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近年本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经了解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觉得无内容可写,大多胡编滥造;语言单调枯燥,难以具体化;对周围事物观察力度不够;缺乏想象力;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核心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景、物作为内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冲动。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自主作文,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兴趣地投入写作。老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其次在作文评语中多给予鼓励;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同学学习、品赏;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爱表现、好奇心强,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学习、是吸收,写作是情感宣泄、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中学写,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1、从课文中学习结构方式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以便于自己写作时加以模仿。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文章源于积累。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韩愈、苏东坡等,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都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多背,课外也需多读多背。读熟了、背多了,写作时自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汇、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经过长期积累,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只做生活的旁观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3、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敢想,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小作文、大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在“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写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后的讲评、修改也要同等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对于学生作文,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深深认识到:不论是开展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要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核心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景、物作为内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冲动。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自主作文,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兴趣地投入写作。老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其次在作文评语中多给予鼓励;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同学学习、品赏;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爱表现、好奇心强,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学习、是吸收,写作是情感宣泄、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中学写,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1、从课文中学习结构方式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以便于自己写作时加以模仿。
2、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文章源于积累。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韩愈、苏东坡等,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都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多背,课外也需多读多背。读熟了、背多了,写作时自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3、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汇、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经过长期积累,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只做生活的旁观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3、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敢想,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小作文、大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在“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写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后的讲评、修改也要同等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对于学生作文,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深深认识到:不论是开展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要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