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创设问题,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教学,即教学内容以呈现问题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是优化初中物理教
  学的前提
  “物理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提出问题,问题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通过一系列來自于生活的问题,创设课堂教学.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入手,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焦耳定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物理问题,如灯泡接入电路中,灯泡热的发光而电线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生活中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而引发的火灾事件,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缘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从而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二、运用实验创设问题是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
  主要途径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开展实验是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验是物理的基础,也是生活现象的再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探索问题,揭示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轮船为什么能在大海里航行,而小小铁片却无法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结合实验进行说明:在烧杯中装上盐水,首先放入小木块,小木块浮在水面上;然后放入铁片,铁片则沉入杯底;再放入一个鸡蛋,鸡蛋悬挂在水中.通过实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出现不同情况,揭示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探,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本质所在.又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块木板,一块钉上一个钉子,另一块钉上9排6列同样的钉子,把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同样的砖压在气球上.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实验吸引,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冲击,促使学生认真地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创设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阶梯型问题是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主
  要推手
  阶梯型问题,就是将原有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置新的知识点.这样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阶梯型问题是把学生推入问题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探究未知领域.例如,在讲“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程序:你能从这个“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升高的温度不同反映了什么的不同?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热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给热值下一个定义.又如,在讲“磁体与磁场”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吸铁石能吸起像钢尺、一元硬币……这样的物品?我们把这样具有磁性的物体叫什么?磁体的两端叫什么?N极、S极之间有什么作用效果?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磁场的概念是什么?通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将学生一步步地带入到一个不断学习的情境中,引导他们自觉地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创设问题的几个台阶,层层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源于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阶梯型问题是一步步地把学生置于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境导学,以境促学.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新异性,内容上的生动性和科学性,方法上的启发性和挑战性.
其他文献
摘要:变式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肯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是指教师对一个概念(在不改变其本质的情况下)作合理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中的本质属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变式教学谈点体会.  一、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式
教育,如果没有建立在教育本质应有的基础上,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可怕的。很多教育行为需要在辩证之后,才能看清其实质,找到工作的发力点,而后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展工作,最终才能让学生成为生长的本体。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质辩证。自主化管理总是和班规交织在一起,一些所谓的自主化管理,首先将制定班规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自主制定,然后成立班委会让孩子们自主执行,而班主任可以高高在上做“太
日前,孝感市举行了第四届青少年“孝行月”暨第十二届“中华魂”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仪式现场,孝感市关工委对10个青少年孝德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授牌命名,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中华魂”读本,授予“孝行夏令营”营旗,学生代表周陽代表全市青少年发出“争做遵纪守法、传承孝道美德少年”的倡议。  据悉,今年“孝行月”活动围绕“传承孝德文化,增强法治观念”主题开展,重点做到“六个结合”: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丰富课堂学习形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拓展教与学的信息来源,提高每个学生的被认可程度,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下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  一、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闻不问,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为学生的合作学习
期刊
近日,襄阳市举行全市教育系统“铸师魂、育师风”师德演讲比赛。经过评委评判打分,最终评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  来自11个县(市)区、市直学校的30名选手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成長历程和身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典型的师德事例,诠释了教育工作中的爱与责任。  据悉,近年来,该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
单元教学强调从单元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因此,单元教学应从单元教学内容着手、从单元教学目标着眼、从单元教学策略着力.三序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观念建构是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学生活动是单元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  一、三序融合是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要求将“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教材的文本呈现顺序、
期刊
我自认为是一个气场较强、能够驾驭学生和课堂的人,没料到,来自孩子的一个问题,却令我冷汗直冒——  故事源于两周前的一次经典诵读活动上,主持人张澜曦很有灵性,见语文学习是围绕“爱国”主题展开,便带来一段名为《中国精神》的演讲视频,带领大家讨论什么是中国精神。正能量的话题让学生为之一振,他们为残奥会姑娘们为国争光、甘于牺牲个人利益所感动,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说一个集体中的人,应该在国家利益、集体利
他不说话,也不动手,只是瞳孔稍稍一缩,就让你断了所有想偷懒的念想。  偷懒是人类的天性,高科技产品的发明就是人类爱偷懒的证明。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是懒到只会呼吸,十指不沾阳春水,遇到值日就装死。我们迫于无奈地和劳动绑在一起,劳动委员就是束缚我们的那根绳子,牢牢地“控制”着我们,最后,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做起值日。  大扫除的中午,谁也不想回教室沦为劳动委员的“奴隶”。我在教室外游荡久了,鬼使神差一般,
期刊
曾经读过的一篇短文,时时叩问着我的心扉。故事很简单:一位开公交车的师傅每次等最后一名乘客上车关好门后,总要再等上三秒钟再开车;同时,在启动和转弯的时候,他总不忘提醒车上的乘客拉紧扶手,注意安全。这三秒钟的等待,给乘客带来了温暖,也为这辆公交车赢得了许多乘客的青睐。  故事中的司机,以三秒钟的等待让乘客倍感温暖。其实,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也可以在三秒钟里带给学生温暖,而这三秒钟的温暖往往又会感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