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英语课程分级教学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有利于贯彻落实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英语水平学生的求知需要,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班级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决定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英语教师取得良好教学的前提。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旧框架,学生间的相互竞争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为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大化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一、对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之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但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实是更好地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但是反思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操控细节和具体实践效果,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现分析如下。
1.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设计的单一性挫伤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
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教师备课具有特定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过分依赖分级学生的整体性。因为分级教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英语教师把握英语教材、设计英语教学过程的单一性仍然会挫伤不同层次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分级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分级教学班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即使是同一层次也应当有更细致的分层,否则想当然地以为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整齐划一而采取确定单一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不会有太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纯粹的“分级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情况的把握忽略同一层次的差异性,教师备课的针对性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从特定分级出发来考虑分级学生的需求、确定授课内容固然是教学规律所需,但是分级教学后,教师对所教学生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否则,就必然会挫伤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
2.英语分级教学的负面心理“暗示”制约了语言习得本能的发挥
客观地说,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差异性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硬是把基础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那么教师从根本上说是难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进行授课。分级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学能的差异性,考虑到学生学能差异性的存在,就可以在不同起点分别进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分级教学中,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在A级班的大部分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进而制定目标并为此努力学习,固然可以发挥“罗森塔尔效应”。B级班的部分学生会产生负面心理“暗示”,进而产生自卑感。虽然有些学生会发奋学习争取早日转入A级班,但毋容置疑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灰色心理而停滞不前。尤其是对于分到C级班的学生而言,这种灰色的负面心理“暗示”更是显得特别突出,他们常常会感到失望,放松努力,进而会影响到其他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
3.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与具体操控有悖常规
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气氛。从本质上来说,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协作式学习对于人数众多的大班英语教学来说是促进学生语言技巧与技能习得的有效手段。英语学科协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者的水平与技巧、成员们明确的分工、互助共勉的气氛。但分级教学使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处于最佳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其实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有悖教学常规,不仅挫伤自觉性,也由于缺少一些语言能力较强的同学作答疑员而使他们很难从同学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语言帮助。这样一来,英语语言学习任务完成得就比较慢,效率不高,学习上进步也就比较小。加之,英语分级教学后评价体系没有及时完善与更新,在英语实施分级教学后,测试方法仍然与传统模式相同。此类考试只能突出横向的对比,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纵向的对比,即过去和现在的对比,难以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规避的构想
1.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发展为潮流,多媒体教学介入英语分级教学过程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与英语分级教学的合理结合,不仅是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的自身需求,也是合理规避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有利于创造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便于课堂组织管理。在资金和师资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大班教学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通过英语分级教学形成的英语班,学生可能来自更多的自然班,但是大家的水平相差无几,有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以及与英语有关的集体活动,学生之间的感情与交流增加了,就容易开展英语教学,容易创造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使得分级教学具有更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说多媒体教学为分级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建立开放性的逐层的系列的英语语言习得法
语言学习必须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分层次地指导学生确定英语语言自主发展的起点与目标,当然,学生英语语言的自主发展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具体指导。首先,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开放性,课程的设计活动应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的内容,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其次,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逐层性,学生主体的自主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英语语言习得过程是习得者语言自主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积极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语言习得的基本原则,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再者,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系统性,即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应当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位的整体开发、设计的教学形式,合理分配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训练,使各节课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深入,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寻求答案。所以说,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要建立“开放、逐层、系列”的方法,不仅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与活动为中心、发挥语言训练课的独特的作用,而且要能够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繁简、难易不同的语言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潜能素质。
3.建立滚动机制,制定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动态考核体系
许多研究表明,外在评价由于其自身的的特点,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不够,所起的评价作用有限。在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制定分级教学的配套措施以规避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出现的会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弊端。在实践中?熏应当明确规定建立相应的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动态考核体系,每学期根据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可能的话再重新分级。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为保证考试分级的公平、公正、可比性,学校在英语的考试方法上也必须进行细致的设计。同一级别统一试题,统一标准,使考试试题实现开放式,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
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是学校贯彻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分级教学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旧框架,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通过反思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操控过程,我们会发现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熏难以调动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熏那么优化教学资源,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愿望就不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2] 侯卫群.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和分级教学相结合. 外语教学,2006(10).
[3] 李炯英.从1 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山东外语教学,20019(1).
[4] 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外国语,1999(6).
[5] 李炯英.教师语言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1999.(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对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之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给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但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实是更好地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但是反思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操控细节和具体实践效果,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现分析如下。
1.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设计的单一性挫伤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
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教师备课具有特定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会过分依赖分级学生的整体性。因为分级教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英语教师把握英语教材、设计英语教学过程的单一性仍然会挫伤不同层次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分级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分级教学班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即使是同一层次也应当有更细致的分层,否则想当然地以为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整齐划一而采取确定单一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不会有太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纯粹的“分级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情况的把握忽略同一层次的差异性,教师备课的针对性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从特定分级出发来考虑分级学生的需求、确定授课内容固然是教学规律所需,但是分级教学后,教师对所教学生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否则,就必然会挫伤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
2.英语分级教学的负面心理“暗示”制约了语言习得本能的发挥
客观地说,分级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差异性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硬是把基础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那么教师从根本上说是难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进行授课。分级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学能的差异性,考虑到学生学能差异性的存在,就可以在不同起点分别进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分级教学中,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在A级班的大部分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进而制定目标并为此努力学习,固然可以发挥“罗森塔尔效应”。B级班的部分学生会产生负面心理“暗示”,进而产生自卑感。虽然有些学生会发奋学习争取早日转入A级班,但毋容置疑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灰色心理而停滞不前。尤其是对于分到C级班的学生而言,这种灰色的负面心理“暗示”更是显得特别突出,他们常常会感到失望,放松努力,进而会影响到其他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
3.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与具体操控有悖常规
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合作学习气氛。从本质上来说,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协作式学习对于人数众多的大班英语教学来说是促进学生语言技巧与技能习得的有效手段。英语学科协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者的水平与技巧、成员们明确的分工、互助共勉的气氛。但分级教学使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处于最佳的协作式学习环境。其实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级别终身制”的做法有悖教学常规,不仅挫伤自觉性,也由于缺少一些语言能力较强的同学作答疑员而使他们很难从同学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语言帮助。这样一来,英语语言学习任务完成得就比较慢,效率不高,学习上进步也就比较小。加之,英语分级教学后评价体系没有及时完善与更新,在英语实施分级教学后,测试方法仍然与传统模式相同。此类考试只能突出横向的对比,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纵向的对比,即过去和现在的对比,难以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
二、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规避的构想
1.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发展为潮流,多媒体教学介入英语分级教学过程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与英语分级教学的合理结合,不仅是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的自身需求,也是合理规避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有利于创造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便于课堂组织管理。在资金和师资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大班教学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通过英语分级教学形成的英语班,学生可能来自更多的自然班,但是大家的水平相差无几,有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以及与英语有关的集体活动,学生之间的感情与交流增加了,就容易开展英语教学,容易创造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多媒体介入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过程使得分级教学具有更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说多媒体教学为分级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2.建立开放性的逐层的系列的英语语言习得法
语言学习必须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分层次地指导学生确定英语语言自主发展的起点与目标,当然,学生英语语言的自主发展离不开英语教师的具体指导。首先,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开放性,课程的设计活动应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教育的内容,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其次,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逐层性,学生主体的自主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英语语言习得过程是习得者语言自主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积极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语言习得的基本原则,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再者,英语语言的学习应当具备系统性,即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应当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位的整体开发、设计的教学形式,合理分配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训练,使各节课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深入,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寻求答案。所以说,英语课程分级教学要建立“开放、逐层、系列”的方法,不仅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与活动为中心、发挥语言训练课的独特的作用,而且要能够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繁简、难易不同的语言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潜能素质。
3.建立滚动机制,制定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动态考核体系
许多研究表明,外在评价由于其自身的的特点,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不够,所起的评价作用有限。在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制定分级教学的配套措施以规避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出现的会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弊端。在实践中?熏应当明确规定建立相应的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动态考核体系,每学期根据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可能的话再重新分级。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优等生”和“差等生”。为保证考试分级的公平、公正、可比性,学校在英语的考试方法上也必须进行细致的设计。同一级别统一试题,统一标准,使考试试题实现开放式,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
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是学校贯彻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分级教学打破了教学模式的旧框架,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通过反思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具体操控过程,我们会发现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熏难以调动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熏那么优化教学资源,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愿望就不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 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2] 侯卫群.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和分级教学相结合. 外语教学,2006(10).
[3] 李炯英.从1 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山东外语教学,20019(1).
[4] 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外国语,1999(6).
[5] 李炯英.教师语言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1999.(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