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于是,“任务型阅读”的题型应运而生。该题型介于阅读理解和写作之间,但又不同于这两者。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图表或文字练习,从而有效地测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然而,对于该题型,学生面临许多困难:难以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基础知识欠缺,不会推测或概括等。
一、在课内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1.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2.同义转述等发散性思维能力。3.用英语单词、短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任务型阅读能力,我们不妨结合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維的能力。
1.指导学生归纳主旨,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这就给学生提出两个要求:(1)根据文章的结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那些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2)如果没有关键句,就要归纳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具体活动有:匹配标题、撰写概要等。
2.指导学生分析结构,培养其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牛津版英语教材中结构较清晰的文章,指导学生分析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设计流程图、表格等帮助理清语篇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如牛津版英语教材8B Unit3 Reading,在指导学生精读2-10行时,可要求学生列表格,这样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该游戏。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与高中英语教学相衔接,课外拓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课外拓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1.拓展阅读题材
任务型阅读所选文章话题广泛,包括文化和教育、文学和艺术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有其各自的写作特点。比如:记叙文的结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而议论文则是通过论点、论据和结论这几部分展开。学生要在课外去选读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训练。只有熟悉不同文体的特征,才能迅速归纳出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处理任务型阅读题型中主题概括类题目。
2.思维的拓展
有效的课外拓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文提到:任务型阅读除了要考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概括能力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从而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1)同义词间的互换
原句:Hiking is a good way to travel, you will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take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________of hiking.(advantages)
(2)不同词性间的转化
原句:Most young people are very kind, also, a lot of young people work hard at school.
=Most young people are kind and__________.(hard-working)
(3)反义词间的转化
原句: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that you don’t have to do more work later.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______work later.(less)
教师只有研究阅读材料,挖掘和提炼其中的精髓,设计任务,进行课外系统训练,学生才可以在阅读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力需求和方法运用上有所提升。
3.词汇的拓展
任务型阅读对词汇的考查有词语释义、词形转换、同义转换等多种形式。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单词词形、词性变化的练习;近义、反义词的积累等。另外,师生合作,一起罗列并记忆经常出现的概括性词汇:方法:ways,methods;建议:suggestions,advice;重要:importance;努力:efforts;原因:reasons,causes;目标:aims,purposes;观点:opinions,attitudes;优缺点:advantages,disadvantages;质量:quality;长度、高度、重量:length,height,weight;区别:differences;联系:connection;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 主题:topic,subject。扎实的词汇功底无疑对于处理任务型阅读具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教学是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根本,而课外拓展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两方面密切结合,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然而,对于该题型,学生面临许多困难:难以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基础知识欠缺,不会推测或概括等。
一、在课内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1.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2.同义转述等发散性思维能力。3.用英语单词、短语进行概括的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任务型阅读能力,我们不妨结合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維的能力。
1.指导学生归纳主旨,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这就给学生提出两个要求:(1)根据文章的结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那些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句。(2)如果没有关键句,就要归纳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具体活动有:匹配标题、撰写概要等。
2.指导学生分析结构,培养其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牛津版英语教材中结构较清晰的文章,指导学生分析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设计流程图、表格等帮助理清语篇中的逻辑关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如牛津版英语教材8B Unit3 Reading,在指导学生精读2-10行时,可要求学生列表格,这样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该游戏。
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与高中英语教学相衔接,课外拓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在课外拓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1.拓展阅读题材
任务型阅读所选文章话题广泛,包括文化和教育、文学和艺术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有其各自的写作特点。比如:记叙文的结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而议论文则是通过论点、论据和结论这几部分展开。学生要在课外去选读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训练。只有熟悉不同文体的特征,才能迅速归纳出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处理任务型阅读题型中主题概括类题目。
2.思维的拓展
有效的课外拓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文提到:任务型阅读除了要考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概括能力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练习,从而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1)同义词间的互换
原句:Hiking is a good way to travel, you will get close to nature and take exercise at the same time.
=________of hiking.(advantages)
(2)不同词性间的转化
原句:Most young people are very kind, also, a lot of young people work hard at school.
=Most young people are kind and__________.(hard-working)
(3)反义词间的转化
原句: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that you don’t have to do more work later.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______work later.(less)
教师只有研究阅读材料,挖掘和提炼其中的精髓,设计任务,进行课外系统训练,学生才可以在阅读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力需求和方法运用上有所提升。
3.词汇的拓展
任务型阅读对词汇的考查有词语释义、词形转换、同义转换等多种形式。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单词词形、词性变化的练习;近义、反义词的积累等。另外,师生合作,一起罗列并记忆经常出现的概括性词汇:方法:ways,methods;建议:suggestions,advice;重要:importance;努力:efforts;原因:reasons,causes;目标:aims,purposes;观点:opinions,attitudes;优缺点:advantages,disadvantages;质量:quality;长度、高度、重量:length,height,weight;区别:differences;联系:connection;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 主题:topic,subject。扎实的词汇功底无疑对于处理任务型阅读具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教学是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根本,而课外拓展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两方面密切结合,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