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了呵护心灵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提示:学生的问题要解决,学生的心灵也要呵护。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冬季越野赛了,选手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没入选的也跑前跑后异常兴奋。这时,一个学生悄悄告诉我:“王老师,新迪哭了。”我不禁一愣,心想:这个淘气包,真不让人省心,平时不好好学习,还经常违犯纪律。在这关键的时候,又捣什么乱呀?
  静了静心,我找到新迪:“新迪,你这是怎么啦?”
  “王老师,我也很想参加比赛!”他抹了一把眼泪,眼里透着的那份强烈渴望让我不禁为之动容。
  “哦?那你选拔时为什么不好好跑,争取机会呀?”我问。
  没等新迪回答,旁边的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原来,他本来有实力跑到前五名的,中途不小心被同学绊倒了,所以才落了选。
  我心里一动:嗯,如果让新迪参加比赛,对他是不是一个教育机会呢?可是名额是固定的,让他上,让谁下来呢。
  我瞟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高志远,眼前一亮,他是班长,不如让他做一下让步。我上前摸了一下他的头,小心翼翼地问: “你是班长,锻炼自己的机会还有很多,这一次你把机会让给新迪怎么样?”志远一听,眼圈立刻红了:“老师,我也想参加,为了这次比赛,我在家里练了好久了。”
  看样子不能勉强班长了。
  不然就找体育老师商量,加一个名额?可是体育老师说,新迪可以参赛,但是要把我们班跑得最慢的那个学生撤下来。
  左右为难之际,一个老师拎着相机从我前面走过去。我灵机一动,赶紧叫过新迪来对他说了一通悄悄话。新迪听完直点头,接着就给我来了个立正敬礼:“得令,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比赛开始后,大家就在赛道外侧的场地里看到一个奔跑忙碌的身影。只见他一会儿在赛道旁给队员加油,一会儿在外侧给高志远等队员领跑,一会儿又抄近路跑到前面位抢拍照片……不用说,这个忙得不亦乐乎的人就是新迪了。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都好奇地凑过来围着新迪看照片,边看边啧啧地称赞。运动员们也陆续回来了,班长高志远亲昵地给了新迪一拳说:“嗨,咱们班得了总分第二名。今天多亏了你给我们几个领跑,新迪,你太给力了!”我也扬着手中的相机说:“今天咱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新迪功不可没,而且完成任务特棒!我准备把他抓拍的精彩镜头在班级里办个‘新迪摄影展’,到时请大家一起围观啊。”同学们热烈欢呼起来,新迪的脸红了,他抬起胳膊擦着额上的汗,脸上明灿灿的笑容在绽放,眼中自豪洋溢,仿佛比自己上场得了奖还要高兴。看着欢腾的孩子们,我也灿然微笑,心中流淌着一份暖暖的感动……
  这件事最终圆满解决了,但反思其过程还是有点后怕:如果我草率从事,结果就是把班长或者跑得最慢的孩子拉下来。即便班长被迫让步,他也会心有不甘,满肚子委屈;如果把班上跑得最慢的一位同学拉下场,那么,这等于在否认这位同学的努力与付出,他的心灵又将遭受到怎样的蹂躏呢?
  我庆幸自己能真切地在乎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受,更庆幸自己在紧要关头还能灵机一动,既让新迪间接圆了自己的心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没有伤害到另一颗纯真的心灵。其实,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突发事件,要有效解决这类事件,着眼点不仅要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还要放在解决的过程中如何呵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受到教育上。这需要我们的教育智慧。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呵护心灵”成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以此来成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都体验到成功,欣赏到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饮料纸基包装行业共同创立全球饮料纸基包装回收和环境联盟(The Global Recycling Alliance for Beverage Cartons and the Environment,以下简称GRACE或联盟),致力于在全球
期刊
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经常思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我们究竟要留给他们什么?哪些是我们教育人必须坚守的?哪些又是我们需要避重就轻的?  王老师的这种“泄题”方法,也许从教育的诚信、公正来说是不可取的。但是,教育有时没有非此即彼的绝对。兴趣和考试,孰轻孰重?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如果孩子在老师这样的指点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留美教育学硕士。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品牌学校不仅有很多外显于形的优秀品牌表现,还有很多好似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优秀品牌内涵。这些品牌内涵在学校的发展中得以不断积累传承,成为品牌学
人物档案:郭燕红  北京十二中历史教师,北京教育考试院高中会考评价课题组历史学科组长,北京教育学院首届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中共第十一届北京市党代会代表,丰台教育学院兼职教研员。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等荣誉。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历史学科教学带头人。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
刘文典(1889—1958)  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庄子研究专家。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早年投身革命,曾任孙中山秘书。后致力于学术,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抗战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学识渊博、学贯中西,代表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杂记》等。  民国一代大师,大多兼具渊博精深的学识与狂放不羁的个性
学生的自信从哪里来?影响人的自信因素不外乎是外因和内因两种,其中的外因是条件,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泄题”只是外因,充其量是旁门左道,不能激活学生的正能量,也不会激活学生的自信因子,即使有作用也不会持久。  “泄题”,可能会遭到学生的“误解”,这不但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会影响教师的美好形象。学生面对老师的“泄题”,可能在1-2次后,会感觉到自己学习成绩进步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自然地
“后进生”、“边缘生”并不是学生本身的标签,而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中逐步地为他们贴上去的。当他们高举小手想发言的时候,老师视而不见;当他们没有完成如山的作业的时候,哪怕只有一道是错的,也会遭到指责;当他们的成绩一败涂地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的嘲笑更让他们无地自容;当家长会上,老师“狠铁不成钢”地当着家长的面宣布成绩的时候,他们的一点自尊被彻底击碎……自信心就这样一步一步地
大军是班级第一高个子,但却一直弓着背和人说话,不是因为他为人谦恭,而是因为他缺乏自信。当老师与他目光相对时,他总是目光游离,回答问题也总是结结巴巴,不敢大声发言。由于无法畅通地和同学及老师进行交流,成绩自然不是很好。  一天晚自习课我巡视教室时,发现大军正专注地做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把手藏在课桌抽屉内玩魔方。我伸出手,大军哆嗦着交出了魔方。我惊讶地发现:魔方的六面就快要被还原了。没有说什么,我
2006年3月16~17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司业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丽丽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推进业务转型,开拓优质市场,努力提升公司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