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成真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位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希望每一届的学生在物理开学第一课即序言课上受益匪浅。笔者尝试着在序言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将物理学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等需要大家多动手,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多总结,多合作,多想象……的教学理念交给学生,引入歌曲《超越梦想》,用音乐带动人的情感;用游戏来主导本节课,达到寓教于乐,意义深远;把实验做为本节课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游戏;实验;想象;团结合作;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9(S)-0031-3
  每年9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迎接新学期的特殊“仪式”。无论08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还是2012年以幸福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都以其阵容强大,精彩纷呈,寓教于乐,给了众多学生及家长许多的启发和感想,耐人回味,引人遐思。同样,每一位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也希望每一届的学生在物理开学第一课即序言课上受益匪浅,为他们今后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甚至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消除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物理的兴趣,放飞想象的翅膀。那么怎样有效而成功的组织和开展好初中物理序言课的教学呢?笔者尝试着在序言课上做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将物理学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等需要大家多动手,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多总结,多合作,多想象……的教学理念交给学生,感觉效果不错,现将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一、引入歌曲《超越梦想》,用音乐带动人的情感。“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产生”(黑格尔语)。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发展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是认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高度统一。音乐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它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在歌声中,那放声高唱的曲调、鲜明的节奏让人的心为之一震,令人激情进发。汪正正演唱的歌曲《超越梦想》便是如此。在序言课上笔者选了这首歌在课前提前开始播放。让学生一进教室,精神为之一振,在进发的激情中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师生的良好情绪。
  二、用游戏来主导本节课,达到寓教于乐,意义深远。中学生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经常以小大人自居,在这个时期具有精力旺盛、善感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等特点,是人生中的巨变时期。而游戏的魅力可以让学生总保持好奇感,时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多样化、情景、真实化,把握时机有机的融于教学中,可以使之更具有生命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练,实施德育渗透。因此根据课堂需要,借鉴、创编了2个游戏。
  游戏1:游戏中体现成功需要团结合作精神。物理教学,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资源丰富,内容生动,贴近生活。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性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过去不曾想的问题现在积极思考了:过去不曾做过的实验现在亲手做了:过去不曾研究的问题现在自主研究了。通过探究性教学,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视野更开扩了。思维更活跃了,动手能力更强了,分析、综合能力也更强了。但要达到目的,起到效果,离不开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同学们的团结合作。在通过共同体验合作探究的艰辛过程中,学生较个人独自实验,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成功。通过体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学生会倍加珍惜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悟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子,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合作。因此,为了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笔者设计了“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在每个学生头顶上放一张自己不知牌名的扑克牌。学生不说话,通过相互合作找出同为红桃或黑桃或梅花、方块的同学。场面一时很混乱,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牌。又不能说话,很着急,有的想小声问旁边的同学,被监督的同学发现后大声制止,也有的想通过对方的眼睛看到自己的牌,一番忙乱后,红桃和方块的混在了一起,黑桃和梅花的混在了一起。不时有学生提醒错了,错了,同学笑在一团。通过一阵探索,终于有同学幡然醒悟,主动把同为红桃或黑桃或梅花、方块的同学拉在一起。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领悟到要想得到,需要先付出,需要团队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共同进步。笔者及时指出,要在实验中、学习中取得成功,都需要这种团队精神。
  游戏2:游戏中体现想象的重要性。有人说,“独立的思考,探索的实践”是探究性教学的魂。其中,独立的思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生活、生产、实验等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探究方案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思考。这种思考的价值在于。能够改变学生陈旧的思维习惯,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信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实际就是想象的过程,所以,想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精彩纷呈的物理学史就是一部想象史。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的蒙格尔费兄弟,从袅袅上升的炊烟得到启示。他们把浓烟装进糊制的大纸袋中做成了最早的热气球,并成功升到了900M的高空,开辟了人类航空的历史。牛顿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而启发了万有引力观念,并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583年,19岁的青年伽利略在参加祈祷时注视着祭坛上吊灯的左右摇晃。通过反复的猜想与验证,伽利略发现了物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原理——等时性,而这个原理为后来的摆钟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2000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录制现场。重庆一中同学的天才构想,一节小电池拉动了大汽车……等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离了想象能行吗?有人说,要学好物理,三分做题,七分思考。又有人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因此笔者精心设计了由四组学生参与的“过河”游戏比赛,游戏规则是: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讲台到教室后面,不拘泥于形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游戏开始,学生觉得很简单,两轮后,学生觉得困难了,笔者及时在学生认为不可能时,点拨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甚至鼓励在旁边边看边思考的学生在想到了新的点子后,也上台大胆展示。气氛热烈,学生兴致昂扬。在欢乐的气氛中,在老师的帮助下,再通过展示并介绍重庆一中同学“异想天开”节目及牛顿的相关情况,学生很容易的明白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明白了要学好物理,必须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发挥无穷的想象的力量。   三、把实验做为本节课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需凸显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体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先用视频展示物理在重大历史变革中的作用,讲述物理学与现代尖端科学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物理研究内容和学科结构。接着设计了一些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不仅有趣,而且是有用的。
  实验一:“放大镜一定能放大物体吗?”,让学生拿出事先备好的放大镜,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其结果符合同学们的思维;接着叫同学们远距离观察窗外的远距离物体,其结果完全出乎学生们的预期,都在问放大镜怎么不放大物体呢?
  实验二:“用漏斗能吹出乒乓球吗?”,实验时每组派一人参加,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仰着头,往漏斗里吹气,看谁能把乒乓球从漏斗中吹出来!再把漏斗倒置过来,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又会吹出来吗?同学们发现事实和想的并不一样,你越是使劲想把乒乓球吹出来,它越是呆在那里不动。同学们感叹,这么小小的一个乒乓球竞这么有意思。
  实验三:“你能站起来吗?”活动前笔者采用“欲擒故纵”的教学手法,尽量用夸张的语气说:“我不用绳子,也不用点穴功,就能将你们钉在凳子上,起不来,信不信?不信,试试!”学生的好奇心一度被诱惑,坐在凳子上跃跃欲试,我再不慌不忙的讲述这个有趣简单的游戏规则要求。规则是:学生端正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保证上身挺直,脚与地面垂直,再试着站起来。笔者的话一结束。学生就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迫不及待的开始动起来。有极少数的学生站了起来,又让这些学生再把自己的游戏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很容易的发现站起来的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游戏规则进行,而且也很自然的带着满脸好奇的神态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实验四:“40w、100w的灯泡谁亮?”,教学时,笔者拿出标有40w和100w的两个灯泡,并请同学们验证。然后问:“我现在把这两个灯泡同时接入电路,请问当我闭合开关时,哪个灯泡会更亮?”,大部分同学都会说100w的亮,接着把两个灯泡接入事先被好的电路(实际是串联的),其结果是40w的亮的多!同学们看到此与实际现象相违背的实验,都一片满然,一脸的好奇!
  通过这些实验笔者把握好时机,及时问学生有趣吗?并及时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后学的力学、光学、电学知识。这些和谐、轻松、愉快的实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物理、探究物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绽放了物理学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想象的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念。当然,继续有效而成功的组织和开展好初中物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将是笔者今后继续探索的课题。希望通过笔者用心的教学,学生用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晓文,谷雅慧,王少芳,等,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陶昌宏,探究性教学的“魂”[J],物理教师,2012,(3):1.
  [3][美]麦克唐纳,[美]赫什曼著,车蕾,龚锐译,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栏目编辑 李富强)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为例,讨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物理思维。  关键词:教学设计;牛顿第三定律;物理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2-0067-4  1 教学设计意图  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推理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进而根据实验结论分析、比较相互作用力的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本文以“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为例,谈谈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史;物理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4(S)-0010-2    1 问题的产生    根据现行人教版教材(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的编排顺序,笔者在讲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时
摘 要:学生在学习静电场这章时,笔者发现:学生对电场强度的方向、公式U=Ed中U的正负及d的取值和求最小电场这类题容易犯错。若在物理教学中能将数学中的向量应用于此,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差;向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2-0043-2  经调查,在现阶段高二学生已经在数学中学习了向量的相关知识,根据物理
摘 要:理想化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从中美教材对比视角出发,以“质点”模型教学为例,凸显科学方法,提炼“理想化模型”教学思路。  关键词:理想化模型;教材对比;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19-4  “理想化模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事物的几何形体、物理性质或物理环境等进行合理的抽象而得到的
摘 要:在当前物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全面提高素質影响很大,同时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也会出错。有些相对复杂的问题往往包含几个或多个过程,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这就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过程的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解题法;物理过程分析;审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8-0062-3  物理过程分析,是学习物
摘 要:针对2016年全国卷(I)理综第35题,使用人教版的地区,有教材的优势。一线教师有必要研究各版本的教材内容,备课中整合资源,创新教学设计,进行高效教学,更好地备战高考。  關键词:光电效应;人教版;鲁科版;高考;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8-0076-2  高中物理教材,现有5个版本,每个版本各有特色。从2017年开始,大
摘 要:生活中绝大多数电路采用三相制供电或运行,三相四线与五线制更是随处可见。文章主要对三相电路,包括三相发电机与三相负载进行简单的学术性介绍。  关键词:三相发电;生活应用;三相负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11-0010-3  1 什么是三相电路  如果在交流电路中作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相同、但在相位上相差一定角度的交变电动势
摘 要:心理学的众多实验证明人的认知是具身的,从而发展出具身认知的理论框架,强调身体不仅仅是接收器和响应器,同时也是认知的一部分。本文尝试将具身认知的理论框架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并以“超重与失重”为例进行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具身认知;物理教学;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1-0034-3  1 具身认知理
摘 要: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近代物理学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肇始,经过伽利略时代,到牛顿、麦克斯韦时期,经典物理学形成完整的体系。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时代,一直到当代的霍金。物理观念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演化和变革,显示出它的历史性和复杂性。物理观念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观念的历
摘 要:本文总结了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规律,同时展示了图鉴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形象、系统、全面、易记的特点。  关键词:图鉴;点电荷;电场;电势;对称;提高;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50-4  想必大家对图鉴并不陌生,那么你听说过物理中的图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见识下物理中的图鉴。这里分析的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与电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