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技能竞赛高职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以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参与大赛指导工作的经验为出发点,指出竞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思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我校护理技能教学和竞赛水平,促进护理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职业教育;护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99-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省市、各地区以及各教育主管部门都积极开展各类技能竞赛[1]。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组织各高校及行业企业,成功举办了首届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2019年,笔者参与过所在院校参赛学生的选拔和训练工作;2020年,作为参赛教师参加了云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并在护理类临床护理技能及教学赛项中获一等奖。在教学和参赛的实践中,笔者受益匪浅,也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1 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意义要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职教20条”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办好职业院校技能竞大赛,利于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职教形象宣传,更利于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实习实训。“职教20条”还推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和试点,体现了改革导向,体现了时代需要,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
  可以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改革职业教育教学的内涵要求;是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完善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要素;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检验办学成效、展示教学成果的宣传窗口。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核心标准,推进职业院校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路径,扩大教师学习交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重要平台。
  2 对护理技能竞赛中发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2020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护理学生组与教师组的比赛项目相同。包括: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右踝关节扭伤包扎技术、口腔护理技术4个项目,要求参赛教师展示项目及相关教学技能。在组织和参加比赛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2.1 竞赛选手缺乏临床经验
  技能竞赛的理念是要贴近临床,评委们也大都是来自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竞赛的流程设计和评分标准基于临床的护理技能操作,竞赛要求选手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比赛内容与课程教学改革相融合。而学校教学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与临床实际操作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2]。参赛学生绝大部分没有去过临床,缺乏对临床的认识;参赛或指导教师专职从事教学,长期脱离临床,对临床的新技能、新进展缺乏了解,反映出竞赛与教育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
  2.2 缺乏比赛经验、身心素质待加强
  很多选手都是第一次参加竞赛,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会随着比赛的接近而增加,尤其在备赛训练中流程需要进行改动时,选手会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的情况。在备赛时,选手的身体素质也需要提高。很多选手在比赛中出现紧张、怯场、操作时手抖的情况,导致学生操作失误。所以指导老师和选手要在教学中注重开展经常性“练兵”,注重负面情绪疏导,强化选手的身心素质。
  2.3 缺乏临场应变能力
  比赛中,有的选手平时操作不够规范,或准备不充分、过度紧张等,导致赛场特殊情况出现,如静脉输液时头皮针被污染而自己没有准备多余的头皮针;排气时气泡排不尽,或棉签、止血带掉到地上;测血压时水银柱内有空气等。甚至有参赛选手在物品准备环节就遗漏关键物品,忘戴口罩,忘拿输液贴等[3]。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
  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云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近几年均有的竞赛项目,竞赛模型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参赛院校备赛时训练的模型可能会和比赛时模型不是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型号,所以选手在比赛时胸外按压的手感会有些许差异,会因为对模型的不熟悉、不适应而出现失误。竞赛时设置的“患者”都是标准化病人,有时会在竞赛中设置一些小障碍,比如会询问护士,“做这个操作有什么作用”“我不想输液,我怕疼”等,有的选手随机应变能力较差,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具体表现。
  2.4 忽视人文关怀
  竞赛评分标准里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很多选手为了节约操作时间,与患者交流时语速较快,只为了完成人文关怀的任务而忽视了与患者交流的态度与情感;或在给患者进行操作时动作过于僵硬与粗鲁,缺乏操作时的真实性。
  2.5 其他
  竞赛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规定时间,有的选手会因自身操作不熟练,或与标准化病人交流时出现障碍而耽误时间,导致超时扣分。
  选手只重视操作熟练度,忽视了护士礼仪和姿态,仪容仪表不规范,或操作时动作不优美等。
  3 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3.1 成立教学团队,整合教學内容
  护理技能竞赛是为了全面考察选手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增进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教师实践技能。指导教师和参赛教师要有扎实的各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全面了解内、外、妇、儿、基、急救等各学科的知识,所以需要组建一个适应竞赛的教学团队,互相交流合作、分析案例,不断充实巩固选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
  3.2 加强“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要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教师立足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联合行业组织,遴选、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兼职教师资源库。   要加强医院培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发出一套系统的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建立健全教师临床实践制度,笔者所在的学校鼓励专任教师每个假期都到临床进行实践,学习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每年吸收有经验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担任校内兼职教师;多次开展与医院的教研交流活动;建立了医教协同办学体制,采用“1.5 1.5”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也提高了校内教师的业务素质,使校内教学与临床实际得到了较好结合[4]。
  3.3 提升选手身心素质,培养临场应变能力
  在不断扎实选手基本功的同时,针对备赛过程中有的选手存在“恐赛症”的实际,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备赛过程中可组织教师观摩指导,营造比赛氛围;组织受过标准化病人培训的学生进行配合,提高选手的护患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场地设置一些障碍,如临时更换案例患者个人信息,床位卡更换为床头卡等。参加比赛时要注重选手的行为养成,使选手们适当锻炼身体,规律作息,避免过劳训练,保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比赛。
  3.4 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展示护理美感内涵
  要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贯穿在教学中。在课堂中要渗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培养护生“心灵美”的内涵,让护生在比赛中有“体态美”表现。特别是在备赛训练中,选手说话的语气、表情、仪态等都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关注,要根据情景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避免千篇一律。
  3.5 注重“实训”,备考“实战”
  比赛就是实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实战”出发,实训流程的设计和标准应参考竞赛标准,与临床接轨,在平时授课中以大赛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校要根据“实训”的要求加强实训室建设,使实训室成为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的主战场。笔者所在的护理学院近几年来还十分重视学生实习前的强化实训考核,将技能训练和护患沟通训练融合在一起,与临床实习前的强化训练融为一体,促进了实战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4 结语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护理技能竞赛,赛的是“技能”,赛的是“成果”,赛的是“信心”。体现的是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社会“要什么”的目标和取向。因此,我们要坚持“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把比赛的思想和技能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融入在临床实践中,为现代护理输送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患者,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艾青,黄丽.基于全国护理技能竞赛的高职护理实践教学的启示[J].中国卫生产业,2020(10):132-134.
  [2]張雅文,马晓荣,徐庆梅.浅析护理技能大赛培训要点[J].卫生职业教育,2016(6):75-77.
  [3]刘莉.安徽省中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分析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4):146-148.
  [4]侯婷婷,殷培.基于护理技能竞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22):57-59.
  (责编:杨梅)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的文学理论及批评已经从语言学转向到图像时代了,因此,美国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图像转向”的重要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斯洛文尼亚的图像学学者阿列西·艾尔雅维茨,在其著作《图像时代》中对当代的“图像转
“文革”期间,一支外国球队来南京进行友谊赛是件大事。不说别的,大军区首长、省市主要领导,以及该国的驻华大使和武官夫妇都要出面观看。  那时,我的三叔刘义生是江苏队的主力后卫。每逢比赛,三叔手上都有两张赠券,所以20世纪70年代的足球比赛我一场没落。  这里且谈谈1972年11月18日的下午,江苏省足球队与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游击队”足球队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的比赛。那场比赛在当时很有代表性。按阿方领队
摘要:“课内外结合”阅读模式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教学策略之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课堂内所学习的英语阅读技巧与阅读策略去阅读课外英语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与课外文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提升自身的词汇量,加强自身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内外阅读;互动互补  中图分类号:G623.31;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女权主义作品《与狼为伴》中穿插的四个故事,作者试图分析这四个故事是如何与女性主义的关键发展阶段相吻合的。随着故事中性别形象的演变,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狼为伴》的情节发展见证了女性主义从相对激进到逐渐理性,最终趋向成熟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安吉拉·卡特;《与狼为伴》;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大部分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的设置凝聚了编者的匠心,而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常被忽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未被利用。本文结合多年的小學教学实践,通过巧借插图,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梳理出可供参考的方法,为后续的探讨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教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G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以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赛项为指导,通过对接世赛技术文件并分析赛项内容,从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能力培养、重构课程体系、切实落实“现代学徒制”、提高學生身心素质、采用多维度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引发对国际货运代理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同时提出专业教师要多去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全面拓展自身的业务水平,力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人才培养;国
摘要:当前,跨国经营活动的新特点、新变化给企业的外事出访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企业外事出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研讨企业外事出访管理的内涵,从精细化管理角度探索助力企业外事出访管理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旨在促进企业持续实现高品质经营,希望能给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关键词:助力;外事出访;增效;对策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
摘要:“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农业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责任。本文以中职涉农果树专业《果树劈接》为例,挖掘探讨在实践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培养德技并重的实用人才,有效发挥果树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果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赵昚被丧失生育能力的宋高宗选为接班人的时候,只有6 岁。宋高宗虽然选定了赵昚为自己的接班人,但一直没有给他一个正式的名分。从内心讲,宋高宗还想挣扎一下,给自己鼓捣一个龙种。在宋朝,没有人工授精这一说法,因此宋高宗就得完全靠自己折腾,求医问药,不在话下。另外,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她中意的是另一位候选人:赵琢。  天资聪明的赵昚决定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挣工分。他敏锐地发现,晚年的宋高宗与秦桧之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甚至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里,都是把资本主义与失业、饥饿、工厂倒闭、抢劫、强奸、环境污染等直接联系在一起,但凡说起什么不好的,什么就是资本主义,就是不提人家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三分之二!”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全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