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5—6岁幼儿自觉的亲社会行为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社会行为的发展表现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行为”等。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其今后融入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从幼儿3岁入园开始,教师都已经从各方面对幼儿进行着亲社会行为教育。5-6岁时期,通过两年来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和家庭成员的影响,一般都能正确说出一些亲社会行为的准则。比如甲说乙不和他玩,丙会说“大家好朋友,一起玩嘛”,可是一旦丙遇到类似情况,也会告诉老师说“他不和我玩”。……这就说明,大班幼儿在思想上已经知道亲社会行为准则,可是生活中还不能自觉地以这些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加强培养幼儿自觉的形成并且能够主动帮助同伴形成亲社会行为,是我们幼儿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
  下面就培养5-6岁幼儿的同情、安慰和帮助、分享与合作等几个亲社会行为进行着重描述。
  一、用故事来培养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幼儿普遍具有同情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情的对象会日益扩展,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我给孩子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让他们感受童话故事中小女孩的经历,尤其是对比新年热闹的气氛,更显出小女孩的悲惨。这个故事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给小女孩送衣服,有的还说要请小女孩到自己家过年,吃好吃的东西。我用沉痛的表情告诉他们说这是已经很久的故事了,小女孩已经冻死在街头,我们再也帮不到她了。这时,朱云舒小朋友流着眼泪说:“她太惨了。”看到朱云舒哭了,好几个女孩跟着也掉了泪。朱云舒的行为带动了其他幼儿产生自觉的同情心。
  二、以同伴为榜样学习安慰别人
  小班幼儿可以通过同伴的面部表情、言语或肢体动作等来觉察他人的情绪,并且猜想对方的心思。比如甲幼儿告诉老师说“乙幼儿哭了,他想回家”;中班幼儿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试图了解造成他人不良情绪的原因。比如甲幼儿告诉老师说“乙幼儿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他想妈妈了”;而5—6岁幼儿不但会询问原因,还会进行分析。比如上述同样的事发生在我班幼儿大班时期,翟问希告诉老师说:“李雨嘉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他想妈妈了。我跟他说在幼儿园乖乖的,下午妈妈就来接你了。然后他就不哭了。”翟问希小朋友是我班在日常生活中最懂事的女孩,在大班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其察言观色的能力胜过别人。看到人眉头一皱就会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翟问希的行为被我作为典范来跟幼儿讲,孩子们都非常赞同她的做法,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纷纷效仿。一旦班上有小朋友情绪不好了,往往会有几个孩子去安抚慰藉。
  三、主动乐意帮助别人
  小班、中班幼儿已会自发地帮助别人,但一般期望别人表示感谢或得到赞许和奖励。5-6岁时,幼儿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行为,如,主动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放入垃圾箱,看到别人的物品掉落在地会帮助捡起来,会主动借油画棒给同伴,等等。幼儿升入大班初期,通过刻意观察,我发现幼儿这些行为大多数是发生在老师看着的地方,也就是说如果幼儿看到老师没注意他那地方,他也许不一定做这些事。为了培养幼儿自觉并自愿地有帮助他人的行为,我在班上设了帮助有奖:每一次有帮助别人的行为发生后,由被帮助人告诉老师,证实后,奖励一美丽贴纸。这样一来,幼儿帮助别人就不再看老师目光了,纷纷自觉地帮助同伴。到了大班后期,孩子们都乐意互相帮助,得到的贴纸贴满了椅子靠背和画袋。
  四、在晨间游戏中实现分享
  华东师大张明红教授指出:4-5岁,幼儿产生“均分”意识,即他们的分享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比如分享后要求对方一定要有所回报。这一阶段的分享行为还具有对象性的特征,幼儿往往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分享。到了5-6岁时期,幼儿表现出“慷慨”的分享行为。这时,他们出现分享行为的动机或是希望分享能带来快乐,或是出于对社会规范的遵守。虽然动机不同,但都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描述了不同年龄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其中5-6岁: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所以,5-6岁幼儿的分享,不仅表现为玩具大家玩、好东西大家分享,还应该表现为将自己的快乐与同伴分享。
  为了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分享意识,我班将星期五定为自带玩具日。每到星期五,早上幼儿带来自己家里喜欢的玩具,邀约同伴一起玩。在这样的玩耍游戏中,幼儿体会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都乐意将自己最好的玩具展示在同伴面前并以邀约同伴一起玩耍为乐。分享的快乐在星期五早上体现得最为浓烈。
  除了玩具的分享,还应该有将“使自己高兴的和感觉有趣的事”与大家分享。所以,在餐前谈话和故事活动中,我们往往请几个幼儿将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或者觉得有趣的事当众讲出来,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他的快乐和趣事。在这一活动中,周柯樵、徐越、黄子恒、赵禹儒等幼儿最为积极,每天都争取分享。到后来,希望分享快乐和趣事的幼儿越来越多,不得不由老师安排轮流分享。
  五、利用棋类游戏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
  小班幼儿最为明显的是独自活动,中班幼儿开始出现合作行为,但很少有自发的合作行为,往往是在教师组织安排的小组活动中进行合作。大班幼儿由于同伴交往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但大班初期,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问题,还不大会自己解决。《指南》对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合作行为的典型表现作了如下描述和要求:5-6岁: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更加频繁,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面临严峻形势。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完善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营运的策略:通过优化投资管理模式,优选投资工具,建立一个效率优先的
【摘 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合作学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  下面就谈谈我几年在体育教学中的经验或是做法:现在学生都是大班额的多,学校的场地和器材都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