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向复杂化发展。其造价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难。但是、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本文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探讨,分析了降低工程成本的办法,以为实现工程的最大获益。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顾名思义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通常是指完成某项建筑工程投入的所有费用,是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进行预算,计算出整个工程所需的金钱总数。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质、劳动以及产生的价值的总称。它包括材料购置费、设备费用、安装费用等一切相关费用。对建筑工程施行造价管理是为了制定合理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既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尽量缩短工期,同时还要尽量降低建筑成本。对建筑工程施行造价管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一、工程造价及管理的概念
(一)、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与设备市场,还有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发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二)、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还有费用开支等进行指导、调节、监督、限制,及时纠正即将要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误差,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以及施工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相辅相成。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
代完善起来的,具体从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可以体现出来。
规定在不同设计阶段一定要编制预算或概算并对政府部门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与审批办法;限定了概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还有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比较完善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从此形成。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了很多,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第二,实行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第三,全国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投资阶段的实践
在建筑工程的投资阶段,项目规模的大小、建设的设计水准、施工地点的选择、设计方案和资金状况等成为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现实利益问题。投资阶段是建筑工程开始的阶段,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起到基础性作用。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投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仔细筛选,从整体对建筑工程进行把握,权衡项目利益与风险的关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总结得出可行性报告,最终得到正确的投资方案。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实践
管理设计阶段虽然工程造价不高,但却对整个施工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施工地点的实际条件、工程构造、材料选择等方面,对工程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如材料、工人、机器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加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设计工作人员要在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阶段的实践
加强对招投标文件的编写工作,文章要严密,表述正确,没有歧义,要由专门的工程造价师对投标文件进行编写,制定相应的招投标文件。在招投标过程中,严禁进行暗箱操作。制定的价格应当科学合理,避免为了获得投标资格而故意压低价格,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后,要加强对签订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避免因合同造成冲突。
(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实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中投资最多的阶段,也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做好赔偿计划来实现的,确保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费用不超过计划费用。对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是针对组织、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分解,编制进度表,分析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保证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对设计方案、施工计划进行严格审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审,严格按照标准及合约进行施工。
三、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举措
(一)、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多年以来,高层建筑工程造价被我国忽视了其前期工作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往往在施工阶段被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所重视,使得管理人员在其中投入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对于此,被动的管理与控制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要想强硬的且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把工程造价前期阶段作为重点转移,且制定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投资效益。
1、实行设计方案竞选或方案招标
在设计阶段,只有让多家具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方案的竞选,或是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设计招标,才能更加有效的选出合
适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性、合理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设计招标,不但能对建设项目投资有利于管理与控制,还能对设计的周期快速缩短,对设计的费用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设计招标的建设工程不仅能评定出其的技术先进性,还能体会其的功能全面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而且还能选出安全性和适用性、节能性、造型美观性、环保性的设计方案。 2、推行限额设计
这种限额设计不但能更好的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创新设计改善。既能将个建设工程项目按设施部位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大大小小的若干单位,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按照限定的额度快速进行方案的刷选和设计。
还能使得建筑设计单位改善陈旧的管理模式,从而对结构优化,促使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到真正取得最大的产出只需要用最小的投入。为使得限额设计能如实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快速做到参与设计的人员是有丰富的经验、懂良好科学技术经济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和经济、节能和先进,美观与环保,而且还造价十分合理。
3、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为了做好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一系列措施方法。这是因为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进度中非常的重要,毕竟往往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工程进度是否按预期进度要求完成,往往都是在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中有结果,所以为了防止工程造价有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必须在这一阶段把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好。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其相关参与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具有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备敬业奉献、积极工作的精神。首先,在理论上,工作人员要能熟悉定额,图纸,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其次,在技术上,工作人员要能动手实践参与工作。
(二)、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第一,在建筑工程竣工决算阶段必须要认真审阅记载的工程进度资料,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是是否符合建设法规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更加要审阅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第二,及时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第三,一定要严格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还要严格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结语
如何合理安排施工,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把握合理的造价,采取科学的控制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倪伟.土建造价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门窗,2013,11
[2]胡浩东.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02
[3]刘玥.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3,06
[4]徐宏伟.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5]魏瑞丽,冯彦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顾名思义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通常是指完成某项建筑工程投入的所有费用,是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进行预算,计算出整个工程所需的金钱总数。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质、劳动以及产生的价值的总称。它包括材料购置费、设备费用、安装费用等一切相关费用。对建筑工程施行造价管理是为了制定合理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既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尽量缩短工期,同时还要尽量降低建筑成本。对建筑工程施行造价管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一、工程造价及管理的概念
(一)、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与设备市场,还有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发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二)、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还有费用开支等进行指导、调节、监督、限制,及时纠正即将要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误差,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以及施工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相辅相成。
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
代完善起来的,具体从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可以体现出来。
规定在不同设计阶段一定要编制预算或概算并对政府部门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与审批办法;限定了概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还有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比较完善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从此形成。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了很多,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第二,实行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第三,全国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投资阶段的实践
在建筑工程的投资阶段,项目规模的大小、建设的设计水准、施工地点的选择、设计方案和资金状况等成为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现实利益问题。投资阶段是建筑工程开始的阶段,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起到基础性作用。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投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查、仔细筛选,从整体对建筑工程进行把握,权衡项目利益与风险的关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总结得出可行性报告,最终得到正确的投资方案。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实践
管理设计阶段虽然工程造价不高,但却对整个施工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施工地点的实际条件、工程构造、材料选择等方面,对工程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如材料、工人、机器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加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设计工作人员要在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阶段的实践
加强对招投标文件的编写工作,文章要严密,表述正确,没有歧义,要由专门的工程造价师对投标文件进行编写,制定相应的招投标文件。在招投标过程中,严禁进行暗箱操作。制定的价格应当科学合理,避免为了获得投标资格而故意压低价格,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后,要加强对签订合同的管理,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避免因合同造成冲突。
(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实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中投资最多的阶段,也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对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做好赔偿计划来实现的,确保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费用不超过计划费用。对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是针对组织、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的。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分解,编制进度表,分析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距,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保证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对设计方案、施工计划进行严格审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审,严格按照标准及合约进行施工。
三、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举措
(一)、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多年以来,高层建筑工程造价被我国忽视了其前期工作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往往在施工阶段被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所重视,使得管理人员在其中投入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对于此,被动的管理与控制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要想强硬的且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把工程造价前期阶段作为重点转移,且制定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投资效益。
1、实行设计方案竞选或方案招标
在设计阶段,只有让多家具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方案的竞选,或是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设计招标,才能更加有效的选出合
适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性、合理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设计招标,不但能对建设项目投资有利于管理与控制,还能对设计的周期快速缩短,对设计的费用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设计招标的建设工程不仅能评定出其的技术先进性,还能体会其的功能全面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而且还能选出安全性和适用性、节能性、造型美观性、环保性的设计方案。 2、推行限额设计
这种限额设计不但能更好的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创新设计改善。既能将个建设工程项目按设施部位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大大小小的若干单位,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按照限定的额度快速进行方案的刷选和设计。
还能使得建筑设计单位改善陈旧的管理模式,从而对结构优化,促使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到真正取得最大的产出只需要用最小的投入。为使得限额设计能如实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快速做到参与设计的人员是有丰富的经验、懂良好科学技术经济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和经济、节能和先进,美观与环保,而且还造价十分合理。
3、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为了做好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一系列措施方法。这是因为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进度中非常的重要,毕竟往往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工程进度是否按预期进度要求完成,往往都是在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中有结果,所以为了防止工程造价有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必须在这一阶段把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好。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其相关参与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具有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备敬业奉献、积极工作的精神。首先,在理论上,工作人员要能熟悉定额,图纸,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其次,在技术上,工作人员要能动手实践参与工作。
(二)、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第一,在建筑工程竣工决算阶段必须要认真审阅记载的工程进度资料,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是是否符合建设法规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更加要审阅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第二,及时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第三,一定要严格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还要严格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性。
结语
如何合理安排施工,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把握合理的造价,采取科学的控制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倪伟.土建造价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门窗,2013,11
[2]胡浩东.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02
[3]刘玥.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3,06
[4]徐宏伟.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5]魏瑞丽,冯彦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