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打造有效的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了中、小学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对象。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去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和独特之处,结果学生们在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却难见实效,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三维目标,违背了有效教学的原则,没有真正理解有效教学的实质性内涵。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呢?
  一、有效备课,勾勒出课前与课堂的蓝本
  有效的教学课堂,必须要有有效的备课过程。其中钻研教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过程,构成了备课的几大环节,这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去钻研这几个环节,逐一对这些环节进行问题剖析。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透彻了解,钻研教科书和有关的参考书,并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分析教材的结构特点,认真审视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目标,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那是备好课的第一步;其次,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积极性,还有就是了解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再次,准备本节课所要的教具和学具,并写出教学过程。
  例如,由于负数对于学生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此备课侧重点放在备学生上,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根据学情,备齐本节课所需的教具,设计了一节多媒体教学课,让学生从教学教具温度计、高山与盆地挂图等实物上直接学习负数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有效课堂,少不了以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备课环节,备课时和学生们做心灵上的间接沟通,主动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用心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完美“嫁衣”。备课,可以勾勒出有效数学课堂的蓝本。
  二、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有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构架有效的教学过程,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创设合理的情境开始,设置合理的疑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加强学生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到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例如,从创设“分蛋糕”的情境入手,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我从简单的整数除法运算开始导入,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疑问,试问:“一半该用怎样的数表示”,让学生从“一半”这个问题开始探索,开始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这样的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同时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在理解层次上容易接受,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创设的情景不但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更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材本身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的引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并且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可以实现数学化的过程,真正达到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自主探究,架接讲授与探究的平台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可以真正地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可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这里不论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都可以作为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的有效根据,让他们在探究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和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在教学中,教师就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们才是课堂上的主人,他们才是一节有效数学课堂的主角。课堂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承载体,应以课堂为依托,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探究环节,向孩子们传授他们所需要探究技能。孩子们则会在数学课堂中,尽情地挥动他们充满智慧、充满艺术的“画笔”,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有效课堂是各学科老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会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令人目不暇接。教师如果刻意去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不断翻新,不仅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会起到本末倒置的反效应。只要充分利用好学科特色,有效备课、创新情境、自主探究,做到“三位一体”,定能打造有效课堂。
其他文献
刘君新学期荣升校长,亲朋好友均对他表示祝贺,但他私下里却很忐忑。他说:“说实话我真不懂管理,做几年教导主任纯粹扮演个‘服务员、教务员’的角色,谈不上管理。以前校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我总觉得算不上管理。”我说:“你讲出这番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学校。因为,第一,你真诚,坦诚,不虚饰。能正确认识自己又坦诚面对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去的。第二,你说你不懂管理,其实是你没调动起你的管理经验。也
“点拨”,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点”是指点;“拨”是引导、纠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巧拨妙点,从而使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如何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的呢?  一、文本点拨要源于教材,超越教材  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我们倡导以学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把数学语言即“说”和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激发兴趣是“说”的前提  数学课因为它的条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的感觉。教师要多以形象的、具体的教具或是多媒体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同时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在数学知识之间应用广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转化迁移,体现了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到新的知识,也是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能够举一反三,更好学习、更好探究的理论与现实源泉。知识间横向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好横向联系能够为课堂增添无限的生机,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