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新教材是提供给小学学习过四年英语的初中学生使用的。这套新教材从2006年开始使用,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对学生的词汇量,听、说、读、写的要求较高。这套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实践这些新理念的机会。然而,对于刚从小学阶段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七年级英语教师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初中新生顺利实现由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过渡学习的平稳过渡,进而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努力探索搞好教学衔接的有效办法,是摆在每个七年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不容回避的任务。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一、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衔接
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对简单的英语单词模糊不清,对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前背后忘”。对单词的记忆会写不会读或会读不会写,对句子甚至是既不会读也不会写。语法更是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大大降低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英语教学内容多,步子快,要求高等,这就更使他们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上无所适从了。而小学英语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也感到学习英语的压力,即使自己努力了,成绩提高也不是很容易或很明显,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大减。因此,很多学生及家长对这一学科也感到困惑。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培养他们善于提问、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进入初中后,教师能否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能否成功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刚进入七年级的新生,仍然有着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向师感强。因此,英语教师应尽量多接触他们。无论课内课外,教师对学生都要真诚相待,减少他们对教师的距离感与畏惧感。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仅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人,更是他们身边的益友,这样学生就会因喜欢老师而更加喜欢英语,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如果一个英语教师能够用地道的发音,流利的口语以及丰富的语言背景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自然就会模仿,更会让学生崇拜,从而更加增强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再者,教师对备课的态度一定要严肃认真,上课要有激情,亲和力要强,肢体语言要丰富而准确。课堂教学幽默而又轻松,并且能够做到及时赞美学生,激励学生,也会使学生更加喜欢上英语课。如对优等生的精彩表演说:“Excellent!”“ I’m proud of you” 对逊色一点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对学困生说:“Well done.Nice work.”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的愿望。”另外,做好一些小细节同样能够促进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比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自己首先要背熟;课堂时间分配得当,准时上下课,不拖堂;不定期地播放英文歌曲,开展英语猜谜游戏活动以及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等。这样无形之中,轻松地使他们因为喜欢看到英语老师而喜欢上英语课,帮助他们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英语学习要求学生使用1500个~1600个单词和200个~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词汇教学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单词进行辨认、识记、听读等,教师负责巡视并适时指导。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展示成果时,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比如“连连看”,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找出正确的单词和词义匹配;“Memory Game ”是教师先出示一些单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看谁复现的单词多;单词造句,运用所给词语编故事,句子接龙等都是将词汇放到有意义的语境中去,做到词不离句,教会学生利用所学词汇来进行交际,从而提高他们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另外,初中英语课文的篇幅较之小学英语而言增长不少,但是其课文内容却非常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感,每个单元的话题如:交友、节日、饮食、家园、宠物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在这些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趣味性,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衔接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刚进入初中的新生,仍然有在老师督促下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因此,在七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适合初中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跟读背诵的习惯
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口”,而大多数的学生都懒于张口,羞于张口,又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要学习一门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朗读、背诵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跟着原声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如何进行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初学阶段都有一个模仿过程。通过坚持不懈的跟读,不仅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提高词汇记忆能力,还能增加语感,从而有助于听力和口语能力表达的提高。背诵是促进语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为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创造条件。因此,七年级英语教师应延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英语跟读习惯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同时又要负责检查学生的英语背诵。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层次,要求学生进行分层次背诵。 (二)课前预习的习惯
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有疑惑的地方,从而增强其求知欲望,进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小学英语教师对预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初中英语教师都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要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比如找出单词表中单词在书本中的位置及其变化形式,尝试理解文本意思等等。从预习的内容上来讲,主要是要求学生记忆和拓展词汇,浏览课文和了解要学的语法。再如7B Unit6 Pets中Grammar教学中会有祈使句,对于这节语法教学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预习任务:祈使句的含义、句型结构以及你所见过的其它相似句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最后可通过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分享各自预习的成果,同时教师可适当补充或解答他们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充分体现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及“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三)整理错题的习惯
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已学过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再次深化记忆。学生通过对其作业、习题,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及时认真的整理,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提高成绩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考虑到七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优等生每天整理15个错题,中等的学生每天整理10个错题,学困生每天可整理3~5个错题,并且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上交错题本。这个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语言基础的学习,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音、词汇的掌握是基础,属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一)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七年级学生虽然有过四年的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语音方面仍是他们英语学习中十分薄弱的环节。七年级英语教师会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它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读写。俗语说:“温故而知新”,在开学之初就应对七年级新生进行音素和读音规则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发音。通过音标学习能够做到准确读出和记忆单词,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
(二)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
小学毕业生一般都未达到能听懂教师用全英语授课的水平,虽然初中英语教学也需要母语的辅助,但是七年级英语教师还是应努力使自己的话语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以及自己输出语言的可理解性,从而达到课堂上对学生强化听力和口语的操作,另外也要多创设一些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活动。
(三)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运用所学英语语言,为我所用。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也要跟进训练。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作文本,两个星期上交一次与本单元话题内容相联系的一篇书面表达,毕竟写作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然后对其书面表达进行批改,并要求学生在批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复写,从而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仅是简单的对教材、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及习惯的衔接,更是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责任衔接,是七年级教师对七年级新生的爱心衔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是一个创造过程,七年级英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躁。教师要用心备课,用心备学生,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这样师生才可能和谐相处、密切配合,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英语教学的衔接。
一、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衔接
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对简单的英语单词模糊不清,对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前背后忘”。对单词的记忆会写不会读或会读不会写,对句子甚至是既不会读也不会写。语法更是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后大大降低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英语教学内容多,步子快,要求高等,这就更使他们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上无所适从了。而小学英语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也感到学习英语的压力,即使自己努力了,成绩提高也不是很容易或很明显,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大减。因此,很多学生及家长对这一学科也感到困惑。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培养他们善于提问、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进入初中后,教师能否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能否成功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刚进入七年级的新生,仍然有着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向师感强。因此,英语教师应尽量多接触他们。无论课内课外,教师对学生都要真诚相待,减少他们对教师的距离感与畏惧感。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仅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人,更是他们身边的益友,这样学生就会因喜欢老师而更加喜欢英语,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如果一个英语教师能够用地道的发音,流利的口语以及丰富的语言背景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自然就会模仿,更会让学生崇拜,从而更加增强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再者,教师对备课的态度一定要严肃认真,上课要有激情,亲和力要强,肢体语言要丰富而准确。课堂教学幽默而又轻松,并且能够做到及时赞美学生,激励学生,也会使学生更加喜欢上英语课。如对优等生的精彩表演说:“Excellent!”“ I’m proud of you” 对逊色一点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对学困生说:“Well done.Nice work.”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的愿望。”另外,做好一些小细节同样能够促进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比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自己首先要背熟;课堂时间分配得当,准时上下课,不拖堂;不定期地播放英文歌曲,开展英语猜谜游戏活动以及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等。这样无形之中,轻松地使他们因为喜欢看到英语老师而喜欢上英语课,帮助他们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英语学习要求学生使用1500个~1600个单词和200个~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词汇教学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单词进行辨认、识记、听读等,教师负责巡视并适时指导。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展示成果时,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比如“连连看”,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找出正确的单词和词义匹配;“Memory Game ”是教师先出示一些单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看谁复现的单词多;单词造句,运用所给词语编故事,句子接龙等都是将词汇放到有意义的语境中去,做到词不离句,教会学生利用所学词汇来进行交际,从而提高他们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另外,初中英语课文的篇幅较之小学英语而言增长不少,但是其课文内容却非常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感,每个单元的话题如:交友、节日、饮食、家园、宠物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在这些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趣味性,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衔接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刚进入初中的新生,仍然有在老师督促下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因此,在七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适合初中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跟读背诵的习惯
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口”,而大多数的学生都懒于张口,羞于张口,又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要学习一门外语,光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朗读、背诵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跟着原声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如何进行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初学阶段都有一个模仿过程。通过坚持不懈的跟读,不仅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提高词汇记忆能力,还能增加语感,从而有助于听力和口语能力表达的提高。背诵是促进语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为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创造条件。因此,七年级英语教师应延续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英语跟读习惯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同时又要负责检查学生的英语背诵。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层次,要求学生进行分层次背诵。 (二)课前预习的习惯
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有疑惑的地方,从而增强其求知欲望,进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小学英语教师对预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初中英语教师都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要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比如找出单词表中单词在书本中的位置及其变化形式,尝试理解文本意思等等。从预习的内容上来讲,主要是要求学生记忆和拓展词汇,浏览课文和了解要学的语法。再如7B Unit6 Pets中Grammar教学中会有祈使句,对于这节语法教学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以下预习任务:祈使句的含义、句型结构以及你所见过的其它相似句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最后可通过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分享各自预习的成果,同时教师可适当补充或解答他们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充分体现了“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及“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三)整理错题的习惯
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已学过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再次深化记忆。学生通过对其作业、习题,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及时认真的整理,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提高成绩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考虑到七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优等生每天整理15个错题,中等的学生每天整理10个错题,学困生每天可整理3~5个错题,并且要求学生每天都要上交错题本。这个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语言基础的学习,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音、词汇的掌握是基础,属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一)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七年级学生虽然有过四年的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语音方面仍是他们英语学习中十分薄弱的环节。七年级英语教师会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它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读写。俗语说:“温故而知新”,在开学之初就应对七年级新生进行音素和读音规则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发音。通过音标学习能够做到准确读出和记忆单词,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
(二)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
小学毕业生一般都未达到能听懂教师用全英语授课的水平,虽然初中英语教学也需要母语的辅助,但是七年级英语教师还是应努力使自己的话语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以及自己输出语言的可理解性,从而达到课堂上对学生强化听力和口语的操作,另外也要多创设一些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活动。
(三)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灵活运用所学英语语言,为我所用。七年级学生英语写作也要跟进训练。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作文本,两个星期上交一次与本单元话题内容相联系的一篇书面表达,毕竟写作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然后对其书面表达进行批改,并要求学生在批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复写,从而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仅是简单的对教材、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及习惯的衔接,更是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责任衔接,是七年级教师对七年级新生的爱心衔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是一个创造过程,七年级英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躁。教师要用心备课,用心备学生,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这样师生才可能和谐相处、密切配合,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英语教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