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越来越多,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语文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吸引兴趣,提升语感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味
  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程少堂说过,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由此可见,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讲出原汁原味的东西,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体现师生的情感交流和生命体验,从而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语文味”呢?
  一、教师本身要具备“语文味”的素养
  首先,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这是作为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受方言或其他因素影响,课堂上发音出现问题,学生出于好奇心和好玩的心理,喜欢争相模仿错误发音,课堂教学就会被打断,影响课堂效果。一名具有“语文味”的教师必定有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课堂教学是否有“语文味”与教师讲话的节奏、语调、音色有关。讲解或朗读的时候要有停顿,注意声音要有轻重缓急和高低起伏的变化,以及音色上的美。在节奏把握上,注意顿号之间、逗号之间、句号之间、段与段之间依次停顿的时间由短到长。在语调和音色上,理解与把握了文章内容的情感基调之后,注意句子应当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采用不同的变化,音色上讲究清晰柔美,干净利落而无拖泥带水。比如,讲到一篇关于母爱主题的阅读文章。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因此感情的基调是浓厚而深沉的,那么节奏应当是重重的舒缓。浓烈的母爱让人感动,令人赞叹,为了儿女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母爱的崇高与伟岸,使我们受到心灵的震撼和冲击力、感染力,因此语调也要随之高昂、上扬。
  再次,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要求教师对文章的结构思路、主体内容以及思想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只有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然后教师通过自己精美的语言进行包装,才能通过“读一读、品一品、议一议、写一写”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课文,与大师展开心灵的对话,再结合学生课堂中的生成性的内容,构造充满情趣意味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融入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氛围中,好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愈饮愈醇香。
  二、让学生主动学习,感受语文的“语文味”
  什么叫教学?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我们不能将两者对立开来,不可分割,但又有所区别,通过教师的教促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会反作用于教师的教。所以具有“语文味”的教学课堂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逐步推广开来。例如高效课堂的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优差搭配。教师提前制定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品味文章的句子和思想情感,最后进行自由展示、自由发言,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品味“语文味”。
  例如,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笔者会采用朗读的方式来教学。笔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小鸟的形象特点,让学生不断地分角色朗读来感受童话主人翁的心理活动。还例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请同学跳读全文,相互交流。学生根据笔者的引导,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行。就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品味、体会语文的“语文味”。
  三、情感教学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较多的公式和定义,不想其他学科那样比较死板和客观。语文学科是一个带有情感的学科。怎样以情感人,让学生从内心去产生共鸣,这是对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根本要求。语文学科的情感教学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只有带有情感地讲解课文,品析语言,感知思想,学生才会带有情感地去接受课堂的熏陶,内心得到感染,情感的到触动和升华。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用真情去理解课文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就显得容易很多,也就体现出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例如,在学习课文《幸福是什么》时,描写三个小孩帮助别人而收获快乐的故事。在课上的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遇到冷场的时候,笔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达到一种情感的融合,让学生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义,课堂效果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体现了“语文味”。
  让教师本身具有“语文味”、让学生主动感受“语文味”、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的情感教学都能够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质。当然要想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具“语文味”还有其他的方面,但是无论怎样,只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才能让课堂的“语文味”越来越浓、越来越香。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上)[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5(2).
  [2]李君英.用语文味的评价促进语文课堂的生成[J].文学教育(上),2014(4).
  [3]李大盈.还语文阅读教学以“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4(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我国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会展企业的实际需求。作者根据我国高职会展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建立高职会展专业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创新理念、实践性教学和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会展 人才培养 创新研究  一、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经过了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举办 3168
期刊
当夕阳的最后一丝余光拐过对面的山岗时,父亲和母亲扛着满是泥土的锄头和竹箕回到了家中。  我的祖父祖母都是农民,为人实诚,干起农活来十分有劲儿,他们将大半辈子的热情都交代在了那片土地上。我的父亲便出生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家庭里,传承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纯朴与热忱,善待身边的人事物,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人们的思想并没有更新得那么迅速,可祖父还是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读书
期刊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  而在语文课文中,有些精妙的语言文字,就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带给人强烈的冲击和无限的遐想。作为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镜头”,创造性的在课堂上利用这些“镜头”,艺术性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我相信,一定会将这些“镜头”定格在学生的脑海,把拍摄这些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然而经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仍远未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爱的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入手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爱的教育》 师生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 启示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
期刊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如能根据复习知识,精选习题,通过课堂上探究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开拓思维,就能提高复习和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道例题的求解方法为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其实质就是学习对象、工具以及教学工具与对应课程的融合,这三者共同为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服务,从而达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从中职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出发,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职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与课程进行整合中,它的
期刊
受国家供需关系和国外乡村旅游观念影响,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国内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迅速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国家乡村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扶持政策鼓励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2018年河北省乡村旅游接待近1.7亿人次,总收入近350亿元,实现旅游产业脱贫4.6万人,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有效缩短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了乡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河北省平山县的工业、农业产业资源较薄弱,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该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社会将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投向老年人。目前,老年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中国根据人口老龄化的国情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权益的法规,针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方面表示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如今,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背景下,更进一步发展老年大学是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室颁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指出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再次
【摘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从其生活层次剖析,分三个方面,即自然地生活、科学地生活和艺术地生活,揭示其简单生活哲学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并鼓励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关键词】瓦尔登湖 自然文学 超验主义 生活层次  梭罗一般被认为是自然作家,他被尊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自然阐释者和美国第一位环境主义圣徒。《
期刊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任何时期和历史阶段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大趋势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曾经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辽宁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体制性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日益放缓,对人才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大连作为辽宁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对外开放的前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趋缓的大环境的影响,与其他东南部沿海城市相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