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应该重视对语法的学习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教学本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场关于“淡化语法”的大讨论把语文教学的“少、慢、差、废”归罪于语法教学。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语法修辞不纳入中考范围。但作为从教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中学生还是学点语法好!理由有三:
  理由一:这是语文教育的需要
  1.缺少语法教学的语言教育难以健康发展
  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分子,是语文素质中的重要一环。缺少它,犹如人折一臂、少一腿,是不完整的。这样不健全的教育是难以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强国梦的。
  2.语法学习是阅读与写作的抓手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语法学习的。阅读一个长句,如果能够灵活利用语法知识进行阅读,就能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并理解其含义。如“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確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这是一个复杂的长单句,学生不好理解。如果我们把句子的主谓宾提取出来,把状语、定语去掉,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句子的主谓宾是:科学家设计出“指南针”。因定语“俄罗斯”、状语“最近”、定语“一种”“新型星际”简单且与中心词“指南针”关系紧密,这样提出主干构成的句子应该是: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教师在分析课文或精彩的段落、句子时如果没运用到相关的语法知识,恐怕在教学中也难以解释清楚。如“(孔乙已)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里同样是给钱的动作,鲁迅巧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先用“排”字写出了他穷酸的形象,他很穷,却要在短衣帮面前摆阔气,后用“摸”字揭示了孔乙已已经山穷水尽、不复聊生的惨状。再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就会难以弄懂词、句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 这里“犬”是名词作状语,译为“象狗一样”。文言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了解“犬”的语法用法,不联系上下文,就会错误地译成:“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有一年江西省中考试题考查学生这句话的断句,也由于不理解“犬”的用法,不少考生划成:“其一犬/坐于前”。而正确的划法是:“其一/犬坐于前”。阅读的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好,就进一步影响了写作。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病句:
  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不配)
  2.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主语)
  3.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词序不对)
  4.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指代不明)
  5.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决定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多面对一面)
  6.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必须以语法教学为抓手,让学生学好语法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理由二:这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1.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能力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十分重视阅读,而阅读又涉及到语法问题,特别是英语语法的学习。如果汉语语法掌握较好,英语的学习也就能驾轻就熟了。
  2.语文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倡导素养教育、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学习、工作的需要,也是人的精神需要,更是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语文学习为学生开拓了解历史、人生、社会、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广阔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在增长知识和提高素养的同时,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存在价值,汲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人。正如前面所说,语法学习正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抓手。
  理由三:这是中考的需要。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正因为语文课标明文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才致使语法教学淡出语文教育。实际上我们多年的中考并没有放弃对语法知识的考试,但是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就拿2013年江西省语文中考来说,有三道题需要运用语法知识去解答,一道是病句判断题,一道是文言句子节奏划分题,一道是对联题,一共6分分值。
  总之,初中生学点语法好,只不过要把握好“度”。在实际的语法教学中,我们要淡化语法概念,强化语法应用;淡化语法知识,强化语法能力。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数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层面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模块具有一定的思维性与逻辑性,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函数教学必
情境教学策略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学认为,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为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教学纲要等内容,从教学活动、教材内容入手,设置具有针对性、生动性、概括性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解决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通过对问题情境教学法
Attasit Pokpong个人油画展展览时间:2008.11.17.——2008.12.31展览地点:上海莫干山路89号红果树画廊(E-mail:hongkosum@126.com) Attasit Pokpong艺术简介1977年生于泰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于是,“任务型阅读”的题型应运而生。该题型介于阅读理解和写作之间,但又不同于这两者。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图表或文字练习,从而有效地测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然而,对于该题型,学生面临许多困难:难以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基础知识欠缺,不会推测或概括等。  一、在课内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1.用英语进行思维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优质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促进他们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往的初中英语作业注重教量,教师以为学生通过做大量作业就能掌握知识要点,致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倦和排斥心理。初中英语新课标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即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的
近几年,在高中教学中有一个较好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们越来越重视英语课程,也能够很自觉地去学习英语,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包括一些单词、语法知识,只做到了口语以及单词的加强,而忽略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为什么学生们做到了“苦学”,教师们也很卖力的“苦教”,但是到高考的时候却不能拿到很理想的英语成绩。因为,在高考中,书面表达占据的分数并不亚于听力以及单词基础知识所占的分数。所以,提高
结合实际案例探究英语学习方案,这是当前研究英语教学方案的重要途径。其中包含了对单词的解读、对语法的了解、对句型的积累,以及对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锻炼。本文以课堂案例作为分析素材,系统阐述听力教学的有效策略,遵循教学原则,以期让听力教学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  一、课堂听力教学案例重现  结合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以教材每一单元中的综合技能板块进行听力教学设计,并利用这一设计方案来实现听力教学的目的。其中
情感教育是特校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特校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中饱含着许多真挚的情感,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传达的情感,就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体现出情感教育的意义。本文将谈谈情感教育在特校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  一、散文中潜藏的情感教育  散文类型的教学素材在特校语文课本中十分常见,散文这种文体本来就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表达,能让平面的文本立体起来,将静态的符号生活化,从而打動人心。  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诵读并不是只是口的运动,它还是感情支柱,通过它保持语言视觉与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试想,当朗读者通过唇齿的吐纳启合把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韵味明晰地传达出来时,该是多么美好。  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