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进入到成熟的发展期。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也直接对人身安全产生决定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者在其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本文就将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都已成为人们追求居住品质的重要目标。电气工程在施工安装时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其今后使用和升级的便捷度,尤其是其预设线的预埋线路,配管以及配线的安装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电气的安全工作,例如防雷、接地设计安装等等。但是,由于电气工程施工监督管理机制和验收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其在电气材料选用、线路安装设计、施工等环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电气施工的质量也难以保障。这对建筑物居住使用的舒适性影响甚人,同时,对其安全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以提高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特点
由于电气施工的多样化、总体性和复杂性,电气施工管理具有的特点是:电气施工的多样性体现在电气系统子系统的多样。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相互独立运行,还有相互连接和交义的关系,因此在施工中要遵循不同的施工流程和标准;总体性体现在施工的工序多、周期长等方面。电气施工伴随着建筑施工的始终,并且晚于建筑施工完成。还要进行埋管、接地、接线、试验、调试等操作。因此要对电气施工具有总体规划;现代建筑物均要求将线缆、管线等埋入墙内,这不利于施工的监管和标准的实施。同时增加了返工和维修的难度。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电气是当前我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涉及范围广,在通常发生在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中。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缺少现场经验,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不知从何入手,并对生产管理中各工序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最终因工程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3、强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準备阶段
3.1.1、图纸会审
在工程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该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同土建、装修等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共同解决交叉施工的地方,防止施工不当,造成返工,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在施工前熟悉各种电气工程施工图纸,可以充分了解电气工程配电原理及用电负荷的分布,从图纸中了解电气系统中各配电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气系统中各配电设备之间的配电顺序以及互锁关系等,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消防控制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1.2、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编制体现了一个施工队伍及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但是现在的施工方案都是一种形式,给人的感觉都是多、厚、包装精美,基本把所有的施工规范都给写在上面了。一个优秀的施工方案,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确保电气施工方案的完整、考虑全面,要将现场情况分析的透彻,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法要突出表现出来,其次语句要流畅,逻辑要清晰,步骤要合理。
3.1.3、加强电气材料采购控制
由于电气材料的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如果不小心,选择了劣质的电气设备,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有在购置电气设备时,要特别注意质量问题,在采购时带上经验丰富的电气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检查电气的检查,如技术指标、规格、型号、合格证等,确保所选择的电气设备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采购时,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采购订货单位,因为一般这些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供货质量稳定。
3.2、施工阶段
3.2.1、强化基础施工管理
在施工阶段首先进行的是基础施工,在此阶段,要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防雷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工作,同时还要与土建做好配合工作,将强电、弱电的进户电缆穿墙这方面的任务处理好。这一任务要求在外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否则该项电气施工将会破坏墙体的防水层,造成墙体渗水、漏水。在施工时,要预留、预埋好止水套管,并提前准备好与止水套管相应的螺栓、配电柜等基础设备,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2.2、强化主体施工管理
主体施工是整个电气施工的重点环节,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以及重点工序,要认真对待电线电缆、电力装置以及配电箱二项重点分项工程的交接与验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预控好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楼层施工时,电气施工要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按照土建施工的进度要求与作业顺序做好电路的铺设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时刻注意配管与开关盒是否有移位现象,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配管损坏或开关盒移位;若管路有所损坏,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修复措施,将质量隐患及早消灭。
3.2.3、强化设备安装管理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根据建筑物施工顺序和进展进行,逐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管线的铺设。使设备安装的进度与建筑物施工的进度相协调,任何一方的施工如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均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质量。为了检验电气施工的质量,减小返工返修来带的困难,需要对安装完毕的电气设施进行调试,这也是对设备在使用之前的一次全面检查。首先是对配电箱柜进行检查,明确配电箱柜的控制对象,调试灯亮、开关正常使用等,对设备的调试要做到全面准确,所以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检验,逐项检查设备的性能指标。为保证调试的公正、公平,应与其他部门一起进行调试工作的检验。所有工作都完成后再进行时效检验,保证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3.2.4、强化装饰阶段管理
建筑的装饰管理主要指对预留孔洞、插座和开关位置等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对照建筑装饰进行检验,对标高、粉刷层厚度进行复核。对预留的埋线盒不能与墙面显得凹凸不平。对墙面的粉刷、边角处的浇筑密实等处收口要平整光滑。
3.2.5、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施工中要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条件的一定要设立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整体安全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向用电人员或电气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和培训,每个上岗人员必须配各安全上岗证书,企业必须从各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
3.3、竣工验收阶段
电气工程验收是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检验合格才能让建筑投入使用。在检验过程中,要审查工程所用的材料、电气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够和标准。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产品的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及文件记录进行检查,对于电线电缆、绝缘电工管材及管件等,必须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各项工程资料及时、齐全有效,力争做到质量保证,住户放心。
总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该注重“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标准,在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将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降低到最小,以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廷.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4,16:197-198.
[2]苗艳艳.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4,22:141-142.
[3]张加权.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4,21:71-72.
[4]甘雷.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127-128.
关键词:建筑;电气;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都已成为人们追求居住品质的重要目标。电气工程在施工安装时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其今后使用和升级的便捷度,尤其是其预设线的预埋线路,配管以及配线的安装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电气的安全工作,例如防雷、接地设计安装等等。但是,由于电气工程施工监督管理机制和验收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其在电气材料选用、线路安装设计、施工等环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电气施工的质量也难以保障。这对建筑物居住使用的舒适性影响甚人,同时,对其安全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以提高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特点
由于电气施工的多样化、总体性和复杂性,电气施工管理具有的特点是:电气施工的多样性体现在电气系统子系统的多样。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相互独立运行,还有相互连接和交义的关系,因此在施工中要遵循不同的施工流程和标准;总体性体现在施工的工序多、周期长等方面。电气施工伴随着建筑施工的始终,并且晚于建筑施工完成。还要进行埋管、接地、接线、试验、调试等操作。因此要对电气施工具有总体规划;现代建筑物均要求将线缆、管线等埋入墙内,这不利于施工的监管和标准的实施。同时增加了返工和维修的难度。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电气是当前我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涉及范围广,在通常发生在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中。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缺少现场经验,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不知从何入手,并对生产管理中各工序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最终因工程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3、强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準备阶段
3.1.1、图纸会审
在工程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该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同土建、装修等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共同解决交叉施工的地方,防止施工不当,造成返工,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在施工前熟悉各种电气工程施工图纸,可以充分了解电气工程配电原理及用电负荷的分布,从图纸中了解电气系统中各配电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气系统中各配电设备之间的配电顺序以及互锁关系等,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消防控制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1.2、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编制体现了一个施工队伍及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但是现在的施工方案都是一种形式,给人的感觉都是多、厚、包装精美,基本把所有的施工规范都给写在上面了。一个优秀的施工方案,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确保电气施工方案的完整、考虑全面,要将现场情况分析的透彻,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法要突出表现出来,其次语句要流畅,逻辑要清晰,步骤要合理。
3.1.3、加强电气材料采购控制
由于电气材料的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如果不小心,选择了劣质的电气设备,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所有在购置电气设备时,要特别注意质量问题,在采购时带上经验丰富的电气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检查电气的检查,如技术指标、规格、型号、合格证等,确保所选择的电气设备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采购时,优先选用国家推荐的采购订货单位,因为一般这些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供货质量稳定。
3.2、施工阶段
3.2.1、强化基础施工管理
在施工阶段首先进行的是基础施工,在此阶段,要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防雷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工作,同时还要与土建做好配合工作,将强电、弱电的进户电缆穿墙这方面的任务处理好。这一任务要求在外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否则该项电气施工将会破坏墙体的防水层,造成墙体渗水、漏水。在施工时,要预留、预埋好止水套管,并提前准备好与止水套管相应的螺栓、配电柜等基础设备,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3.2.2、强化主体施工管理
主体施工是整个电气施工的重点环节,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以及重点工序,要认真对待电线电缆、电力装置以及配电箱二项重点分项工程的交接与验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预控好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楼层施工时,电气施工要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按照土建施工的进度要求与作业顺序做好电路的铺设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时刻注意配管与开关盒是否有移位现象,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配管损坏或开关盒移位;若管路有所损坏,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修复措施,将质量隐患及早消灭。
3.2.3、强化设备安装管理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根据建筑物施工顺序和进展进行,逐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管线的铺设。使设备安装的进度与建筑物施工的进度相协调,任何一方的施工如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均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质量。为了检验电气施工的质量,减小返工返修来带的困难,需要对安装完毕的电气设施进行调试,这也是对设备在使用之前的一次全面检查。首先是对配电箱柜进行检查,明确配电箱柜的控制对象,调试灯亮、开关正常使用等,对设备的调试要做到全面准确,所以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检验,逐项检查设备的性能指标。为保证调试的公正、公平,应与其他部门一起进行调试工作的检验。所有工作都完成后再进行时效检验,保证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3.2.4、强化装饰阶段管理
建筑的装饰管理主要指对预留孔洞、插座和开关位置等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对照建筑装饰进行检验,对标高、粉刷层厚度进行复核。对预留的埋线盒不能与墙面显得凹凸不平。对墙面的粉刷、边角处的浇筑密实等处收口要平整光滑。
3.2.5、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施工中要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条件的一定要设立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整体安全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向用电人员或电气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和培训,每个上岗人员必须配各安全上岗证书,企业必须从各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
3.3、竣工验收阶段
电气工程验收是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检验合格才能让建筑投入使用。在检验过程中,要审查工程所用的材料、电气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够和标准。应按照有关规定对产品的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及文件记录进行检查,对于电线电缆、绝缘电工管材及管件等,必须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各项工程资料及时、齐全有效,力争做到质量保证,住户放心。
总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该注重“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标准,在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将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降低到最小,以此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廷.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4,16:197-198.
[2]苗艳艳.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4,22:141-142.
[3]张加权.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4,21:71-72.
[4]甘雷.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