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每年春节后不久,我家的那株兰花便开始绽蕊吐芳,绿叶间如缀星星,那花形若橘色小喇叭,妩媚娉婷,翠润似玉,在酥酥春雨中“嘀嘀嗒嗒”吹响了。幽幽清香诱引着家中来客的目光,有文友凝眸而叹:“哇,兰花,难得一见的空谷幽兰,馨香四溢,让人迷,叫人醉!”
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我便有种莫名的怀想,总是忆起那些醉倒在兰花馨香里的辰光。
陈毅有诗云: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初为人师之时,我也是求兰若渴者之一,可教学繁忙,容不得我漫山找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季,寄宿生小兰说其爷爷邀我周末到她家中去玩。周五傍晚,我即与小兰等同学欣然前往坐落在两山夹缝之间的小村——寒坑。我在小兰等学生的簇拥下边聊边走,十几里山路,直累得我气喘吁吁。走出一片幽篁相夹的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在这莽莽群山之谷,居然点缀着不少农舍。
几声犬吠过后,一位六旬大叔迎了出来,几句寒暄浸透了大山的豪爽与温馨,让我周身暖透,疲累顿消。我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与小兰的爷爷一起喝着喷香的芝麻豆子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
一弯月儿探上窗棂,冷幽的清辉沁人心脾。吃晚饭前,我在小兰家的后院漫步,只见十几盆兰花整齐有致地摆放着。山风徐来,花影摇曳,弥散着缕缕幽香。我伫立花畔,细细品赏,有一种意乱神迷的惬意。欣喜之余我便自言自语:“我要是有盆兰花该多好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懂事的小兰把我无意间的感叹牢记在心。
饭菜熟了,小兰的爷爷请我们回屋吃饭。这时,我顿觉兰的馨香与菜的香味氤氲在空中,无以言表。小兰的爷爷和另外两个学生家长,时不时地与我把盏对饮。在这样一个至今记忆犹新的地方,我收获着山里人的兰心蕙质。
惊蛰那天,是星期天,屋外暖阳高照,我在斗室中批阅着学生的作文。突然,有人敲门。我起身开门。天哪!门外一股幽香迎面扑来,淡香弥漫中站着的是小兰和他的爷爷舒大叔,舒大叔还呼哧呼哧喘着气。
“邱老师,瞧,我爷爷给您送什么来了?”小兰见我怔怔地站着,便指着身后的大板车说。只见车上放着两盆翠叶萋萋的兰花,修长挺秀的叶,青翠湛碧的色,静雅可人。每根枝上都挂着橘黄色的小喇叭,相拥互簇的兰花开得正欢。
“舒大叔,你们这是?”我有些疑惑。
“那天,你走时,听小兰说你特喜欢兰花,我就准备送给你的,可我知道你不好带,所以今天特意给你送来了。”舒大叔脸上汗涔涔下,却笑得欢畅,满脸的皱纹灿若花开。
我无法想象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和一个瘦小的女孩,拖着笨重的大板车,带着两盆兰花,一步一步,走过崎岖的山路,从山谷中来到小镇上,他们究竟用怎样的情和意度量完这十几里的山路呢?
我没有拒收,也无法拒收。后来,这两盆兰花,一盆摆在我的卧室里,一盆摆在我所教班级的走廊上,我要与孩子们共享这幽幽的香气。课余时间,我教孩子们唱着校园民歌《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带着孩子们走进古人的诗中去品味兰花,和孩子们一起养兰爱兰护兰,教育他们要用兰花的清幽淡雅的品性去装点自己的人生。
课间,小兰一有空就给兰花施肥浇水,做着护花使者,生怕同学把花给碰着、撞着了。
小兰后来考上了大学,改名为舒馨兰。大学毕业后,她决定要为家乡的富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于是主动要求到乡下工作。在乡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毅然做了一名家乡的“村官”。
逢年过节,舒馨兰总忘不了给我发来一张明信片。在她那娟秀的字体旁边,总伴有她细心描摹的一株绰约的幽兰花在凝望着我。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追名逐利的当今,只有如兰般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同窗情,依然较少受利欲的熏染。生命中若能永久地拥有这样一份淡然雅趣、不落俗套、真挚如兰的真情,实为人生之大幸!
每到乍暖还寒的春天,我便有种莫名的怀想,总是忆起那些醉倒在兰花馨香里的辰光。
陈毅有诗云: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初为人师之时,我也是求兰若渴者之一,可教学繁忙,容不得我漫山找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季,寄宿生小兰说其爷爷邀我周末到她家中去玩。周五傍晚,我即与小兰等同学欣然前往坐落在两山夹缝之间的小村——寒坑。我在小兰等学生的簇拥下边聊边走,十几里山路,直累得我气喘吁吁。走出一片幽篁相夹的小道,眼前豁然开朗——在这莽莽群山之谷,居然点缀着不少农舍。
几声犬吠过后,一位六旬大叔迎了出来,几句寒暄浸透了大山的豪爽与温馨,让我周身暖透,疲累顿消。我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与小兰的爷爷一起喝着喷香的芝麻豆子茶,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
一弯月儿探上窗棂,冷幽的清辉沁人心脾。吃晚饭前,我在小兰家的后院漫步,只见十几盆兰花整齐有致地摆放着。山风徐来,花影摇曳,弥散着缕缕幽香。我伫立花畔,细细品赏,有一种意乱神迷的惬意。欣喜之余我便自言自语:“我要是有盆兰花该多好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懂事的小兰把我无意间的感叹牢记在心。
饭菜熟了,小兰的爷爷请我们回屋吃饭。这时,我顿觉兰的馨香与菜的香味氤氲在空中,无以言表。小兰的爷爷和另外两个学生家长,时不时地与我把盏对饮。在这样一个至今记忆犹新的地方,我收获着山里人的兰心蕙质。
惊蛰那天,是星期天,屋外暖阳高照,我在斗室中批阅着学生的作文。突然,有人敲门。我起身开门。天哪!门外一股幽香迎面扑来,淡香弥漫中站着的是小兰和他的爷爷舒大叔,舒大叔还呼哧呼哧喘着气。
“邱老师,瞧,我爷爷给您送什么来了?”小兰见我怔怔地站着,便指着身后的大板车说。只见车上放着两盆翠叶萋萋的兰花,修长挺秀的叶,青翠湛碧的色,静雅可人。每根枝上都挂着橘黄色的小喇叭,相拥互簇的兰花开得正欢。
“舒大叔,你们这是?”我有些疑惑。
“那天,你走时,听小兰说你特喜欢兰花,我就准备送给你的,可我知道你不好带,所以今天特意给你送来了。”舒大叔脸上汗涔涔下,却笑得欢畅,满脸的皱纹灿若花开。
我无法想象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和一个瘦小的女孩,拖着笨重的大板车,带着两盆兰花,一步一步,走过崎岖的山路,从山谷中来到小镇上,他们究竟用怎样的情和意度量完这十几里的山路呢?
我没有拒收,也无法拒收。后来,这两盆兰花,一盆摆在我的卧室里,一盆摆在我所教班级的走廊上,我要与孩子们共享这幽幽的香气。课余时间,我教孩子们唱着校园民歌《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带着孩子们走进古人的诗中去品味兰花,和孩子们一起养兰爱兰护兰,教育他们要用兰花的清幽淡雅的品性去装点自己的人生。
课间,小兰一有空就给兰花施肥浇水,做着护花使者,生怕同学把花给碰着、撞着了。
小兰后来考上了大学,改名为舒馨兰。大学毕业后,她决定要为家乡的富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于是主动要求到乡下工作。在乡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毅然做了一名家乡的“村官”。
逢年过节,舒馨兰总忘不了给我发来一张明信片。在她那娟秀的字体旁边,总伴有她细心描摹的一株绰约的幽兰花在凝望着我。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追名逐利的当今,只有如兰般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同窗情,依然较少受利欲的熏染。生命中若能永久地拥有这样一份淡然雅趣、不落俗套、真挚如兰的真情,实为人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