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当代中职学生教学现状的几点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型人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属于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中职校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要想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和技能。中职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职业素养,将来能为社会服务的建设型人才。中职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人才。以下谈谈我对当代中职学生教学现状的几点体会: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现状(以我校学生为例)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选择读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份是因为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真正希望学习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学校的。
  我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能力最强的中等职业学校,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居民以藏族、羌族、回族为主,经济水平较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是出路。据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的现状主要是以下几种:
  1、学习吃力、行为习惯较差且家庭经济困难者为主
  因为受我国“学而优择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不但可以好光耀门庭,而且孩子将来也可以又轻松挣大钱的机会和职业。因此,有钱家庭其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金钱“买高中”上。而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吃力,又或因上网成瘾、因早恋、抽烟打牌等行为习惯较差而渐渐学业荒废却还想继续“读书”的学生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就读。
  2、“9 3”学生情况特殊,占学生部分比例
  所谓“9 3”是指国家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 3”免费教育,即九年义务教育 三年高中或中专职业教育。而我校的这类学生基本都是来自于阿坝、若尔盖、红原三县的藏族学生,他们绝大多数只能听懂部分基础汉语口语,几乎不认识汉字。对于他们的教育意义主要在于让他们学习汉语,能够方便的与其他民族交流沟通,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3、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占部分比例
  我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子女大多“留守”家乡。然因这些学生(包括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处于一种少教无管的状态,于是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上网成瘾、打架斗殴、偷盗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在升学无望的时候,父母或为求心安、或无可奈何才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两年,顺带谋求一份学历……
  二、日常开展的教育工作
  如何将这样类型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优秀公民,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光荣的任务,要实现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就不能靠空洞的说理或粗暴的训斥,更不能只顾课堂教育、冷眼漠视其他时间的教育机会,而要真正的了解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了解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他们愿意学习,老师就要主动接近他们。我校中职学生全部是住校生,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就必然成为他们日常琐事的倾诉者,遇事抉择的指导者,这就制造了接近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天然条件。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他们呢?于是,我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学生,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揣摩学生的思想现状,获悉学生的日常事件,从各个方面了解掌握学生,才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明星、球赛、时尚等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也发现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比如矛盾、友谊、甚至恋爱及时的开导教育她们。
  2、理解尊重学生,感化他们
  要感化学生,就要理解尊重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必须抱着以人为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反之,对学生进行挖苦,语言刻薄,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学生都是90后,而我是80后,无论80后还是90后,都是强调个性、注重自我的一代,都极度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比如,90后基本都特好面子,一旦犯错,切记不能当众责骂,或者冷言相对,这样会让他们感到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容易使逆反心理越发严重,反而会继续错上加错,以此抵触,并作为凸显他们“存在”的方式。因而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让其知道错误,改正错误,而这些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当他们感受到我的尊重,才能尊重我自己,这样教育感化他们才能得其门而入。
  3、信任激励学生,引导他们
  要引导学生,就要信任激励他们。教学中,我利用多种机会表达和流露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激励他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相信所学东西的用处,相信自己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达者兼济天下”,在他们成为“达者”前,作为“贫者”,他们至少能够用学校所学的一技之长而“独善其身”。例如,在教授服务礼仪这门课程中学习了站姿、坐姿、走姿等具体行为动作后,我通过个人联系,让学生立即到当地高档餐饮企业去实习。当顾客和企业老总对他们的表现予肯定和鼓励时,从他们的灿烂而略带稚嫩的笑脸上、清澈而稍显羞涩的眼睛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希望。
  总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民族地区的意义重大,我们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方法,指导将来的工作,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不懈的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拙劣的提问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出现尴尬,甚至陷入“绝望的死水”的困境中,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而优质的提问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固有思维。因此,为了打造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为师者要把“问什么、为何问、怎样问”作为一门艺术去不断钻研,使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或“
作文是锻炼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提高自我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成绩的好坏,是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大考验。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之美、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更需要善于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爱上作文,通过作文放飞他们理想的风筝。  作文极其重要,但作文教学却极其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谈作文色变,未曾作文先怯场,这样的心理状态,当然
期刊
【摘 要】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功利观及多种教学因素的影响,感情朗读越来越多地被当成一种手段,学生的朗读因此变得平淡寡味或平淡无味;腔调一致,无个性色彩,都在教师圈定的框框中行走。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分别提出这样对策:摒弃功利观,还原愉悦性;重视激情、奠定朗读的快乐基调;自读自悟,张扬个性。  【关键词】还原愉悦性 注重激情 淡化技巧    语文学习是快乐的,朗读是快乐的音符。朗读是让学生在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加强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党性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党员素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笔者认为:  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党员思想迷茫、意志不坚定,甚至走向
期刊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梁实秋先生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就是语文教育的本色。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简单、实在,讲究有效。因为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模仿名师或者精心上公开课,我们在学习名师的课堂精彩中不断地修复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形成而不断大胆地尝试,真正追求和实践着有效的语
期刊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第一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既安排了集中的训练,又分散在各课的教学中,它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说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历来被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对于生活在方言区的孩子来说,有时候学习汉语拼音还显得比较吃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爱学汉语拼音,乐学汉语拼音呢?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很重要。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学龄
期刊
一、追根寻源—探根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