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型人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属于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中职校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要想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和技能。中职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职业素养,将来能为社会服务的建设型人才。中职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人才。以下谈谈我对当代中职学生教学现状的几点体会: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现状(以我校学生为例)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选择读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份是因为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真正希望学习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学校的。
我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能力最强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居民以藏族、羌族、回族为主,经济水平较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是出路。据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现状主要是以下几种:
1、学习吃力、行为习惯较差且家庭经济困难者为主
因为受我国“学而优择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不但可以好光耀门庭,而且孩子将来也可以又轻松挣大钱的机会和职业。因此,有钱家庭其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金钱“买高中”上。而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吃力,又或因上网成瘾、因早恋、抽烟打牌等行为习惯较差而渐渐学业荒废却还想继续“读书”的学生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就读。
2、“9 3”学生情况特殊,占学生部分比例
所谓“9 3”是指国家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 3”免费教育,即九年义务教育 三年高中或中专职业教育。而我校的这类学生基本都是来自于阿坝、若尔盖、红原三县的藏族学生,他们绝大多数只能听懂部分基础汉语口语,几乎不认识汉字。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让他们学习汉语,能够方便的与其他民族交流沟通,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3、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占部分比例
我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子女大多“留守”家乡。然因这些学生(包括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处于一种少教无管的状态,于是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上网成瘾、打架斗殴、偷盗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在升学无望的时候,父母或为求心安、或无可奈何才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两年,顺带谋求一份学历……
二、日常开展的教育工作
如何将这样类型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优秀公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光荣的任务,要实现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就不能靠空洞的说理或粗暴的训斥,更不能只顾课堂教育、冷眼漠视其他时间的教育机会,而要真正的了解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了解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愿意学习,老师就要主动接近他们。我校中职学生全部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就必然成为他们日常琐事的倾诉者,遇事抉择的指导者,这就制造了接近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天然条件。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他们呢?于是,我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学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揣摩学生的思想现状,获悉学生的日常事件,从各个方面了解掌握学生,才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明星、球赛、时尚等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也发现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比如矛盾、友谊、甚至恋爱及时的开导教育她们。
2、理解尊重学生,感化他们
要感化学生,就要理解尊重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必须抱着以人为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反之,对学生进行挖苦,语言刻薄,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学生都是90后,而我是80后,无论80后还是90后,都是强调个性、注重自我的一代,都极度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比如,90后基本都特好面子,一旦犯错,切记不能当众责骂,或者冷言相对,这样会让他们感到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容易使逆反心理越发严重,反而会继续错上加错,以此抵触,并作为凸显他们“存在”的方式。因而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其知道错误,改正错误,而这些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当他们感受到我的尊重,才能尊重我自己,这样教育感化他们才能得其门而入。
3、信任激励学生,引导他们
要引导学生,就要信任激励他们。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机会表达和流露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激励他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相信所学东西的用处,相信自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达者兼济天下”,在他们成为“达者”前,作为“贫者”,他们至少能够用学校所学的一技之长而“独善其身”。例如,在教授服务礼仪这门课程中学习了站姿、坐姿、走姿等具体行为动作后,我通过个人联系,让学生立即到当地高档餐饮企业去实习。当顾客和企业老总对他们的表现予肯定和鼓励时,从他们的灿烂而略带稚嫩的笑脸上、清澈而稍显羞涩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希望。
总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民族地区的意义重大,我们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方法,指导将来的工作,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不懈的努力奋斗。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现状(以我校学生为例)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选择读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份是因为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真正希望学习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学校的。
我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能力最强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居民以藏族、羌族、回族为主,经济水平较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是出路。据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现状主要是以下几种:
1、学习吃力、行为习惯较差且家庭经济困难者为主
因为受我国“学而优择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不但可以好光耀门庭,而且孩子将来也可以又轻松挣大钱的机会和职业。因此,有钱家庭其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金钱“买高中”上。而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吃力,又或因上网成瘾、因早恋、抽烟打牌等行为习惯较差而渐渐学业荒废却还想继续“读书”的学生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就读。
2、“9 3”学生情况特殊,占学生部分比例
所谓“9 3”是指国家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 3”免费教育,即九年义务教育 三年高中或中专职业教育。而我校的这类学生基本都是来自于阿坝、若尔盖、红原三县的藏族学生,他们绝大多数只能听懂部分基础汉语口语,几乎不认识汉字。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让他们学习汉语,能够方便的与其他民族交流沟通,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3、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占部分比例
我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子女大多“留守”家乡。然因这些学生(包括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处于一种少教无管的状态,于是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上网成瘾、打架斗殴、偷盗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在升学无望的时候,父母或为求心安、或无可奈何才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两年,顺带谋求一份学历……
二、日常开展的教育工作
如何将这样类型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优秀公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光荣的任务,要实现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就不能靠空洞的说理或粗暴的训斥,更不能只顾课堂教育、冷眼漠视其他时间的教育机会,而要真正的了解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了解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愿意学习,老师就要主动接近他们。我校中职学生全部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就必然成为他们日常琐事的倾诉者,遇事抉择的指导者,这就制造了接近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天然条件。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他们呢?于是,我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学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揣摩学生的思想现状,获悉学生的日常事件,从各个方面了解掌握学生,才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明星、球赛、时尚等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也发现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比如矛盾、友谊、甚至恋爱及时的开导教育她们。
2、理解尊重学生,感化他们
要感化学生,就要理解尊重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必须抱着以人为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反之,对学生进行挖苦,语言刻薄,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学生都是90后,而我是80后,无论80后还是90后,都是强调个性、注重自我的一代,都极度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比如,90后基本都特好面子,一旦犯错,切记不能当众责骂,或者冷言相对,这样会让他们感到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容易使逆反心理越发严重,反而会继续错上加错,以此抵触,并作为凸显他们“存在”的方式。因而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其知道错误,改正错误,而这些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当他们感受到我的尊重,才能尊重我自己,这样教育感化他们才能得其门而入。
3、信任激励学生,引导他们
要引导学生,就要信任激励他们。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机会表达和流露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激励他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相信所学东西的用处,相信自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达者兼济天下”,在他们成为“达者”前,作为“贫者”,他们至少能够用学校所学的一技之长而“独善其身”。例如,在教授服务礼仪这门课程中学习了站姿、坐姿、走姿等具体行为动作后,我通过个人联系,让学生立即到当地高档餐饮企业去实习。当顾客和企业老总对他们的表现予肯定和鼓励时,从他们的灿烂而略带稚嫩的笑脸上、清澈而稍显羞涩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希望。
总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民族地区的意义重大,我们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方法,指导将来的工作,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不懈的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