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不可“忽略”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et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刊2011年第2期刊登了李军亮老师的一篇文章《“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展读之余,引发了我的思考,很想借此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一些做法。
  首先,对“略读”课文的定位,容易诱发不少误解,最典型的是当下在“略读”课文处理上少数教师的态度不积极,引发学生不重视。文中有些提法不足以引导人们走出这些误区。
  误区之一,“略读”课文应该“读的简略”。精读和略读不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精读的另一面应该是“泛读”,传统精读课文的任务在于“示范”之读,为此它需要借助师生的互动,最大程度地向学生展示学习其他课文的思路、方法,而泛读则是更广层次的阅读,它不需要字字计较,而求读的广泛,取其精髓而如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强调每有会意时的阅读的愉悦。至于课文之略读,我看视为“扶读”或“助读”更为妥当,略读课文不是“不花气力的大略的读”,更不是教师不加指导学生浅浅的读,而是在相对较少的时间内(一般一课时),通过教师的扶助,对课文在某一方面力求有所突破的阅读。据此,“略读”课文便可定义为“有限精读”。
  误区之二,精读课文是重要的考点,而略读课文相对次要。于是略读课文成了功利性阅读的重灾区。按照考什么就教什么的逻辑,不少教师语文课往往止步于几篇“重点课文”反复讲,反复练,诚如文中所说的“敲骨吸髓”式的精读,务必使学生烂熟于心。而对于略读课文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勾画几个生词,提出一两个问题,甚至还向学生坦言“不是考点”,只作了解即可……略读课文完全成了可有可无的小玩意,在功利性阅读面前,它成了精读课文的陪衬,成了语文课文中的“鸡肋”,种种情况,在毕业班则更是愈演愈烈。
  笔者认为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上,课文无论“精读”还是“略读”同等重要。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常常把它们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两块重要阵地,略读课文决不能讲得肤浅,读得简略,更不能忽略不计。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我注重以下方面:
  
  一、“略读”课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略读课文教师讲得少,但学生却必须全神贯注,使出浑身解数,更加自由地贴近文本从而解读文本。前些时候我教学略读课文《石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郭沫若这篇散文文质兼美,是散文中的精品——你能读得简略吗?教学这篇课文,我从前面的精读课文《白杨礼赞》复习入手,归纳抒情散文的赏析技巧,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已有积累,自选角度从一方面突破课文,这个放手的比照教学,学生有的赏析美句,有的从《白杨礼赞》结构和象征意义上类推揣摩本文寓意,学生自主学习热烈,课堂讨论的氛围不亚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有时可以上成汇报课、展示课、讨论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综观这节课,教的并不简略,在散文的立意方面不少学生还有自己全新的见解。我常常赋予略读课文一个使命,让它“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本单元的复习或是拓展的抓手,在复习中,本单元的重点被全方位地烛照出来,而阅读拓展课则借助于略读课文作本单元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因为这样的课堂教学综合性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梳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又怎会处理的简略呢?
  
  二、追求略读课文的定向突破。处理略读课文不必像精读课文那样“瞻前顾后”,这个重点,那个难点,略读课文不追求“招招致命”,而追求“一招破敌”,即要求一堂课有限的教学目标被“强势”突破。如教学略读课文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因为前面已经精讲了朱自清的《背影》,教学这篇文章,我重点讲授“一波三折”式的文章结构——至于小说其他艺术成就则“留白”于课后——课堂全力主打“结构牌”并当堂训练拟写作提纲,让一波三折式的结构在学生内心烙上深深的印记。
  
  三、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前面说过精读课文在于“范读”,而成功的略读课文在于“引读”。课内略读课要善于“留白”。阅读教学有时是有缺憾的,课堂呈现的空间和时间总是有限,略读课文则不必追求面面俱到。一篇《父母的心》,川端康成的“紫色的哀怨”哪是一节课几分钟能说的了的呢。说不能面面俱到,那就要使出千般手段,调动学生课后阅读的热情,如果学生能在课后找寻这种哀怨,这节课就是最大的成功了。教学《呼兰河传》节选(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我就上成了汇报课。要求学生假期自读原著,课堂展示:作者的童年美吗?作者的童年快乐吗?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想、去写,并将他们的答案装订成册下发,而我的略读课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这样的略读课教师所费的心思并不少,在呵护学生阅读热情上因为无所“羁绊”,略读课文反而更加大有作为。
  总之,略读课文之于精读课文,更不能读得肤浅,从而放弃了一块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的重要阵地。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都不可忽略。
  (作者单位:高邮赞化中学)
其他文献
相信不少人尝过腿抽筋的“酸爽”滋味。特别是老年人会经常发生腿抽筋的情况,尤其是夜间寒冷,腿抽筋的情况更为多发。那么,怎样急救?又应该怎样缓解此类情况的发生呢?   老年人夜间小腿抽筋,特别是体弱与营养不好的老年人最易发生。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夜间小腿抽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又称为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所致。   据介绍,低钙血症是血钙低于正常值的现象,属于钙代谢紊
承受封建贞洁观念压制的女性千千万万,为何祥林嫂的命运显得如此让人叹惋?笔者认为,主要是源于祥林嫂对造成自己不幸命运的封建“贞洁”观念的怀疑与抗争。她在鲁镇这个“误入的世界”不断强化其“罪感”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自我“失贞”的惩罚,生存的无意识又召唤她去质疑。外在强化与内心质疑形成巨大的漩流,让祥林嫂沉溺于两种对立意识的矛盾中,丧失了辨别能力,进而失去了对生存的渴望。  因此,可以说鲁镇强化了祥林嫂“
现代人对眼睛的保护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孩子学习压力大,眼睛容易近视;上班族面对电脑的时间增多,导致眼睛疲劳;老年人眼睛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那么如何正确保护眼睛呢?   1.预防外伤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眼睛受到外伤的机会很多,除了一些机械外伤外,其他诸如化学物质、特殊光线(如紫外线、红外线、X线等)、高温和寒冷等,都可以使眼睛受到损害、发生近视。因此,外出时避免去风沙大、灰尘多的地方。 
每年四五月份枇杷陸续上市。成熟的枇杷黄灿灿的,剥开果皮,露出嫩黄色的果肉,轻轻咬一口,甘甜的汁水便溢满了嘴。枇杷不仅味道甜美,营养价值也是极高的,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但枇杷偏凉,不能多吃,每天的食用量应控制在6个以内。  枇杷富含多种营养素,其含有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枇杷胡萝卜素含量在水果中可以排到前三名。它的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高,有助于保护视力,增强暗适应
献给不安分的世界里目光始终坚定的灵魂。  ——题记一  不是所有的现职领导会都要开得庄严神圣、一团和气。十几年前看台湾议会上演的打架互殴场面,让人惊掉下巴;现在看领导们在玻璃窗后拍桌子、踹椅子,吵成一锅粥,我们已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工作。  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汹涌,“于无声处听惊雷”,就是指现在的这种情况。  “雷”的引爆点是“奔雷手”穆哥,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八大队队长穆之韬。会议室里,他播放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每一个活到70岁的人都会有35年时间在琢磨:“到底发生过什么?”  发生过的就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会议、上下班和其他不足挂齿的事情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这些事情没有给大脑留下持久的印象,或是被如此多类似的经历覆盖了,因此难以回放出来。简而言之,它们都被遗忘了。  这不见得是件坏事。神经学家说,遗忘对大脑高效运转,学习、适应和回忆更有意义的事情至关重要。  纽约神经一精神学家、记忆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21世纪的健康箴言中明确指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我国民间也广泛流传着“步行是百练之祖”“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谚语。实践证明,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也是一项经济、方便、安全的运动,适合于各种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特别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宜。步行除日常的散步外,快步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锻炼方法。   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寿命是能“走”出来的。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
鲤鱼汤治疗水肿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后世有所变化。西苑医院肾病科中医专家在《千金要方》中鲤鱼汤的基础上,改良为黄芪鲤鱼汤。黄芪鲤鱼汤可以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增加其尿量,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黄芪鲤鱼汤  组成:鲤鱼或鲫鱼1条(300~500克),生黄芪30克,赤小豆30克,莲子肉30克,芡实20克,砂仁10克。水肿明显者可加冬瓜皮30克、茯苓30克,脾虚便溏者加白术30
11月18日上午10点,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四楼。  能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一堂以“民法典中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新规则”为主题的讲座正在进行。  “大家装修时都向物业公司交了装修押金吧?”重庆竞凯越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志良提问。  “交了,但我一分钱都没收回来过。”大家纷纷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就没有交。”刘志良一笑,卖了个关子。  “为什么?”众人问道。  刘志良说:“民法典
经常吃大鱼大肉,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针对腹泻时肠蠕动增快、肠黏膜渗出和内分泌增加、肠道内菌群失调等特点,止泻药物大致分为肠蠕动抑制剂(如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收敛止泻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整肠生)等几种类型。此外,活性炭等吸附剂可吸附毒素、减轻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因而也有止泻作用。  治疗腹泻,首先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