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现在有不少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习差一些的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导致班级成绩分化严重,总体教学质量偏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十分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正确对待这一差异的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优、中、差”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这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前提
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作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用一定时间去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将学生大体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待知识与能力等提高后,教师须用上一次的目标来要求学生,让他们在模糊状态下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愉悦发展
三、实行分层备课,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掌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
四、实行分层作业,是学生持续发展的保证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業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不仅使老师难以调配教学活动,又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纪律涣散,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差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双基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和双基综合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五、实行分层评价,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施措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要全班学生达到优生的标准,就会使中、差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在,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如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如采用难易程度等不同的A、B、C语文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对应选择。这样,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各自的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要求,形成新的目标,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对于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人的认识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时要激励他们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和矫正的计划,早日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尽管时间上比其它同学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策略以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小学教育可以看作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正式开始,是奠定今后学习基础的关键时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所有教育工作从事者,要勇于担起这一重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进步铺平道路。尽管小学的学习教育不能决定学生的一生,但是对这个基础性的工作还是要有高度的重视,在采取了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分层教育会达到它既定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建保.浅谈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 2009,(08).
[2]吴辛君.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
[3]袁丹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 2012,(03) .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正确对待这一差异的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优、中、差”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这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前提
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作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用一定时间去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将学生大体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待知识与能力等提高后,教师须用上一次的目标来要求学生,让他们在模糊状态下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愉悦发展
三、实行分层备课,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掌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
四、实行分层作业,是学生持续发展的保证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業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不仅使老师难以调配教学活动,又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纪律涣散,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差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双基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和双基综合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大约同步完成,教师可以统一调控教学活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查漏补缺,杜绝课内作业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现象发生。
五、实行分层评价,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有效施措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要全班学生达到优生的标准,就会使中、差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在,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如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如采用难易程度等不同的A、B、C语文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对应选择。这样,就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各自的标准差距水平大致相同,使他们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提前达到标准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在更高一层面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要求,形成新的目标,并用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要求他们;对于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认同,承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这是人的认识差异和学习情感差异的必然结果;同时要激励他们对照标准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制定改进和矫正的计划,早日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更高的标准。尽管时间上比其它同学有些滞后,但最终的结果会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策略以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小学教育可以看作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正式开始,是奠定今后学习基础的关键时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所有教育工作从事者,要勇于担起这一重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进步铺平道路。尽管小学的学习教育不能决定学生的一生,但是对这个基础性的工作还是要有高度的重视,在采取了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分层教育会达到它既定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建保.浅谈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 2009,(08).
[2]吴辛君.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
[3]袁丹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 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