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练习的设计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更要关注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练习设计是提高练习有效性的关键,如果设计得好,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的发展寻找新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练习;有效性
  一、 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的思考,大膽的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知活动,促进学习。而趣味性的练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对练习兴趣,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题。在学习九年级下二次函数应用后组织了一堂运动场上的抛物线即篮球赛,气氛空前活跃,学生非常感兴趣。随时设计这样的一个练习.:一个运动员推铅球,铅球在点A处出手,出手时球离地面约 m.铅球落地点在B处,铅球运行中在运动员前4m处(即OC=4)达到最高点,最高点高为3m.已知铅球经过的路线是抛物线,根据题意求该运动员的成绩。学生普遍认为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的难点,二次函数应用更是难上加难,把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把握练习的适量性
  超过一定量的练习非但不与学生改善成绩有关,反而还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导致学生疲劳,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和成长;给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他们焦虑,并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厌恶和害怕学习;干扰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其他活动,不利于他们全面发展。一般来说,作业量的多少教师应按照教材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尽量让学生通过少量的作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作业要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创造性地运用,循序渐近,逐步加深。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各有所得,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乐趣。分层作业的编排设计一般遵循对低层次的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次的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高层次的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设计题型按以下的要求进行:
  1、基础练习题:练习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这类题目运用的是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训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真正减轻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知识拓展题: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本档作业来源于课后作业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题。它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创新提高题:练习题型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它包括综合面广、灵活程度深、创新意识强的题目等),作业来源于课后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中的星号题或教师自编的补充题。这类题目面对的是班级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达到熟能生巧,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个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强化练习的实践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如组织学生游玩活动或乘车等问题。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中去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如结合函数的内容,可设计一些这样的练习:某商店以每瓶15元的单价出售化妆品,这种化妆品的制造和销售成本是每瓶8元。另外每天的固定经费费用400元(如取暖费、租金、保险金等)。现求这个商店每天应产销多少瓶化妆品才能获得利润300元?若每天销50瓶,是亏损还是盈利?这种从当今“商品经济热”的实际出发而设计的作业,使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当一回“小能人”、“小经理”,形成为用而学,越学越有用,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
  通过这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用结合的练习,学生不但应用了课本知识,还解决了实际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练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而信息的载体是问题,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练习。学生只有在不断优化练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充分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达到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更新理念,立足过程,发掘潜能,发挥评价的魅力 ,激发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中获得信心和力量,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教学评价 更新理念 立足过程 发掘潜能 自主发展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的确,我们每一天所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充满朝气,并且
期刊
摘 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更高一级学校培养优秀生源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浅谈自己的做法和
期刊
摘 要:开展初中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活动,要注重选题的可行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选题新颖,要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课题内容相结合,要善于从失败的实验中总结经验寻找成功之路。  关键词:课外探究性活动;选题;兴趣特长;总结经验  课外探究性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或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
期刊
一、为什么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  1、《新课标》指出:教材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普通的教学资源,教材不仅提供教学材料,同时也提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要走出“教材就是圣经”的误区,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重新整理组合,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逻辑性、条理性。  2、新课改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那么怎样才算是高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呢?通俗的解释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采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乐
期刊
摘 要: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师生关系;教学形式  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第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智力之母。”对某件事情或事物有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否则,没有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进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他们在自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可能轻松的接受知识、更快的理解知识,并从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興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理念;兴趣;思维能力;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创新就成了现代人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和素质。在当今的社会里,一个人不会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一个民族不会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和挨打。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
期刊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的身心特点、心理上正当的发展需要、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初探  当前.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再度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建设新农村,关键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要改革和发展农村中学教育
期刊
在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走向深入的今天,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凡是谈起教育教学,必谈“素质”;凡是谈起“英语教学”,必谈“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语法”似乎成了谈论英语教学时的一大忌讳,好像谁提及“英语语法”,谁就是教法陈旧,不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不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英语语法教学不仅与“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相矛盾,而且还是“素质教育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
期刊
摘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和阅读速度等。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提
期刊