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团通过了2010年外墙翻新综合工程的方案。在2011年的10月30日,主体项目圆满完成,整座大厦焕然一新,为重庆大厦五十周年庆典的亮灯仪式,新增灿烂的光辉。”至今,林惠龙女士对每一项整修都为之满意,亦十分感激梁锦华高级经理率领的整个管理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尽心竭力,忘我付出。
从治安消防方面考虑,法团採用自聘管理人员方式管理大厦,现时共有25名管理人员,负责大厦的24小时管理保安服务,並在整座大厦安装闭路电视系统,现时整座大厦设有300多个监控镜头,在防止犯罪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监督和预防作用,此外还改善了消防系统,摘掉了重庆大厦以往“火烛大厦”的帽子。
众多的硬件设施,使重庆大厦变得更为光鲜亮丽,但林惠龙女士认为,一座大厦亦如人一般,仅拥有光鲜的外表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在於其内在美,因此常与法团成员商讨举办各种关注社会的慈善公益活动,使生活於大厦的成员融入社区,关爱世界、中国及香港大事。
2003年10月,为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科技“神舟五号”成功之旅,法团成员刘功成统筹重庆大厦及良士大厦,在弥敦道自资悬挂大型横额,成为全港首个支持国家航天科技成功及欢迎航天员访港的大厦法团。2008年的四川地震,林惠龙女士更是带头发起捐款,得到法团委员及重庆大厦内各国各族人士的积极回应,短时间内筹得港币210,888元,“这次筹款,其中也有外国友人捐了万多元,有的业主见我亲自站在门口募捐,更追加捐款,其中包括不少之前反对我们改革的人。”各业主的齐心协力、慷慨解囊,体现了重庆大厦强大的团结与凝聚力。 在支持北京奥运及东亚运火炬传递活动上,林惠龙女士亦积极号召法团及业主们参加,“一座大厦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融入社会的精神。以各种的活动,将各业主和居民团结起来,一起举办活动,才能增进大家对重庆大厦的归属感与自豪感,重庆大厦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以爱心托起明天
“大总管”的毕生追求
虽然身为“大总管”的林惠龙女士,总将重庆大厦所取得的成绩归功於整个团队,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个人的高超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毕生服务重庆大厦的无私精神,是重庆大厦回归繁华的根本出发点。
1993年,在解决重庆大厦的火牛房事故中,林惠龙女士热心积极顽强的办推选为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上任之後,她着手修整和改善大厦内的各种硬件设施,从消防治安、卫生环境等方面开始,陆续建立起大厦相关系统。就在火牛房重建之後,时任港督彭定康伉俪前来参观,还寄来署名亲笔签名的嘉许信,讚赏並肯定了林惠龙女士的领导才能与个人的贡献。
在新的事物推动之时,所受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林惠龙女士在重庆大厦推行各种新的管理措施之初,也受到了恶意阻挠。“我在重庆大厦经营着龙汇宾馆,当天有人派五个黑社会份子前往我的宾馆找碴,还打伤我的员工。”即使是威胁,她从没有想过退缩,当她与众委员将工作一步步做起来之後,这些威胁也便慢慢地消失,当初那些阻挠她的人,当看到整个大厦的环境好转,对其本人的经商也带来好处,便也心服口服,改变立场与态度,支持她推动大厦的管理。正如林惠龙女士所说,“真挚的爱能解决很多东西,能溶化内心的冰山”。
至今,林惠龙女士担任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十六年之久,她将自己的命运与重庆大厦紧紧联繫在一起,抱以感恩的心态,继续行使肩上所担的责任。“在我整个服务过程中,可以一个‘爱’字来概括。感谢我的团队与业主,能一直爱戴我,给予我服务大厦的机会,实现我的人生目标。因此,在这座大厦里所取得的成绩,也将反馈予这座大厦。”林惠龙女士将重庆大厦看作人生中的福地,为此付出一生仍无怨无悔,难怪乎她的女儿这样评价她,“妈妈爱这座大厦,胜过一切。”而林惠龙女士心里更是透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一切。”
在重庆大厦,各种肤色的住客对“大总管”林惠龙女士十分尊敬,见着她便友好打招呼,“他们很多人都叫我‘妈妈’,意思是‘我爱你’。”儘管有的人林惠龙女士並不太认得他们,但他们的举动卻常常使她倍觉感动和满足,她自豪地说道,“人们都说,在这里我拥有如此多的私家保镖,一旦发生事情,大家都第一时间赶来帮忙。”当香港电台访问她时,问及她今日的经济条件已足夠允许搬出重庆大厦居住,为何还坚持一定要住在重庆大厦,“因为我爱这里,而且这里还有那麽多可爱机警的保安。”
在重庆大厦这座小小的“联合国”里,林惠龙女士将爱无私地播洒了下去,亦反馈到更多的爱,鼓励着她继续服务下去。但随着年龄日益渐长,林惠龙女士迫切地感受到,需要更加努力才不至於留有遗憾。“我爱自己的生命,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将更加努力,爭取更多丰富的生命价值,对社会尽力多做一些奉献。”
201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採访香港各地名胜地标,重庆大厦亦被选中为其中之一。在央视四台的特别节目“润锋香港观察”中,专访了林惠龙女士,详细介绍重庆大厦的全球一体化特色,在大厦内体现出的和谐共融、和衷共济,不同种族於大厦中和洽共处的经验和做法。
在以後的日子里,林惠龙女士将尽力担负起“总管”职责。目前,她与她的团队计划着“全球笑脸行动”,将来往重庆大厦入住的人的笑脸收纳於此,旨在增进各国民族的和谐,加深世界人们对香港的美好印象;他们将对整座大厦的内部进行大维修,以延长大厦的生命力;他们还计划邀请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前来访问,将重庆大厦凤凰涅盘的故事带给全世界人们,“希望我们这个‘小联合国’,能带出正面的讯息:只有世界和平,人们才能和平幸福地生活!”
“我是一个爱进步的人,只有不断进步,人才不会老。一座大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改进,才有顽强的生命力。对於重庆大厦的重生,人们说我挥写了一个全球化的传奇,我亦决心与我的团队一齐,不负众望,继往开来,真正对得起人们对我们如此的褒奖!”这就是正用心挥写着传奇的“小联合国总管”——重庆大厦的铁娘子林惠龙女士!事能力被众业主欣赏看好,之後她被
【人物简介】
林惠龙女士,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油尖旺区议会增选委员,区议会食物及环境卫生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环境改善运动统筹委员会,油尖旺区管理推展运动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议会节日庆典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健康城市执行委员会委员,尖沙咀共融协会会长,油尖旺消防安全大使名誉会长会,油尖旺妇女会会长,九龙社团联会常务理事,香港旅遊业宾馆联会副主席,曾获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民政事务局局长社区服务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