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科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还能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目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很多教育专家都在研究和实践,指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以期给予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一、创设情境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打猎》一课时,有学生对故事中的“我“提出意见:“‘闪到背后’躲着,好像不是来‘打猎’的,是‘看打猎’的,真没劲!”作为教师,我没有怪他“节外生枝”,而是因势利导:“那你说故事该怎样呢!”学生说:“让‘我’先打第一枪,没打准……”“我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表扬了他的创造思维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激发喜好法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喜好、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喜好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聪明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我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和“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心得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旨在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喜好。
  三、引导质疑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如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总结课文时分析:文章开篇写“路”,落笔写“路”,有什么意义?从而明确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文章的“首尾呼应,文章贯通”的特征。
  四、鼓励求异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索,寻求多种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抓住“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句话,让学生多方面领会他表达的意思。有的学生说,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疼老妈妈,不让老妈妈远送;有的学生说,这句话表明老妈妈已经送了好长一段路;有的学生说,这说明老妈妈对志愿军依依惜别;还有的学生提出,这句话在“停住”前面假如加个“请”字,不是显得尊敬和有礼貌吗?这样,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
  五、诱导想象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提出:“小羊假如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归类比较法
  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新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民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和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熟悉“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七、举一反三法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我结合实例介绍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分段方法后,我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喜好。
  八、实践活动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结合语文定期展实践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如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乌鸦喝水》等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做各种证实水的浮力实验,向水里放石子木版、乒乓球肥皂盒等,让他们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索、动笔记录,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效果显著。
  九、打破定势法
  思维定势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它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看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发散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或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求变异,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形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多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总体上说,教师的思维培养方法是从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方式,但无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非常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王艳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高效[J].考试周刊,2012(49).
  [2]吴艳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新时期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为研究重点,提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措施的保证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措施的途径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措施的突破点是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扬弃等四条措施,为更多的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程教学 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逐年上升,很多其他国家随即开始研究中国文化,作为典型的中
提高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一个必须终生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四个自我”能力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关键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性质、特征、宗旨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它一方面表现在党的整体上,体现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
期刊
目的:优化双山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双山颗粒剂中总黄酮的含量;建立HPLC测定双山颗粒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苷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建立双山颗粒HPLC指纹图谱
翻开学生的习作,语言僵化呆板,七拼八凑、粗制滥造,严重轻视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行文上千篇一律,“新概念”作文的缺点在一部分较好的学生中体现出来,把现实世界弃置一旁,茫然追求虚拟世界的文风正如一股浪潮席卷而来。对此现象,我们总把这种尴尬归咎于学生认识水平低、阅读面窄、观察力浅诸因素。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作为年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走过一段探索路程,那就是“阅读、观察领悟、个
期刊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逐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包括默读、诵读、指读、略读、通读、精读、认读、拼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等。只有正确区分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做到恰当灵活地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读法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知识内涵的重要途径,采用有效的阅读方式会提高学生的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课内、课外阅读两手抓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层次。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内外 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适应时代要求,适时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大力推行
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重视了朗读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感是什么呢?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素养之一。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