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形结合,让数学教学更灵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形结合是抽象性思维和直观性思维的高度融合。教师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灵动且充满活力,使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图形认知;鲜明存在;简洁线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95-01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重要学习路径。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方设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借助数形结合,将烦琐关系转化为简洁线段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顺应学生这一独特的认知规律,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将看似僵硬、烦琐的数量关系具体化,让数学学习变得更简单,教学效果更好。
  如,解答题目“商场有促销活动,超过1000元的部分可按8折计算。王阿姨想购买1300元的冰箱,李阿姨要购买600元的电饭锅,两人合着买比分开买节省多少钱?”时,不少学生一看见题目,就能快速列出解题思路:先求出两人分开购买的费用,即(1300-1000)×80% 1000 600=1840(元),再求出合起来购买的费用,即(1300 600-1000)×80% 1000=1720(元),然后将两数相减,解题思路清晰。而一位学生却指出:“合着买与分开买,其最本质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少花了一个600×(1-80%),所以可以直接运用600×(1-80%)=120(元)。”很多学生目瞪口呆,但仍旧不能很好地理解。此时,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如下图),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豁然开朗,真正理解了其实真正省出的部分即为600元的20%。
  ■
  该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将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二、借助数形结合,将隐含关系展现出来
  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所学知识和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将题目中隐含的关系通过图示展现出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数学能力奠基。
  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解答“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高为40厘米,侧面展开图也是一个正方形,试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时,很多学生一开始无从下手,教师见状,立即提示学生绘制出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寻找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很快便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底面是正方形,便可知长方体的长与宽相等;另外的四个面展开也是正方形,因展开后的正方形的一条边是由原来长方体的两条长和两条宽组成,现已知底面周长是40厘米,不难得出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10厘米,根据公式可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该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提示学生绘制侧面展开图,将文字与图形进行了深入链接,将原本隐藏的彼此联系全部展示出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数形结合,将机械概念转化为图形认知
  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促进数与形的有机整合,并运用恰当的图形将数学概念所蕴含的本质揭示出来,丰富学生在认知环节的感性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表象特征。
  如,教学“面积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看看、摸摸、比比生活中相关物体的面,对面的意义有初步的认知,而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容易混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几个规则和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将周围边线涂成红色,而内在的面积涂成绿色,最后引导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建构面积概念,真正让学生形成“周长是线,面积是面”的本质认知。
  該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机械地将教学内容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是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已经积累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在数学概念与图形之间进行转化,并引领学生在观察、对比、辨析、提炼的思维过程中,较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数与形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材的两条主线,数形结合既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意识,让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能更顺利,使数学教学课堂更灵动且充满活力。
  (责编 韦 迪)
其他文献
自动上料设备在柔板的加工工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柔板的特性和加工工艺要求,基于视觉定位的自动上料设备成为了主流,而视觉定位中,主要任务是获得工件相对于标准位置的偏移量以及偏转角度,其中偏转角度对精度的影响很大,成为定位研究的难点和关键点。在对上料过程中定位的重要性论述后,重点分析推导了角度定位算法,为以后的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套控制系统以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选用变频器、接近开关和电磁阀等,实现了探伤中的速度调节和自动手动功能,满足了探伤的要求。
语文教师都很欣赏于永正老师,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呢?杨再隋教授在为于永正《教海漫记》写的序言中曾作了十分精彩的概括:“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原因非常清楚,是于永正老师蹲下来和学生们对话了!同样,数学教师只有蹲下来,和学生一样高,才能像思维科学家张光鉴说的那样“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
介绍多机系统中上下位机串行通信的实现;阐述了使用VB6.0中Mscomm控件进行PC机与六自由度实验室机器人通讯控制原理及程序编写方法。
针对电子信息设备抗恶劣环境问题,提出主动热控制策略,研究了基于DSP的微通道温度控制器。实时监测电子设备的工作温度,及时进行修正,以达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该控制器可用于电
开学伊始,一次闲聊之际,几个数学教师讲到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上学期刚刚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期末练习过程中稍复杂的或有一定思维变式的习题,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根本不会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师生还是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期末复习机械重复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多少作用?针对这样的问题,沈百军、郑水忠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学生“问题解决”实际能力调研活动。现结合我校“小班化”课题的研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要从意义层面为接受学习寻根固本,让学生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对数学的实质建构。  一、接受应基于对数学概念的充分认识  数学概念是一种约定的数学事实,其基本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概念并不是或者也不适合学生通过探究而得
比例分割合理的手机界面会带给人们良好的使用体验。论文旨在建立一套系统的、兼具功能性与美学特征的方法,用以确定手机信息浏览界面中合理的视觉分割比例。首先,根据信息内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以问题为主线,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反思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问题 情境 探究 反思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以离散式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面向具体应用对象的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将仿真资源分为实体模型库、逻辑控制库和仿真数据库,模型生成器可以利用仿真资源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