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考改革方案的实行,英语学科要求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也落在了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迫使英语教师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英语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英语阅读与初中学生特点
   阅读是读者通过视觉感知抽象的语言文字后,在大脑中处理、加工、转换和理解语意信息的心理过程,在此活动中,读者与作者使用文字进行交流互动。初中生毕业时的阅读水平须达到五级语言技能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课标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使其领悟语言文字之美。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的过程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这也是其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初中生在阅读纯文字的英语篇章时只停留在表层,不能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
   二、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形象的图形思维工具,它以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图像为中心,通过放射性立体结构展示出各级主题的相互隶属关系与相关层级图。它基于大脑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机能,使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启发大脑的思维潜能。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将知识表象化,使大脑思维的过程外显化、清晰化,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建构到已有的认知体系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是促进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在英语阅读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拓宽学习的层次,提升学习的画面感。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语篇分析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篇章脉络的宏观把握。同时,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语言的组织概论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协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因此,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借助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实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就会使学生的阅读学习“锦上添花”。本课例选取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全一册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 B 2b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进行具体说明。
   (一)读前讨论活动
   教师通过提问What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do you know? 使学生开展讨论。然后以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画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见图1),同时,自然而然地导入本课主题词汇paper cutting,sky lantern和clay等。此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唤醒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其对文章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提前处理本课生词,减少阅读障碍,同时还可以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有意识地提高词汇复现率。利用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接下来,学生通过标题和插图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进行读前预测。第一遍快读,验证预测,关注文章结构特点。第二遍寻读,通过完成课本2b的活动表格任务巩固文章重要内容和寻找2c中所需要的特定信息,获取更多细节。
   (二)读中小组合作
   在学生理解重点词汇、语法和长难句后,教师提问与学生互动,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有关sky lanterns的思维导图(见图2),包括它的文化历史、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等,让学生将此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接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學生共同画出另外两个民间艺术品的思维导图,最后选出学生代表向班级进行解说展示。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后,重新梳理课文的内容,加深了对篇章的整体理解,锻炼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读后巩固输出活动
   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提示要点,指导学生尝试复述课文。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可以用问题引导,帮助其完成此项活动;对阅读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家乡的某个特色产品,如特产、食物或艺术品,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写作支架,进行口头写作。
   最后,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自身实际情况谈谈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看法。通过这一任务型活动,训练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对价值观的积极思考,拓展知识面。并且通过学习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解决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还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在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体制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生活情景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从生活情景角度出发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基于生活情景的维度,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课堂教学引导、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后反思总结等多个角度出发,具体阐述教师该如何依托生活情景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从而为更多的物理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但是,當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初中英语教育的有效发展与进步。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效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一、初中英语
摘 要:分类讨论思想是把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标准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求解的一种解题思想。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解题思维策略,也是数学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而它在初中数学的应用中教师应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习得更简单、轻松,更有利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分类讨论;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一、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应用原则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和建立地理思维为主。因此在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创设问题或当堂生成问题内容,这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问题课堂;地理问题   初中地理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性学科。与此同时,与高中地理课程又有紧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水果是有两种相反的味道的话,对于母亲和我而言,它就是甘蔗。  小时候,坐上破旧的班车去外婆家,车在颠簸弯曲的山路上狂奔,疲惫不堪的人们被困在狭小的车厢中失去了自由,父亲用强壮的身体把我紧紧地护在窗边,让我有了独属的空间,我歪着小脑袋望着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甘蔗地,好奇地问着父亲:“那个是什么呀,可以吃吗?”父亲告诉我:“那是甘蔗,很甜很甜的。”我当时有个天真的想法:要是我是一只小白
期刊
摘 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引领下,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大有可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凸显隐性教育,遵循身心特点、融入隐性教育,借力信息技术、拓展隐性教育,这样能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也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隐性教
摘 要: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涉及范围很广。教师必须认清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将情境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将抽象的知识点化为具体使用问题情境的方法,或是创设活动情境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