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信息沟 倡导真交际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某英语教师教完pencil这个单词后,开展了操练活动,举起一支铅笔,问:“What’s this? ”全班学生整齐地喊道:“It’s a pencil.”又如,在教学新授内容之前,教师问某学生:“What’s your name? ”学生答:“My name is XXX.”教师问全班学生:“Is XXX a boy or a girl?”
  “沟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使两方能够通连。也就是说,双方因为“沟”的存在,才有了沟通和交际的需要。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的对话都不是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全都属于明知故问。这种教学方式直接造成了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听不懂、说不快、张不开口、写不出、不会用,更谈不上恰当地使用语言。信息沟的有效创设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现真实交际的第一步。
  所谓“信息沟”(information gap)指的是人们交流信息时,有些内容或信息只是一方知道并需要传递,另一方不知道并需要吸收。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否则,课堂里的听说读写则不成为交流信息的活动,而是无意义的机械操练活动。
  2007年暑假,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赴英培训。在英国培训的八周里,英国教师对信息沟的创设与运用最令我叹服。回国后,我在教学中注重使用了信息沟,几个月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可行的。
  
   一、借助图片设置信息沟
  
  通过设计图片的方式设置信息沟是最具实效的方式。操作时可以采取“师对生”和“生对生”两种形式。
  1. 对比法。例如,在教学PEP Book5 Unit5 “My New Room”时,可以设计两张不同的卧室图,将其分发给同桌的两个学生,规定他们不能看对方的图,他们因不知道对方图中的具体内容而互相询问,自然产生了对话。
  A: Hello,×××.What’s in your room?
  B: There is a bed and a desk in my room.
  A: Are there any books on the desk?
  B: No, there aren’t. There is a new computer on it. What’s in your room?
  A: Guess!
  B: Is there an end table in your room?
  A: No, there isn’t. There is a curtain and a ball.
  B: Is there a picture on the wall?
  A: Yes, there is. And there is a clock on the wall.
  B: Oh! Your room is lovely!
   活动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在对话之后,让学生根据了解到的内容,写一篇描述同桌房间的作文。把其中的优秀作文与图片一起展示在课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学习。
  2. 合作法。例如,在教学PEP Book4 Unit6 “At A Farm”时,我们可以设计一幅农场图,同桌的两个同学分别只拿到图的一半内容,他们必须通过对话询问对方自己图中所缺的内容,相互交换信息,才能把手中的农场图画完整。画完后两人核对图片,看看有何不同之处并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
  
   二、调查采访设置信息沟
  
  每当学生谈论自己的情况时,总会不经意地产生信息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调查活动是调查各自的日常生活规律、作息时间、家庭、朋友、兴趣爱好、学校生活和周末安排等。例如,在学习了PEP Book7 Unit1 “How Do You Go There?”后,可布置学生调查班上同学是如何上学的,并制作表格。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三、调动感官设置信息沟
  
  1. Look and guess. 常用的是实物、图片遮盖法。用布把物体遮盖起来,展示物体的轮廓,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的轮廓做出合理推测。如果用图片,就通过遮盖图片的局部设置信息沟。例如,在教学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的动物类单词时,可以遮住大部分动物图片,只露出它们的脚,让学生们猜测是哪种动物。
  2. Touch and guess. 动手摸一摸也是一种创设信息沟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水果类、文具类和玩具类等单词时,都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袋子,在里面放各种相应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触摸袋中物品,说出其英语名称。在教学身体部位时,可以让学生蒙上眼睛触摸人或玩具娃娃的部位进行猜测。在教学hot, warm, cool, cold单词时,可以准备4个玻璃杯,分别倒入开水、温水、凉水和冰水,让学生触摸后再回答问题。
  3. Taste and guess.例如,在教学PEP Book1 Unit5 “Let’s Eat”的饮料类单词milk,water, tea, Coke, coffee, juice等时,我在讲台上摆放了几杯不同的饮料,让蒙住眼睛的学生逐杯品尝并分别说出是哪种饮料。不同的味觉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4. Listen and guess.例如,在教学“Where is grandpa / grandma/Dad/ Mum? He’s / She’s…”这组对话时,我播放不同的声音,如打鼾声、炒菜声、流水声和新闻联播片头曲。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He’s / She’s in the bedroom /kitchen / bathroom / living room.”
  5. Describe and guess. 在教学PEP Book7 Unit5 “What Does She Do?”中有关职业的单词时,我对相应职业进行了描述:“My father teaches lessons. My mother sells things. My uncle helps sick people. My aunt cleans streets. My brother draws pictures.”让学生随着描述做出相应动作,一个个特征分明的职业形象呼之欲出。
  
  四、通过话题设置信息沟
  
  我在教学PEP Book7 Unit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的“Let’s read”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Amy is going to Sarah’s birthday party, but she can’t find the way to Sarah’s house. What should she do? Please give some suggestions.四人小组马上兴致勃勃地展开了讨论,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各种建议: Call Sarah and ask the way. Ask a policeman for help. Buy a map and search. Take a taxi.
  
  五、动作表演创设信息沟
  
  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来创设信息沟。例如,在教学PEP Book7 Unit1 “How Do You Go There?”中表示交通工具的词汇时,我们可以辅以相关的肢体动作,如on foot(作走路状), by bike(双腿轮流蹬), by bus(伸手拦车), by taxi(招手),by train(双手握拳滚动)等等。
   又如,教学PEP Book5 Unit4 “What Can You Do?”中“I can sweep the floor /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 water the flowers / wash the clothes / set the table / make the bed / do the dishes.”我邀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看纸条上的描述无声表演这一家务的典型动作,其余学生通过提问猜出这位学生所看到的词组。
  六、Information transfer
  Information transfer(信息转化)是information gap的其中一种形式。Picture dictation是information transfer常见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PEP Book5 Unit5 “My New Room”时可以采用两张图片,图1为房间布局图,图2是空白的。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持图1,学生B持图2,不能看对方的图片。要求学生A详细描述图1,学生B边听边在图2中画出听到的内容,还可以发问。完成后两人进行核对,找出不同之处并讨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Picture dictation不仅仅是听写,它检测的不单是学生对单词的单个掌握,还有对单词、句型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整个篇章的真正理解与内化。同时,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好的训练。
  总而言之,信息沟这一概念在英语教学上很有实用价值。如果广大英语教师能根据信息沟的原理开展英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那无疑是对英语教学的一大贡献。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教学突破口,就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
大作家到我们学校签字售书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己买的新书,排着队跟着老师在会议室门外等候作家的签字。我也带着一群学生在门前耐心地等待着。得到墨宝的孩子从我们的身边陆续走过。他们个个笑逐颜开,都把签过字的新书放在胸口,如获至宝,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将它抱丢了似的。看着他们开心地从身边笑着走过,我们班的孩子羡慕极了,恨不得长上一双翅膀飞到作家的身旁。  这时,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低着头向我们这
考试临近,孩子们的压力很大,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如果一如既往地用一堂课给孩子写作,一堂课讲评,孩子们的状态恐怕很难配合,教学效果就更不用说了。那我该怎样既能有效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又给孩子们带来课堂乐趣呢?真是难啊!桌面上的一沓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在刚落下帷幕的学校运动会上给孩子们拍摄的,随手一翻,一道灵光在我脑海划过……  铃声敲响,我面带微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上讲台,我清了清嗓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