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揭示的过程,只重视结果,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我们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存在的问题是:教与学相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题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题,未能充分发挥例题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教学活动: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独立无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地讲,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粉笔 黑板,未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投影、电脑和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
由于物理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细致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法上加以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适合当代物理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物理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提倡学案导学、优化教学流程。
一、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考试大纲的重点
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三维目标为准,讲究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个性化,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优化和个性设计,使教学活动做到因人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差异,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教师还应密切关注新考试大纲的变动情况,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政策的脉搏,灵活调整教学重点。
二、实施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提倡将教案、学案及拓展训练三案合一,形成课时导学案。在设计学案时,要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传授、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学案成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展示和课后拓展训练三部分。新授课学案一般应包括学习导航、目标展示、问题导读、疑难剖析、典型例题、学法指导、当堂达标、小结反思、拓展训练等内容。复习课学案一般应包括网络构建、疑难精讲、典型例题、规律总结、当堂感悟、拓展训练等内容。
2.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和启发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学案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案导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使大部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尝试自主学习向课堂外延伸,拓展学生自学空间。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对科普知识进行广泛阅读;二是结合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学习;三是组建学科社团,就某些物理专题知识或某些物理现实课题进行研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深入研究概念规律新授课、探究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训练课、试卷讲评课和社团活动课这六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要重点对以下三种基本课型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新授课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步认识,检验效果→提问练习,再创情境→合作探究,师生交流→加深理解,巩固训练→反馈矫正,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复习课教学模式:自结知识→形成网络,典型题目→分层练习,师生交流→提炼方法,变式训练→融会贯通,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讲评课教学模式:梳理统计→了解学情,错题归类→知识回顾,自我矫正→小组交流,互助查纠→班内交流,指导讲评→归纳总结,变式训练→融会贯通,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发现,在设计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可采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式,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境→假设猜想→归纳总结→设计实验方案→引导探究。
(2)问题讨论式,其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联系、引导、扩展→组织讨论。
(3)自学指导式,其基本过程为: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交互讨论→归纳总结→提问质疑。
(4)网络整理式,其基本过程为:导入主题→同组交流→运用深化→典型展评→自主梳理。
由于物理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细致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法上加以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适合当代物理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物理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提倡学案导学、优化教学流程。
一、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考试大纲的重点
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三维目标为准,讲究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个性化,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优化和个性设计,使教学活动做到因人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差异,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教师还应密切关注新考试大纲的变动情况,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政策的脉搏,灵活调整教学重点。
二、实施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提倡将教案、学案及拓展训练三案合一,形成课时导学案。在设计学案时,要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把知识传授、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学案成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展示和课后拓展训练三部分。新授课学案一般应包括学习导航、目标展示、问题导读、疑难剖析、典型例题、学法指导、当堂达标、小结反思、拓展训练等内容。复习课学案一般应包括网络构建、疑难精讲、典型例题、规律总结、当堂感悟、拓展训练等内容。
2.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和启发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学案设计要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案导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使大部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尝试自主学习向课堂外延伸,拓展学生自学空间。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对科普知识进行广泛阅读;二是结合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学习;三是组建学科社团,就某些物理专题知识或某些物理现实课题进行研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深入研究概念规律新授课、探究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训练课、试卷讲评课和社团活动课这六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要重点对以下三种基本课型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新授课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步认识,检验效果→提问练习,再创情境→合作探究,师生交流→加深理解,巩固训练→反馈矫正,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复习课教学模式:自结知识→形成网络,典型题目→分层练习,师生交流→提炼方法,变式训练→融会贯通,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讲评课教学模式:梳理统计→了解学情,错题归类→知识回顾,自我矫正→小组交流,互助查纠→班内交流,指导讲评→归纳总结,变式训练→融会贯通,课堂小结→概括提升。
2.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发现,在设计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可采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式,其基本过程为:创设情境→假设猜想→归纳总结→设计实验方案→引导探究。
(2)问题讨论式,其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联系、引导、扩展→组织讨论。
(3)自学指导式,其基本过程为: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交互讨论→归纳总结→提问质疑。
(4)网络整理式,其基本过程为:导入主题→同组交流→运用深化→典型展评→自主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