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经深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1分钟,立即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而治疗组的60例患者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现抽取10ml血液,然后再从这10ml血液中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与此同时,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9ml作为研究样本,临床观察对比患者的血生化、肝功能、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常规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非常接近,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常规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相差较多,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先抽取10ml血液,然后再从这10ml血液中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对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作为最优化的采血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血液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57-01
  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经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血生化或者是肝功能等的检测[1],那么在检测时就需要进行采血。临床上对一些病重的患者采血时一般都通过深静脉输液进行采血,但是不同的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引起的血液结果检测不同,因而对患者的治疗造成的影响就比较大。下面本文通过对在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进行治疗的120例经深静脉输液患者采血不同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最适合的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方法。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用的患者均为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经深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患者,年龄41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1.1±2.7岁;对照组60例患者,龄41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9±4.1岁.当然在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之前,已经进行了常规的检测,两组患者体质也进行基本检测,确保不会出现病变以及贫血,也不会出现特殊的过敏体质、药物过敏等症状,同时也已经排除了肾脏、心脏、肺部疾病等患者的存在。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择颈内、锁骨下及股静脉尽心穿刺输液[2],然后在输液处留针,通过在此处街上延长管,然后对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等進行检测。其中血常规的检测主要是血小板数量、白细胞数量等;血生化的检测主要是血钾、血钙、血钠、血尿素氮等的含量;肝功能的检测主要是血糖、胆红素、碱性磷酸酶[3]的检测。对照组60例患者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1分钟,立即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而治疗组的60例患者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先抽取10ml血液,然后再从这10ml血液中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与此同时,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9ml作为研究样本,对三组患者的血生化、肝功能、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记录。然后对比三组患者的检验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非常接近,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相差较多,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先抽取10ml血液,然后再从这10ml血液中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对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作为最优化的采血方式。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经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血生化或者是肝功能等的检测,那么在检测时就需要进行采血。通常会选择在患者的颈内、锁骨下及股静脉尽心穿刺输液,然后在输液处留针,通过在此处接上延长管,然后对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等进行检测[4]。但是经常性的在患者的颈内、锁骨下及股静脉尽心穿刺,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比如引起患者身体的肿胀等,这样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都带来很大的负担,对患者的治疗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开始找寻新的采血方法来进行对患者的采血检测。
  通过采用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患者的部分血液进行检验的这种方法,就可以快速地提高采血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病情恶化。本文两组试验和常规的采血试验结果来进行比较,结论是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常规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非常接近,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常规在患者的非输液位置浅静脉处采血的血液检查结果相差较多,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针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在经深静脉输液停止后,先抽取10ml血液,然后再从这10ml血液中采血9ml作为检测样本,对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等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作为最优化的采血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同时采用采用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患者的部分血液进行检验的这种方法不会对病人身体造成其他的伤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从而明显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也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引起患者的痛苦。该采血方法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和市场的肯定,也被大众所认可接受。因此,采用采用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患者的部分血液进行检验值得在临床上不断地推广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木英,陈进文,陈幻,王跃军,车红英,陈旭虞,劳攀德,何芳,宋丽萍.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03):199~202.
  [2] 刘军.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3):161.
  [3] 张冬梅.浅析经深静脉输液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428~429.
  [4] 周木英,陈进文,陈幻,劳攀德,何芳,宋丽萍,裴连花.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常规和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1):1919~1920.
其他文献
【摘 要】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较为复杂,不像成年人表现得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儿童患者几乎没有自我护理能力,也没有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等等,一切都要靠护士和家属,因此,护士和家属需要十分了解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采取合理可行的诊治措施,使得儿童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儿童患者 心理特征 诊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个性化护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的手术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眼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摘 要】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82例(84眼),术前使用抗眼压药物,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记录84眼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和眼压等指标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7-01  目前,冠心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心脏猝死是心血病专业的重点,减少心脏猝死,提高救治率是关键,但心脏猝死在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中为数不少,因此不要等到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时才开始治疗,应当积极筛查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及早的针对猝死的诱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减少心脏猝死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