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早操现状与改革探索

来源 :搏击·体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早操制度曾对增强学生体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复同样内容的广播体操,造成了早操形式和内容的陈旧机械,无法激发当今大学生养成早起锻炼的欲望。文章分析了早操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及原因,探究其在高等院校推广落实的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早操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14-02
  早操人们通常理解为广播体操。我国从1951年颁布第1套大众广播体操开始至2011年已颁布了9套大众广播体操。广播体操,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1 广播体操的过去和现状
  1.1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广播体操的回顾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广播体操是我国大众体育的中心内容。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经费不足,体育器材、设备有限,开展其它体育运动项目困难很大,而普及广播体操要求条件较低,只要有一块空地就能开展,不需要昂贵的器材和复杂的设备,故而广播体操非常普及。在当时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那时,每天早晨和上午10点钟左右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各行各业、特别是学校做广播体操的人群到处可见,放广播体操的喇叭声此起彼落,非常壮观。广播体操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固定节目,每天需要向全国播放几次。在那40多年中,广播体操是全国人民,尤其是大、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和形式,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广播体操的普及程度,每天参加做操人数的多少,做操质量的优劣作为衡量、评选每个单位群众性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是大家公认的条件。只要广播体操坚持天天做、质量高就有可能评为省、市甚至全国的开展群众性体育工作的先进单位。在那些年代里,广播体操曾在普及推广大众体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 广播体操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
  对我国群众体育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广播体操,而今除了大、中、小学校还坚持做外,对于广大群众来讲已成为遥远的事情了。就是目前仍坚持做广播体操的各级各类学校,广播体操也早已成为大多数学校体育工作中最难组织、费劲最大、效果最差的部分。做广播体操不管大、中、小学,都在作息时间上有明确严格的规定,要求天天做,有强制的因素存在。但实际效果比较差,许多学校,不少学生做广播体操时,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懒懒散散,吊儿郎当,迟到缺勤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时间一长学生们牢骚满腹,教师管理也非常困难,如果哪天因故宣布不做广播体操,那天早晨操场上绝对不会出现自发做操的学生,当天睡懒觉的学生一定多了,吃早饭的学生肯定少了,上午第一节课迟到的学生成倍增加了。长期以来,学生对多年重复做同一套广播体操感到厌烦,“出工不出力”是各校做操的普遍现象,“应付差事”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学生做广播体操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是典型的被动体育已是不争的事实。
  1.3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1.3.1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体育观念发生着变化
  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健身运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以前只是少数专业运动员参加的运动项目,现已普及到人民大众。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项目的增多,使得统一集体性的广播体操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特别是广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日益高涨的需要。
  1.3.2 广播体操的基本特征,造成了一套操很难满足所有参加锻炼人的需要
  由于受做广播体操对象年龄跨度太大和人数过多等因素的限制,形成了简单的徒手动作整齐划一的队形,鲜明、较慢的节奏是广播体操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做的第9套广播体操,整套广播体操用时不长,动作舒展,节奏较慢,动作少,重复次数多,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有一定锻炼价值。但对学生,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来讲,长期做运动量不大,动作不够新颖的第9套广播体操,已不能满足他们喜欢的能体现娱乐、休闲、力量、健美、个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2 提高早操效果的对策
  早操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师生精神面貌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延伸与补充。各兄弟院校之间,早操只有做的好坏之别,做的质量优劣之分,没有哪个学校不做早操的。也就是说现阶段所有学校既不管学生愿不愿做早操,也不考虑做早操的实际效果如何,各校必须天天坚持做,本院就是这样要求的,学生春夏秋冬也是这样执行的,但做操的质量一直不很理想。多年来学院领导和学生处及体育部教师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本院早操的状况。因为早操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不是组织方法,不是队列队形,而是本院早操的内容,增加一些符合学生自身身体条件和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从而使学生自觉的参加早操活动。
  2.1 落实素质教育
  师生共同编制自编操,把自编操作为提高早操质量的“突破口”。白编操是指根据本班或本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编制不同操的一般原则,由体育教师和各班学生,共同创编新颖、独特的武术操、搏击操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班、系自选式早操
  多年来重复做同样内容的广播体操、造成了早操的形式和内容的陈旧机械,无法激发现今大学生养成早起锻炼的欲望。本院学生的早操怎么样组织,如何发挥早操的真正作用,笔者认为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参加早操锻炼效果一定会好。设想如果每天早操时,各院学生做着自己设计创编的运动量稍大、充满活力突出学院、班级风采运动项目时,那场面何等生动活泼。
  2.2.1 自选式早操的内容与形式
  根据本院的现有条件,也可以请体育专业高年级学生任辅导员,从学生需要实际出发,根据气候条件、场地器材、兴趣爱好,以班为单位或喜欢同一项目的学生分组锻炼,这样组成的队、组一般来说全身心投入锻炼的劲头更高。自选式早操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专门负责考勤的人员、体育教师、有关处室、院领导要督促并不定期的抽查。
  2.2.2 自选式早操的作用
  自选式早操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符合学生们心理、生理特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较理想的锻炼效果。
  3 早操内容安排
  由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等单位推广普及的第9套广播体操对于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加强集体主义观念有一定作用。根据笔者的调查表明,学生们开始学习第9套广播体操时也有兴趣并无反感,只是多年多次重复感到厌烦。如在安排早操计划时不要千篇一律,把包括第9套广播体操在内的多项体育内容交替进行,既包含锻炼效果好、满足学生兴趣的项目,又有动作简单、能培养学生集体精神的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活动,在兴奋中完成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操计划表(见表1、表2)
  4 合理掌握早操运动量
  适度进行早操锻炼,才能增进健康,否则适得其反,影响一天的学习和工作:(1)早操运动负荷过大,产生疲劳,易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2)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气温低,大运动量锻炼,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3)由于早操多为空腹锻炼,运动时受冷空气刺激,运动量大会引起胃部胀痛和肌肉痉挛。(4)避免做剧烈活动(脉膊超过每分钟140次以上),早上时间少,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受伤。
其他文献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效适应社会的标志.当前多数大学生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拥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但也不乏存在交往范围狭窄,人际交往物质化、虚拟化等一系列的
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口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当然很多,首先是高考基本不考口语,导致师生的不重视.其次班大人多,没有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但是,这应该不能成为我们忽视英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探讨实现职业中学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从维熙、张贤亮为代表的作家以监狱、劳改农场等环境为切入点,真实再现了极左风暴知识分子、共产党人身心的摧残。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不仅对恶劣的政治环境进行声讨,也从人性角
宁是我同事,比我大五岁,人长的好漂亮,一直剪着童花头,整齐的刘海下有一双温柔的大眼睛.宁不愿我喊她姐让我直接喊名,我也不想喊姐,在我眼里,她就是个大洋娃娃.我喜欢她,她比
本文从电网建设与电力企业的四个重点方向:特高压、智能电网、新一轮农网改造、国际化,以电力行业需求大量人才为着力点,在对高职毕业生数量需要,新设备、新技术对高职毕业生
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民族,据统计四川彝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我爱兰花,且有别样的感情.rn记得十八岁那年,我在师范读书,有一天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一幅兰花的照片,那微黄的花瓣,翩然欲舞;那青翠如带的叶子,静默安详.照片上还配一首
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结合部位,它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作为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应根据职业
本文对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