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馨兰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每年春节后不久,我家的那株兰花便开始绽蕊吐芳,绿叶间如缀星星,那花形若橘色小喇叭,妩媚娉婷,翠润似玉,在酥酥春雨中“嘀嘀嗒嗒”吹响了。幽幽清香诱引着家中来客的目光,有文友凝眸而叹:“哇,兰花,难得一见的空谷幽兰,馨香四溢,让人迷,叫人醉!”
  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我便有种莫名的怀想,总是忆起那些醉倒在兰花馨香里的辰光。
  陈毅有诗云: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初为人师之时,我也是求兰若渴者之一,可教学繁忙,容不得我漫山找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季,寄宿生小兰说其爷爷邀我周末到她家中去玩。周五傍晚,我即与小兰等同学欣然前往坐落在两山夹缝之间的小村——寒坑。我在小兰等学生的簇拥下边聊边走,十几里山路,直累得我气喘吁吁。走出一片幽篁相夹的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在这莽莽群山之谷,居然点缀着不少农舍。
  几声犬吠过后,一位六旬大叔迎了出来,几句寒暄浸透了大山的豪爽与温馨,让我周身暖透,疲累顿消。我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与小兰的爷爷一起喝着喷香的芝麻豆子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
  一弯月儿探上窗棂,冷幽的清辉沁人心脾。吃晚饭前,我在小兰家的后院漫步,只见十几盆兰花整齐有致地摆放着。山风徐来,花影摇曳,弥散着缕缕幽香。我伫立花畔,细细品赏,有一种意乱神迷的惬意。欣喜之余我便自言自语:“我要是有盆兰花该多好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懂事的小兰把我无意间的感叹牢记在心。
  饭菜熟了,小兰的爷爷请我们回屋吃饭。这时,我顿觉兰的馨香与菜的香味氤氲在空中,无以言表。小兰的爷爷和另外两个学生家长,时不时地与我把盏对饮。在这样一个至今记忆犹新的地方,我收获着山里人的兰心蕙质。
  惊蛰那天,是星期天,屋外暖阳高照,我在斗室中批阅着学生的作文。突然,有人敲门。我起身开门。天哪!门外一股幽香迎面扑来,淡香弥漫中站着的是小兰和他的爷爷舒大叔,舒大叔还呼哧呼哧喘着气。
  “邱老师,瞧,我爷爷给您送什么来了?”小兰见我怔怔地站着,便指着身后的大板车说。只见车上放着两盆翠叶萋萋的兰花,修长挺秀的叶,青翠湛碧的色,静雅可人。每根枝上都挂着橘黄色的小喇叭,相拥互簇的兰花开得正欢。
  “舒大叔,你们这是?”我有些疑惑。
  “那天,你走时,听小兰说你特喜欢兰花,我就准备送给你的,可我知道你不好带,所以今天特意给你送来了。”舒大叔脸上汗涔涔下,却笑得欢畅,满脸的皱纹灿若花开。
  我无法想象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和一个瘦小的女孩,拖着笨重的大板车,带着两盆兰花,一步一步,走过崎岖的山路,从山谷中来到小镇上,他们究竟用怎样的情和意度量完这十几里的山路呢?
  我没有拒收,也无法拒收。后来,这两盆兰花,一盆摆在我的卧室里,一盆摆在我所教班级的走廊上,我要与孩子们共享这幽幽的香气。课余时间,我教孩子们唱着校园民歌《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带着孩子们走进古人的诗中去品味兰花,和孩子们一起养兰爱兰护兰,教育他们要用兰花的清幽淡雅的品性去装点自己的人生。
  课间,小兰一有空就给兰花施肥浇水,做着护花使者,生怕同学把花给碰着、撞着了。
  小兰后来考上了大学,改名为舒馨兰。大学毕业后,她决定要为家乡的富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于是主动要求到乡下工作。在乡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毅然做了一名家乡的“村官”。
  逢年过节,舒馨兰总忘不了给我发来一张明信片。在她那娟秀的字体旁边,总伴有她细心描摹的一株绰约的幽兰花在凝望着我。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追名逐利的当今,只有如兰般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同窗情,依然较少受利欲的熏染。生命中若能永久地拥有这样一份淡然雅趣、不落俗套、真挚如兰的真情,实为人生之大幸!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同样的数量模型还有,效率×时间=工作量。举例来说:农民工A力气很大,一次可以挑40块红砖;农民工B力气较小,一次只能挑20块。假设来回一趟的时间相等,那么这两个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就相差一半。如果按件计酬,农民工B要想取得与A同等的报酬,就得付出两倍于B的时间,即A如果每天干8小时,B每天就得干16小时。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有人
学位
基于图像传感器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从国家/地区分布、申请人、目标申请国等方面分析该技术领域的总体变化情况,揭示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从平凡日常中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变迁和时代进程,使得作品以纪实内容表现出的深度超越了个体故事,它传递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投射到所有中国人,引
从古至今,从个人到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热衷梦想的民族。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儒家的“大同社会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康有为的“大同梦”……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梦又是什么呢?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教育梦”。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
说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坏的品质。然而,面对小学生的谎言,我却无力、无理去责备。因为,我从谎言背后,读出了童心的无奈,也读出了童心里的“真”与“善”。  我班共有60名学生,通过私下谈心和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你对谁撒过谎?在哪些方面撒过谎?为什么要撒谎?撒谎被揭穿的次数多,还是侥幸逃脱的次数多?”  对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全班60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没撒过谎的。请看统计
期刊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它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书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认为通过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如今,人们也把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情感、事件以及人物,都称之为“正能量”,并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  “正能量”背景下的教育,即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
2012年的一天,美国人伍德和平常一样驾驶着校车载着16名学生,再过一个弯,就到学校了。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发生危险,司机突发心脏病,手已经脱离了方向盘,马上就要冲向教学楼,这时学生杰瑞米马上跳起来冲向驾驶座,紧急把握好方向盘,同时踩下刹车,让车停下,拔掉钥匙。整个过程只用了16秒。千万别小看这16秒,如果没有杰瑞米敏锐地发现司机的异常,准确地判断校车的失控,那么校车极有可能冲向教室,将会产生巨大的
一  在冬天拥抱过风  也拥抱过一朵梅花  刻骨铭心的是梦里拥抱着的红  令人浴火重生  二  在深秋不经意间渐红  撞入记忆中的微寒  曾经嫩绿的身子  在此刻成为我書中的一叶签  三  红狐狸的尾巴  转眼消失在小径间  拖着落在山坳的太阳  瞬间点燃了整片翠绿的山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