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编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问题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历史、历史哲学、编史学和哲学编史学等基本概念的疏理入手,结合以罗蒂为代表的欧美哲学界关于哲学编史学问题的讨论,认为哲学编史学的学术结构可以分为哲学史学史、哲学史的认识论研究及哲学史的编史方法研究,其问题域应包括哲学编史学的一般问题以及局部或具体问题.在哲学编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写作问题的关系之间应注意如何理解哲学和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观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写作、中国哲学史写作中的内史和外史相结合等问题.
其他文献
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起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老子,后来庄子等人又有所发展.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妄为,不专断,不扰民,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它倡导的轻徭薄赋、节俭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控制的纹理合成算法 该算法适用于任意二维平面和任意拓扑的三维网格 ,可方便地控制纹理合成时方向和尺度的连续变化 对于任意平面区域需剖分成较均匀的三角网格 ,以剖分得到的三角形作为基本的合成单元来进行合成 根据用户在此三角网格上指定表示纹理方向和大小的矢量来插值生成矢量场 ,用以控制合成纹理的变化 该算法可以自然扩展到三维三角网格 ,以三角面片作为合成单元 ,合成后直接输出每个顶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提出了六个具体目标,其中一个就是优化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加强综合
由于在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文学家以其所秉有的文才成为谏官队伍中的主力。尽管唐代君王基本都有求言纳谏的意识,但在不同的时代,谏诤风气还是有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