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要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辅导员首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情况,充分地了解学生;其次,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真诚地理解学生;最后能在感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理性的正确指导。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情感互动 理性指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建立清晰的辅导员工作思路和理念的必要性。在此,我想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切身感受,就建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我以为辅导员与学生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可以明白体现为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各种专题教育,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学生党支部和班集体,做好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等。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我们不仅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而且是学校管理的干部;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所以作为辅导员,无外乎就是要和不同的学生交流和沟通,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构建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呢?我感到下面的做法值得交流。
首先,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充分地了解学生。
在中小学时期,学生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阶段,所学习的也是社会教育所要求具备的必需知识,生活上有家长给予广泛的辅助和指导,因而孩子心理上几乎不存在大的困惑和障碍。而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定型时期,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学生远离家门,一方面需要自主自理生活,要适应社会和集体生活,另一方面,他们所学习的又只是专业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他们时常要面临着诸如人生方向、价值判断、学习、生活、情感以及就业等问题的困惑。再加上个人差异、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社会的各方面影响,使得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时,辅导员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明确他们的心理所需,才可以“对症下药”。
我今年担任了新生辅导员,就感到新生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生活的自主管理方面,单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就让许多新生无法适应。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不少学生的“高等数学”一门挂了科,我找他们交谈,帮他们一起寻找原因,发现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学习上一下子失去了压力,失去了有效的方法所致。一个学生写了一份书面交流给我:“在高中时,老师总是说再苦再累也要考上大学,因为大学很轻松……大学和高中不同,老师不会把你叫去问你是否听懂了,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且上课节奏也快,沿用以前上课的方法,往往听、记不能两全……”学生在高中时多半是家长和老师催压着学习,基本上都是被动学习,而大学的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需要一定的自觉性,于是不少学生“跌跟头”了。之后,我和班主任一起合作,重点就学习方式的转型问题和学生座谈,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有了较好改变。
其次,进行师生情感互动,真诚地理解学生。
随着高校的大力扩招,大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也渐渐趋于一般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常常使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现象蔓延到了高校。一方面学生积累的知识比以前更丰富了,视野也更宽阔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感情世界却逐渐变得狭隘了。讲求实际,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过重;强调自我,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失落。他们对于精神的追求缺乏动力,理性慑惧于盲从,把诚实守信视为“呆板”,把愚昧无知看成了“时尚”……对这些问题,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情感的沟通。
开学后不久,有一个学生主动找到我谈心,她说:“昨天,我们宿舍开了一个会,大伙基本都批评了我,说了我很多缺点,我现在真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集体生活能力的人……”说着说着泪珠落下来了。通过详细的交谈,我知道了原委。原来这个女孩有时说话很直率,不经意会说出不妥的话,同宿舍的同学批评她不会说话;另外,这个女孩觉得自己高考没考好,一开始就立志考研,所以就多半时间在宿舍学习,而别的同学谈明星谈服装谈游戏,她都一概不知,显得很不合群,被同学批评为“不适合集体生活的人”。有的同学还私下议论她是死读书,不可能有好成绩的……所有这些情况使她陷入了困惑和苦恼当中。我能理解她的处境,我坦诚地和她交流我的想法:与人交流谈话确实是要慢慢学会说话的艺术,可以把同学的批评当着动力来慢慢锻炼自己;至于学习上,不用怀疑自己,自己认定了目标就坚定地走下去,不必盲从别人的兴趣,不妨尽可能地到教室学习,彼此都方便……谈话是在她的笑容里结束的。过了些日子,我再问她的心情,她开心地说:“老师,我现在和同学好多了,那些问题也不困扰我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交流沟通需要彼此真诚和信任,尊重学生,要理解、关心、激励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要以朋友的身份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实做到真情疏导、亲情关爱、实意帮助,才能达到关系和谐、感情融洽。
最后,在真情中给予理性的指导,正确地帮助学生。
在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构建中,辅导员光是情感互动,理解学生还不够,还要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理性地指导学生,帮助他解决问题,更要帮助他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要感性和理性并举。“感性的海水,理性的风向”,也只有在感性的海水中融通双方,行驶的船儿才能在理性的风向中驶向理想的彼岸。因为辅导员教育的对象是充满理想,热情洋溢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他们有着每一代人都曾有过的梦想和激情。辅导员应该根据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在理性的管理中投入感性成分。而对这群感情丰富,个性自由的学生,情感是拉近师生和谐关系的最直接的催化剂,而理性才是指引他们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保证。因此,辅导员要用真诚的情感营造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同时还要用理性的思考和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在上一个事例中,也可以看出理性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学习了很多书本知识,而对社会的认识较少,社会经验欠缺。如何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辅导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在实际工作中更是重要,因为这种关系不仅能更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使辅导员的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情感互动 理性指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深感建立清晰的辅导员工作思路和理念的必要性。在此,我想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切身感受,就建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良好关系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我以为辅导员与学生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可以明白体现为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组织各种专题教育,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学生党支部和班集体,做好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等。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我们不仅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而且是学校管理的干部;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所以作为辅导员,无外乎就是要和不同的学生交流和沟通,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构建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呢?我感到下面的做法值得交流。
首先,准确把握学生情况,充分地了解学生。
在中小学时期,学生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阶段,所学习的也是社会教育所要求具备的必需知识,生活上有家长给予广泛的辅助和指导,因而孩子心理上几乎不存在大的困惑和障碍。而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定型时期,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学生远离家门,一方面需要自主自理生活,要适应社会和集体生活,另一方面,他们所学习的又只是专业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他们时常要面临着诸如人生方向、价值判断、学习、生活、情感以及就业等问题的困惑。再加上个人差异、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社会的各方面影响,使得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时,辅导员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明确他们的心理所需,才可以“对症下药”。
我今年担任了新生辅导员,就感到新生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且不说生活的自主管理方面,单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就让许多新生无法适应。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不少学生的“高等数学”一门挂了科,我找他们交谈,帮他们一起寻找原因,发现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学习上一下子失去了压力,失去了有效的方法所致。一个学生写了一份书面交流给我:“在高中时,老师总是说再苦再累也要考上大学,因为大学很轻松……大学和高中不同,老师不会把你叫去问你是否听懂了,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且上课节奏也快,沿用以前上课的方法,往往听、记不能两全……”学生在高中时多半是家长和老师催压着学习,基本上都是被动学习,而大学的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需要一定的自觉性,于是不少学生“跌跟头”了。之后,我和班主任一起合作,重点就学习方式的转型问题和学生座谈,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有了较好改变。
其次,进行师生情感互动,真诚地理解学生。
随着高校的大力扩招,大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也渐渐趋于一般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常常使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现象蔓延到了高校。一方面学生积累的知识比以前更丰富了,视野也更宽阔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感情世界却逐渐变得狭隘了。讲求实际,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过重;强调自我,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失落。他们对于精神的追求缺乏动力,理性慑惧于盲从,把诚实守信视为“呆板”,把愚昧无知看成了“时尚”……对这些问题,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情感的沟通。
开学后不久,有一个学生主动找到我谈心,她说:“昨天,我们宿舍开了一个会,大伙基本都批评了我,说了我很多缺点,我现在真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集体生活能力的人……”说着说着泪珠落下来了。通过详细的交谈,我知道了原委。原来这个女孩有时说话很直率,不经意会说出不妥的话,同宿舍的同学批评她不会说话;另外,这个女孩觉得自己高考没考好,一开始就立志考研,所以就多半时间在宿舍学习,而别的同学谈明星谈服装谈游戏,她都一概不知,显得很不合群,被同学批评为“不适合集体生活的人”。有的同学还私下议论她是死读书,不可能有好成绩的……所有这些情况使她陷入了困惑和苦恼当中。我能理解她的处境,我坦诚地和她交流我的想法:与人交流谈话确实是要慢慢学会说话的艺术,可以把同学的批评当着动力来慢慢锻炼自己;至于学习上,不用怀疑自己,自己认定了目标就坚定地走下去,不必盲从别人的兴趣,不妨尽可能地到教室学习,彼此都方便……谈话是在她的笑容里结束的。过了些日子,我再问她的心情,她开心地说:“老师,我现在和同学好多了,那些问题也不困扰我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交流沟通需要彼此真诚和信任,尊重学生,要理解、关心、激励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去,要以朋友的身份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实做到真情疏导、亲情关爱、实意帮助,才能达到关系和谐、感情融洽。
最后,在真情中给予理性的指导,正确地帮助学生。
在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构建中,辅导员光是情感互动,理解学生还不够,还要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理性地指导学生,帮助他解决问题,更要帮助他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要感性和理性并举。“感性的海水,理性的风向”,也只有在感性的海水中融通双方,行驶的船儿才能在理性的风向中驶向理想的彼岸。因为辅导员教育的对象是充满理想,热情洋溢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他们有着每一代人都曾有过的梦想和激情。辅导员应该根据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在理性的管理中投入感性成分。而对这群感情丰富,个性自由的学生,情感是拉近师生和谐关系的最直接的催化剂,而理性才是指引他们顺利到达理想彼岸的保证。因此,辅导员要用真诚的情感营造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同时还要用理性的思考和方法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在上一个事例中,也可以看出理性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学习了很多书本知识,而对社会的认识较少,社会经验欠缺。如何使他们在大学期间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辅导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在实际工作中更是重要,因为这种关系不仅能更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使辅导员的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