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测定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CD+4T细胞亚群和相应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探索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5例成人慢性ITP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未缓解组、缓解组,18例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细胞内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细胞及表达CD+25Foxp3+细胞分别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应用ELISA检测血浆中IFNγ、IL-4、IL-17和IL-10的水平,分析活动组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Th1、Th17细胞百分率及Th1/Th17比例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h2细胞百分率:活动组[(1.01±0.88)%]、未缓解组[(1.22±1.04)%]与对照组[(1.86±0.59)%]比较明显下降(P<0.05);Th1/Th2比例:活动组(15.04±9.67)、未缓解组(11.65±9.32)与对照组(7.02±3.01)比较明显增高(P<0.05);Treg细胞百分率:活动组[(0.89±0.58)%]、未缓解组[(1.46±1.27)%]与对照组[(5.73±0.71)%]比较明显下降(P<0.01)。IFNγ、IL-17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水平:活动组[(2.25±2.05)ng/L]、未缓解组[(2.33±2.14)ng/L]与对照组[(5.54±4.00)ng/L]比较明显下降(P<0.05);IL-10水平:活动组[(5.07±4.10)ng/L]、未缓解组[(5.66±4.35)ng/L]与对照组[(14.21±7.31)ng/L]比较明显下降(P<0.01)。上述各参数(Th2、Treg细胞百分率、IL-4、IL-10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16,P=0.03),与骨髓巨核细胞数间无相关性(r=0.41,P=0.06)。结论 慢性ITP患者疾病活动组Th1/Th2比值升高,这是由Th2细胞的百分率下降所致。Treg细胞百分率下降可能与慢性ITP发病机制有关,但Th17细胞百分率可能与慢性ITP疾病状态无关。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D4+T细胞亚群变化的特点
【摘 要】
:
目的 测定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CD+4T细胞亚群和相应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探索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5例成人慢性ITP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未缓解组、缓解组,18例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细胞内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细胞及表达CD+25Foxp3+细胞分别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应用ELISA检测血浆中I
【机 构】
: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内二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
【出 处】
:
中华内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4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该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对2006年制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修改和补充。本
期刊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每年约有10000例AOPP发生,由于治疗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理性问题和其他因素,其病死率仍高达10%左右。曾有报道AOPP1h内猝死者,80%~90%死于心血管疾病,24h内猝死者,50%~60%和心血管疾病有关。AOPP心脏损害时常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体征,严重时可致急性左心衰竭、
期刊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这一概念最初于1968年提出,定义为一组具有类似临床特征的患者群,主要表现为慢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嗜酸粒细胞浸润导致的器官损伤。1975年Chusid基于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建立了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部分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已找到相应病因。近年来在神经科临床工作中,我们发
期刊
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以及化疗强度的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效,约60%的AML患者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R),5年总生存率达43%。但较高的复发率和治疗相关性并发症仍是AML治疗所面临的困境,大部分患者都会死于化疗未缓解或复发,如何进行缓解后的治疗,避免复发、争取长期存活是AML治疗的难点。近些年来研究表明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在临床的逐渐推广应用
期刊
日内瓦医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GFMER)是WHO的协作非赢利机构,得到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和日内瓦医学会的机构支持。
期刊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和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AKI)的第三位常见原因。CIN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降低危重AKI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和关键。近些年来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期刊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的“最后共同通道”,其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据Framingham研究结果,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与癌症患者5年病死率相近。目前心衰治疗手段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其中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心脏移植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其最终目的均为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寿命。但是由于昂贵的医疗开支、供体的限制及精湛的技术要求,因此,目前此类非药物治疗手段尚无法普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